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吾读书话(备选稿件)Dove的读书笔记读书
【2019读书笔记】7.电影的诗意——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

【2019读书笔记】7.电影的诗意——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

作者: 奔跑中的Rabbit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15:24 被阅读19次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雕刻时光”这个词总给人予一种岁月静好的文艺气息,和那家同名咖啡店的印象。可惜的是虽然大家都喜欢这个文艺的词,但是知道塔可夫斯基,知道这本《雕刻时光》的并不多。即便如此,这本《雕刻时光》依旧是很多喜欢电影的人的“圣经”。

    在豆瓣上,有1700+人评分的《雕刻时光》这本书,依然保持着9.5的高分,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豆瓣评分

    “《雕刻时光》是塔可夫斯基对电影、对艺术尽其一生的求索”(封底文字)。

    在这本书里,与其说是作者在讲导演怎么拍电影,倒不如说是在教大家怎么看电影,怎么欣赏大银幕上“流淌的诗意”。作为对电影的了解只限于偶尔进影院观看几部爆米花电影的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没看过塔可夫斯基的任何一部影片,但这完全不影响我喜爱这本书的作者塔可夫斯基,喜爱这本《雕刻时光》。


    雕刻时光

    电影是一门艺术,一门综合艺术,一门融合了戏剧、美术、音乐等其他艺术要素的综合艺术,也是一门关于时间的艺术。电影是第一次在艺术史上、文化史上找到了一种“直接留存时间的方法”。电影可以无数次地将这段时光投射到银屏上,再现并回到逝去的时光——就像时间被长久地雕刻在电影胶卷上——这也是这本书标题“雕刻时光”的来历。

    “电影创作工作的实质是什么?一定程度上可以界定为雕刻时光。”

    这本书中讨论了文学与电影,讨论了电影的艺术特征与根源,讨论了导演的使命与命运,分享了作为大师级导演的感悟等等。作者努力将这些内容整理成体系,可惜在这本随笔里还未完成,但其专业性和通俗性可以满足各个程度的读者。


    诗意

    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最后一页,合上封底,让我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本书的话,我觉得应该是“诗意”这个抽象又具体的词。

    黑塞说“诗人可以是天生的,但不可能是后来培养的。”塔可夫斯基引用了这句话来描述这种捉摸不了的“诗意”。而这种捉摸不透的艺术家的“诗意”气质,就应该是一部完美的电影带给观众的最直观感受。

    电影调度、剧本、配乐、演员等等,都只是一个手段,就是为了到达最后的“诗意”的艺术目的。

    “人生的某些层面仅有诗才能忠实表达”。我想,“诗意”不仅是电影艺术的一个追求,应该是所有艺术的终极追求。

    所以,塔可夫斯基曾说:“我是诗人,不是艺术家。”


    关于电影

    作者用了一篇完整的文章来“科普”电影的基础知识——《电影形象》。读完让我对电影的了解上了一整个台阶。

    “习惯于认为电影就是情节、事件、人物和千篇一律的“快乐结局”的观众,若试图在塔可夫斯基电影中找这些因素,会一无所获,沮丧而返”——艺术都是有门槛的,电影也不例外。通过了解这些电影的“基础零件”,有助于跨过这道艺术的门槛。

    关于时间和节奏

    “它(剪辑)能整合雕刻在零碎胶片上的时间。剪辑是将大大小小携带着时间的碎片组接在一起。组接过程中剪掉或尖端了时间,产生了时间空白,才给人以新的感受。……剪辑需要处理的是时间长短,以及记录中的时间张力,完全不是抽象的符号,不是绘画的对象,不是精心点缀的场景摆设……而是源于镜头中记录的生活多样性。”

