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微尘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什么是无为即有为——《论语》学习382-383

什么是无为即有为——《论语》学习382-383

作者: 背后国文 | 来源:发表于2018-03-21 16:31 被阅读66次

卫灵公篇第十五·三(382)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钱穆译】先生说:“由呀!对于德,知道的人太少了。”

【杨伯峻译】孔子对子路道:“由!懂得‘德’的人可少啦。”

【傅佩荣译】孔子说:“由,了解德行修养的意义的人很少啊!”

孔子说,由啊,了解德行修养的人很少啊!孔子一生致力于他的教育,他的思想的传播,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修养有所提高,使天下人能够有仁、为仁。他发出这样的感叹,是他发现他身边致力于德行修养的人真的不多。

这正是孔子所担心的,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3》)如果人们都不能好好地修养自己的德行,要想达到邦有道或无为而治简直是天方夜谭。他的这种担忧也是忧国忧民的一种表现,无奈的社会现实也没有让他放弃他毕生的追求,所以他仍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2》),一生都在想改变这种局面。

卫灵公篇第十五·四(383)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钱穆译】先生说:“能无为而治的,该是舜了吧!他做些什么呢?只自己恭恭敬敬,端正地站在南面天子之位就是了。”

【杨伯峻译】孔子说:“自己从容安静而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罢?他干了什么呢?庄严端正地坐朝廷罢了。”

【傅佩荣译】孔子说:“无所事事而治好天下的人,大概就是舜吧!他做了什么呢?只是以端庄恭敬的态度坐在王位上罢了。”

孔子说,能够无为而治的大概只有舜吧?那么他做了些什么呢?他只不过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上罢了。这里舜他能实现无为而治,是因为他庄严端正的行为。他的无为表现是,他自己修养有德,再用德行来影响民众。他知人善任,让手下各司其职,所以他的无为就是把自己做好。

先于孔子的老子也讲无为,他的无为和孔子所说的无为是一样的吗?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他认为世事万物都有其遵循的自然规律,他的无为是一切顺自然之势,不强加主观意志而改变自然,做到自我实现。但又不是什么也不做,对于那些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要有为为之。

从二者对比来看,儒家的无为侧重人,希望人们德行修养的普遍提高,做到人心所向,天下大同。而道家则侧重物,希望人们按照自然法规,顺势而为,不刻意干涉和改变,做到自我修复,自我实现。这二者有相通的地方,都是希望通过无为而得到天下大治,无为之中有有为。

当然“无为而治”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孔子说舜能“无为而治”,但“恭己”、“正南面”就是他的“有为”,他继承发展尧的教化,他推贤举能,这些都是他的“有为”。关键在于我们从他们理想的“无为”中看到他们“有为”什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想通过“无为”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我们要认真考虑一下该在什么地方下功夫,既达到目标,又云淡风轻,不着痕迹。

孔子的一贯之道是什么——《论语》学习381

《人生路上学〈论语〉》目录

你的座右铭是什么——《论语》学习384

相关文章

  • 什么是无为即有为——《论语》学习382-383

    卫灵公篇第十五·三(382)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钱穆译】先生说:“由呀!对于德,知道的人太少了。” 【...

  • 生活启示录第140集(有为也无为,无为即有为)

    什么是有为?什么是无为?有心即是为!你的有为,或许是在别人眼中的有为。你的无为,也可能是别人眼中的无为!有为或者无...

  • 无为是有为

    想要拥有的太多, 人就会变得焦躁。 人最怕的就是, 想得太多, 做得太少, 能力不足, 贪念太多, 到头事事无成。...

  • 无为是有为

    你不要对一段关系有着长久的期望和幻想,你可以幻想,它来的时候是非常热烈的,但是你不能期望它是长久的。因为我们需要知...

  • 有为与无为|论天才的绝圣弃智

    简书的:“创作你的创作”,是错的。 写作,或者说任何行径大旨分为两种,即:有为(一),与无为(二)。有为的,即(一...

  • Day110:《道德经》第3天

    总纲:有为,处无为之事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有为,才可以知道他的对立面——无为。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为,而是无不当的为...

  • 《道德经》杂谈:无为与有为

    无为是老子的重要概念,无为是什么意思呢?无为就是有为,有为要实现无为。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

  • 道(路)

    —、出世间法 道:无极和太极;无极即无,太极即有;无有不二,无中生有,有归于无。无为静,有为动。无为体,有为用...

  • 随聊意识与能量

    三维物质层面的意识和能量各个交换是。 有为,负责条件。 有为有利。 即硬件,能量,横向实有,有形。 无为,负责念头...

  • 无为而有为,无为而有所不为,无为而无所不为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有为,无为而有所不为,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意思是: 即顺应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是无为即有为——《论语》学习382-38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ig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