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练字&书法书法或写字
《玉版十三行》,王献之留下的13行楷书,有时候,残缺也是一种美

《玉版十三行》,王献之留下的13行楷书,有时候,残缺也是一种美

作者: 燕京书画院 | 来源:发表于2020-05-19 19:15 被阅读0次

关注我们,精彩内容明天继续!

王羲之一共有7个儿子,个个擅长书法,要论谁的成就最大,当然还是最小的那位王献之。从书法风格上看,王献之紧随其父之后,也属于魏晋风韵的创造者之一,是推陈出新的成功典范。就像明代项穆说的那样:"书至子敬,尚奇之门开矣。"

王献之自身呢,对自己的书法也是非常自信的。

王羲之的好朋友谢安曾问王献之:"君书何如右军?"意思就是说,你的书法,和你父亲相比,哪个更厉害一些?

王献之也是非常不客气,只回答了三个字"故当胜。"当然了,王献之这么说也不完全是吹牛,人家确实有这个实力,确实在王羲之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革新。"父子之间又为古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王献之的书法虽好,但遗憾的是,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实在是太少了。即使是后世的临摹本和刻本,算起来的话,也没有多少。即使是有,也只是那几个字数极少的《鸭头丸帖》和《地黄汤帖》等手札。

在楷书方面,我们能看到的王献之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最经典的当属他的楷书《洛神赋》,也叫《玉版十三行》,并且还是刻本。

当然了,少不要紧,经典的东西不在乎数量。今天呢,我们就来好好地欣赏一下这个《玉版十三行》,王献之留下的13行楷书,有时候,残缺也是一种美。

为什么叫《玉版十三行》呢?首先,这是南宋贾似道用收集来的墨迹刻在玉石之上的。另外,这个版本的《洛神赋》残缺不全,从"嬉"字始,至"飞"字止,共计十三行。

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好在哪?关于优点嘛,不用咱们多说了,历史上的很多名家已经翻来覆去夸了好多遍。

北宋的董逌曾夸赞说:"字法端劲,是书家所难。偏旁自见,自相映带,分有主客,趣向严整,非善书者不能也。"我感觉,他夸得还不是很到位。

唐代的张怀瓘也夸赞说:"能极小真书,可谓穷微入圣,筋骨紧密,不减于父。"

古人夸人比较含蓄。从技法层面上讲,王献之的楷书到底有什么特点呢?如果具体点的话,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姿态劲挺,笔势灵动,体态自然俊逸,魏晋风韵的杰出代表。需要注意的是,王献之的这种"魏晋风度",和王羲之的还有点不一样。他的这种,好像离我们更近一些,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这么想。

如果你也喜欢楷书,如果你也想在唐楷法度之外找到一些灵感的话,建议大家试试王献之。那种感觉,真的不一样。

欢迎微信搜索"北京市中艺燕京书画院"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相关文章

  • 《玉版十三行》,王献之留下的13行楷书,有时候,残缺也是一种美

    关注我们,精彩内容明天继续! 王羲之一共有7个儿子,个个擅长书法,要论谁的成就最大,当然还是最小的那位王献之。从书...

  • 毛笔习字~(174)楷习•玉版十三行(精品小狼毫)

    学习小楷,我最先选择的法帖是王献之(大令)的“玉版十三行”。它是我小楷习字的基础。 正是因为学习的是“外妍...

  • 遇见美16

    残缺也是一种美~

  • 残缺亦是美

    残缺亦是美 人们把美看作是洁璧无瑕,没有一点残缺和斑点。我认为:十全十美是一种美,一种完整的美;但残缺亦是...

  • 残缺

    这个世界有两种残缺,一种是心灵的残缺(精神残缺);另一种是身体的残缺(物质残缺)。 有时候,残缺是一种美,譬如,断...

  • 节奏慢了也不行

    一直知道市硬协的5、6月份临帖展,内容为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 由于对选帖的不喜欢,就没把这次临帖展当回事。但也...

  • 盆景的残缺之美

    盆景的残缺之美 有些人厌恶残缺,因为他追求完美,殊不知月有阴晴圆缺,残缺也是一种美!残缺的盆景是生活深处的美,有阅...

  • 残缺也是一种美!

    残缺也是一种美! 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完美,可现实常常不随人愿,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往往或多或少留...

  • 残缺也是一种美

    造物主造人的时候,总会有打瞌睡的时候。于是,给这个人少一条胳膊,给那个人少一条腿,让某些人,一出生就注定残缺。有人...

  • 残缺也是一种美

    写作从来不是我所擅长的领悟,但是我喜欢记录,可能因为我是一个太容易怀旧的人。 6月12日和小楠来到嘉兴,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玉版十三行》,王献之留下的13行楷书,有时候,残缺也是一种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up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