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公司年度工作汇报的日子,每一位员工都有机会站在全员面前,讲述自己一年以来对于公司的贡献,说实话,整个会议从早晨八点半开始,一直持续到了晚上八点钟,不知道是因为听的太认真还是,最后真的是听困了。不过能够有机会听公司所有员工的工作情况实在难得,所以我很用心的去倾听。
听还是不听
人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即使你很努力的想要用心去听,也可能走神,更何况还可以选择根本不听。会议的观众其实分为三种:
- 从头到尾都认真倾听,包括公司领导和部分员工。
- 从头至尾玩手机,觉得实在不值得。
- 介于两者之间,部分时间认真听,部分时间玩手机。
关于这个现象,新到的老总在四周环视之后,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说不管当初因为什么制定了这项规则,大家既然来了,就要认真倾听。因为通过倾听,你可以了解你的同事都在做些什么,进而了解一个公司它的运作流程是怎样的,无论是以后自己创业开公司还是升职,你都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教训成长。当你创业的时候,再犯这样的错,那损失,估计你会承受不起。
即使他讲了这样一段话,听不进去的人依然存在。是啊,你就是无法理解别人活在的世界是怎样的。其实由此就可以看出,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想要积极上进的,渴望获得新知识的。另外一种是总认为别人做的都不够好,当然其实自己做的也不怎么样。倾听别人这项基本的技能即使是我努力去做,也会因为各种原因错过好多。
成功是一种习惯
在听了部分人的分享之后,老总讲了一句话,他说对于那些成功的人来说,其实成功是一种习惯。当然这句话也有另一个常用版本,就是优秀是一种习惯。我不知道在做的其他同事如何理解这句话,但是这也是笑来老师之前讲过的一句话。
对一些人来说,“优秀”真的是刚需。你去观察那些优秀的人,若是你有机会与他们沟通,你就会发现,他们在这方面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态度: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起码是自己能做到的最好。注意,是“最好”而不是“好”或者“很好”······
不然的话,他们会很难受的,虽然那种难受不能言传只能意会,但反正就是很难受。
反思自己,其实凡事不做则已,一旦做了就要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这种习惯有些慢慢丢失,比如我可能会因为别人的不重视,开始自己也不会投入全部精力去做好它。大学的时候,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逃避学习,结果到头来自己吃亏。所以在以后,无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因为优秀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最终会让人和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你和别人的差距从思考方式上就开始了。
听一天的汇报,虽然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管理者,领导和员工的汇报内容,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差别非常大的。比如领导,部门经理的工作汇报中,内容会聚焦在行业梳理,漏斗客户,市场布局,员工重点培养。而员工的汇报内容一般会是目前手中的客户,接下来如何签订新单。员工聚焦的重点在于我要如何去做,才能更好的完成业绩。而经理所聚焦的点在于重点的客户在什么地方,我要用怎样的资源对接从而实现签单。
到公司领导就更不一样了。他们思考的是公司业绩如何分配给可以担当得起的人,然后为他们赋权,从而为公司创造业绩。“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不无道理。
其实从这里也可以思考得出,如果自己想要获得更大的提升,就不能从个人角度出发去单一思维考虑,要站在部门经理的角度想,他要什么样的人才。站在人力资源的角度考虑,她需要什么样的人来匹配对于的工作职责。
另外今天自己在汇报中被指出演讲中眼光的定位存在问题。其实我是什么也没有去看的。这也是之后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在此之前,自己一直因为一点小事搞得自己不愉快,现在看来是格局不够大,所以在之后,为了达到要求,首先是要快速突破自己的个人能力,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为之后的机会来临,做好准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