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智慧(四)

作者: 周卫英 | 来源:发表于2020-03-20 13:05 被阅读0次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古圣先贤就是我们的智慧老人,他们就活在经典里。

    许多人都知道读经典的重要性,但是许多人都太浮躁,太急于求成,缺乏耐心和恒心去钻研经典。

    因为经典相对难懂,比较枯燥,说理的多,论道的多,实用的东西少,所以许多人很难读出乐趣。

    只要耐心读,反复读,古文是可以读懂的。读懂古文,可以提高我们对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可以使文章更加凝炼和深刻。

    但是你一旦读上瘾,你的人生境界和思想境界必然有很大的提升。成功是优秀的副产品,人应该首先追求优秀。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古代名言我很早就熟悉,但是刚刚才知道它出自《孟子·尽心上·九》。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是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应安详自得。”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后人把原文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中的第二个“善”字改为“济”,是为了更能准确地表达孟子的思想。

    这句话虽然被广泛传播,家喻户晓,但是许多人却不知道它的出处和原文本意了。不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境,就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古人。所以读经典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如同找到树的根,寻到河的源头。

    这句话既有儒家入世思想,又有道家处世思想,合起来就是佛法讲的“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业”,再一次证明了儒释道本来就是一家。

    儒释道必须全面修学,它们是一个整体,缺少任何一面,人生都不会圆满。

    自古雄才多磨难。人生必然要经历困窘时期,正好可以修道、养德、弘义,积蓄力量,培养定力和智慧。相当于隐居、闭关、无为、出世、自度。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绝境的尽头就是发达和成功。此时就可以入世度人,服务社会,利益大众,无所不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实现精神的永恒和不朽。

    一个成熟和完美的人,不求别人的理解。有人理解也快乐,无人理解同样快乐。逆境时快乐,顺境也快乐。得也坦然,失也坦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的智慧(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hj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