    关于剧本

    “要通过脚本一窥未来电影的面貌是不可能的!剧本会在电影中死去。除了从中移植过来的对话,电影与它没有任何关系。戏剧之所以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因为其思想内核必须通过对话来表达,而对话总是文学性的。电影中的对话不过是电影构成材料的一部分而已。剧本中被称作、散文的一切,原则上应在电影拍摄过程中不断被改编、加工。文学熔化在电影中,意味着电影拍完后,文学就不再是文学了。”

    关于色彩

    “它(色彩)极大地影响了观众对银幕中真实性的真实感受,电影中的色彩如今更多是一种商业需求,而非美学概念。时下有越来越多的黑白片出现,并不是偶然。”

    关于电影演员

    “在电影中,演员任何自行决定的诠释腔调、力度和语调都被当作反面教材,因为演员不可能知道电影的全部细节。他唯一的任务就是去生活!——并且信任导演。导演为他选择最能够体现其构思的时刻出场。演员不应自我纠缠,不应该漠视上天赋予的无与伦比的个人自由。

    电影不需要“演戏”的演员。看看他们都觉得厌恶,因为观众早就知道这些演员想干什么,他们却依然顽固地图解创作意图:第一个特写,第二个,第三个。他们不相信观众的理解能力。”

    关于音乐

    “我希望在自己的电影里,音乐不是对影像亦步亦趋的附和。我不希望它的身份是影像的衍生品,是为强迫观众感受到我所需调子的情感先兆。我对所有电影音乐的态度都一样:它是有声世界中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摘抄这本书的只言片语也只能管中窥豹,还是推荐大家去读一下这本书,才能感受这本书全部的魅力。

    这本书关于艺术和电影的思考与求索远远没有停止。30年后的今天,看着小鲜肉IP剧们霸占屏幕,在看看30年前的电影人们的艺术初心,你会感叹,这个年代真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


    关于观众

    塔可夫斯基说,“小时候母亲就让我阅读《战争与和平》,此后多年中她时不时地援引这部小说的片段,让我留意托尔斯泰散文的细节。因此《战争与和平》是我的学校,成了我品味与艺术深度的衡量标准——往后我再也没法阅读拙劣之作,那直会让我感到厌恶。”

    伟大的作品有助于提升品位,但是能在伟大的作品里汲取营养的人在当今社会上已是小众,生活没有都给每个人完善审美的平等机会。因此对于电影观众对艺术品味的追求的某种抽象的平均水准是不乐观的。作者这这本书写于20世纪80年代末,三十年过去了,这个“抽象的平均水准”更加不容乐观了。

    电影是介于艺术和商品之间,兼具两者的特点,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影导演和观众的关系:商品必须盈利,艺术又天生会“筛选”掉一部分观众,因此两者又很难共存,因此是否迎合观众的接受度也成了一个艺术家的“终极问题”。

    作者觉得最理想的状态是,每个导演都有权拥有自己的观众群,而艺术家导演需要的是终于自己,并乐观的相信大众精神需求会在艺术繁荣的推动下不断提升。就像作者说,“电影降低到电视产品的平均水准,不可饶恕地戕害了观众,剥夺了他们接触真正艺术的可能性。”因此不能主动将自己作品降格,而是寻求帮助观影大众获得更好的艺术体验,提升大众的艺术品味。

    从30年后的今天的视角回看塔可夫斯基的热忱愿景,可以说老塔还是太乐观了。今日的中国导演群体也许正在走老塔当年走过的路,但是随着资本的推动市场已经畸形了。如今电影离艺术越来越远,离商品越来越近。


    其他

    这本书是作为伟大导演的塔可夫斯基写的一本关于电影的随笔。这部随笔并不是严谨的学术著作,因此也可以说书里“私货”比"干货"还多。

    通过有点蹩脚的翻译成中文的文字,还是可以读出作者的性格——率真,幽默,更触动我的,是作者这种理想主义者的高贵气质。

    在这个物欲纵横的时代,做个理想主义者也是很酷的,不是吗?

    塔可夫斯基和他的雕刻时光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读书笔记】7.电影的诗意——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upe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