我看课外阅读

作者: 度十里 | 来源:发表于2017-12-04 07:04 被阅读54次

    首先来说说我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从前的我不喜欢读书,原因有很多,有些作品过于拗涩,无法理解个中深意,读久了便深感枯燥乏味;生活太忙,要做的事太多,很难抽出时间静下心来深度阅读,那些匆匆一瞥的零散阅读方式不是我的喜好;觉得即使读了书,平日里的生活也没有什么改变,读书便毫无意义。所以从前的我看课外阅读,只是把其作为一项任务,老师布置下来,便不得不去完成。现在想想,还是因为不明白什么是课外阅读。

    林语堂先生在《读书的艺术》一文里说:“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他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这句话对我触动颇大。没错,课外阅读其实是心灵的沟通,是读者与作家两者思想的碰撞。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读不懂一本书?实际上是我们不懂作家的思想。所以,课外阅读其实是一个寻找知心人的过程。作家把他的想法和情感告诉你,当你在阅读时停下来思考了,或者有所感触了,就是与之产生了共鸣。不论性别、年龄、国籍,甚至时空,只要在阅读时两者的思想交汇了,书这个思想的承载物便也实现了它的真正价值。

    怎样读课外书?

    首先是放下抵触心理。正如上述,读课外书是为了寻找一个知己,是件享受的事情。在读书时必须将自己沉浸进去才能读透书中精华,一旦有抵触情绪,那读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真的对书有着难以消失的厌恶之情,那还不如干脆不要读。被逼着读书,不仅读者感到痛苦,作者和书亦会感到痛苦的。

    其次要广泛地读。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我们要找到与自己契合的心灵,才能实现交流的根本目的。那前提便是读得多,读得广。与书交友和与人交友的道理是一样的,鲜少有在茫茫人海中一见倾心的例子,多是要相处久了才会明白自己的喜恶。如果觉得毫无头绪,不如先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开始阅读吧。名著固然值得去读,但若是以名著开头,往往会使刚接触课外阅读的人因其深奥而选择放弃。

    接着是要诚实。何所谓诚实?即要向书袒露心扉。读书时,切莫一味追求速度与数量,若只是匆匆一瞥就翻了页,那么留在心中的就不多,这样的读书还有何意义?勤做笔记——遇到不理解的地方需要反复酌想,不要逃避;遇到喜欢的地方需要表达出来,不要“矜持”。读书时带只笔,随时记录下你读书时的心情和所思所想。当然,课外阅读不需要你对所谓笔法手法这些专业性的东西进行赏析,它和作业不同,做笔记的目的在于记录自己的思想,让书也能知道你在想什么。

    最后要学会放松自己。读书时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想着我一定要读完多少页,一定要做多少笔记。就如你回家见父母朋友,难道会规定好多久回去一次,一次在家待多久吗?这样未免少了几分诚意,多了几分刻意了吧。把书放在离你不远的位置,太忙了就和这位朋友相隔一段时间,等什么时候有空了,就把它约出来见个面。简简单单地,一个座位,一本书,一支笔,一个人,便可以开始阅读了。

    诚然,单看此标题便可知全篇仅是个人愚见。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对课外阅读的看法亦不相同。文章的最后要庆贺自己,能够在十六岁之际寻到一位书中知己。龙应台的《目送》使我第一次感受到读书的魅力,也开启了我的课外阅读之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看课外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rt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