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小记017|齐国第一厨师易牙

作者: 我不可以叫小玉咩 | 来源:发表于2022-09-18 08:10 被阅读0次

【18/09】

齐桓公嘴馋,好美食,当年第一次和他最宠爱的大臣管仲对话的时候,他就说:“我嘴馋,我爱美食、美酒,我喜欢看唱歌跳舞,不会影响我当霸主吧?”

管仲说:“您这是小毛病,真正影响你当霸主的,是找不到可以信任的大臣。”

可惜的是,管仲只说对了一半。嘴太馋和没有忠臣辅佐,这两样都能害死人。

齐桓公美食从来没有改变过。到了晚年,这习惯就成了大毛病,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草窠( ke )里蹦的………只要是天下美食,他都想尝一尝。于是,周围的人,开始用这种方式讨好齐桓公,帮他搜罗各种美味珍馐。大家都发现,这是讨好君上的最简单的方式。

易牙是齐桓公晚年最宠幸的近臣。历史上,人们都把易牙认为是第一个开私人饭馆的人,所以有的地方就把易牙称为是厨师们的祖师爷。

易牙叫“雍人”,是专职给国君做饭的官员。他也是第一个运用各种佐料和食材,通过调和进行烹饪的庖厨。

传说,鲜美的鲜字,之前怎么写呀?是三个鱼字重叠在一起。直到易牙发明了一道名菜,他把鱼的肚子剖开,在里面藏上羊肉,在火上一炖,大家发现鱼肉加羊肉,那才叫鲜!于是“鱼”“羊”为“鲜”就成了现在的这个字。

因为易牙做饭菜做的好,所以齐桓公与易牙关系特别亲近。易牙每天为齐桓公的吃饭问题操碎了心。因为,到了晚年,齐桓公太难伺候了,动不动就因为饭菜不可口大发雷霆,不仅如此,如果在会见诸侯的时候,觉得人家供奉的礼品或者食物不顺心,他甚至会当面斥责那些诸侯。有这么这一天,齐桓公又因为饭菜问题发火了。

易牙可就慌了:“启禀君上,我一定准备您从没吃过的美味。”

于是有记载说:易牙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给齐桓公做食物,当然这个说法并不可信。可是,那一天,最后齐桓公很满意,从此以后,就越来越重用易牙。

其实呀,嘴再馋也不至于把自己馋死,可是因为嘴馋而用错了人,那才是产生大祸的根源。也许你会问,那个贤臣管仲上哪去了?

管仲啊,老了。他病重卧床不起很长一段时间了,结果74岁的时候去世了。

在管仲去世前,齐桓公问他:“爱卿,你年纪大了,如果你不能辅佐我了,你觉得易牙能当我最可信赖的大臣吗?我曾经跟他开玩笑说,我想尝尝人肉的滋味,结果,他差点把亲生的儿子做给我吃了。我觉得,他应该是对我最忠心的人了。”

管仲忙说:“君上,万万不可呀,且不说您吃人肉是玩笑话,但是易牙如果敢答应,您可以想见这个人是多么的残忍呐!此人万万不能用啊!他对自己的儿子尚且如此,难道他真的能对您忠心吗?”


其实姜小白与管仲关于选相这事儿,有几个讨论。

第一个人是管仲的好友鲍叔牙。管仲反对说:“鲍叔牙是君子,但他善恶过于分明,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这样的人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当宰相。”

齐桓公又说出第二个人选:“易牙如何?”易牙是姜小白的厨师,曾把亲儿子当原材料烹饪成佳肴送给姜小白吃。管仲的评语是:“这小子没有人性,不宜为相。”

齐桓公又说出第三个人选:“卫开方如何?”卫开方是卫国的贵族,千里迢迢跑到齐国来侍奉齐桓公达十五年,他父亲去世,他都没有回去。

管仲几乎想吐这个卫开方一口:“这小子无情无义,没有父子情谊的人,如何能真心忠于国君?况且他的贵族身份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他放弃了这样的身份和荣耀来当您的小跟班,说明他心中所求的必定过于千乘之封。您应疏远这种人,当然就更不应该让他当宰相了。”

齐桓公只好心里发虚地列出了第四个人选:“竖刁如何?”竖刁是姜小白的贴身男保姆,曾主动阉割自己到姜小白身边服务。

管仲气得直咳嗽,他说:“他更不成。一个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怎么可能去爱惜别人的身体?”

齐桓公这下无所适从,管仲摇头叹息说:“我倒有个人选,这个人就是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他可以做宰相。”

齐桓公不置可否。管仲去世后,齐桓公自作主张,把易牙等三人任命为宰相。两年后,齐桓公病重,易牙等三人见齐桓公已不久于人世,继续效忠他不能带来利益,于是决定把齐桓公送进天堂去见管仲。三人堵塞宫门,假传君命,不许任何人进去。齐桓公就这样被活活饿死了。

据说临死前,齐桓公仰天长叹:“如死者有知,我有什么面目去见仲父?”说罢,用衣袖遮住脸,懊悔地死去,据说连收尸的人都没有。

所以商人管仲确实是识人的一把好手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秦小记017|齐国第一厨师易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ly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