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050932/d577550c05e03f57.jpg)
读《孟子》如旅行,如探险,不断有新发现,有熟悉的陌生,令人惊奇,惊喜。甚至半夜一点就起床与孟子穿越时空对话,然后写心得感悟,与现代人分享。
刚才读到《孟子·尽心上·二十四》,发现“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根本和源头。又情不自禁想记录下来,与朋友们共享智慧大餐。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
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日月都有光,细小的缝隙必定都照到。流水这东西,不流满洼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
过去经常听人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大概也是从这里引申和发挥的吧!
大小都是相比较而产生的,由于人们经历和眼界的变化,对大小的感受也会变化。超越了比较,就可以“芥子纳须弥”,“一花一世界”。
孟子善用比喻,借具体事物表达抽象的道理。他不仅善于思考,还长于表达。他的散文代表了古代散文创作的最高水平。过去现在未来,学习写作的朋友,学习思想的朋友,一定要研究孟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