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将日更写成流水帐》

随着时间的更替,《简书》作者中“日更”达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面前,其中不乏许多姣姣者,文章写的有模有样,但是也有一些作者在应付了事,有的甚至把“日更”写成了流水账。
毫无疑问,《简书》推出“日更”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提高作者的更文速度和质量。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作者因准备的不够充分,凭着三分钟热度,仓促报名挤进了“日更”一族,然而,写着写着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于是先是把“日更”写成了日记,接着又把日记写成了流水帐。
什么是流水账?去饭店吃饭时,会看见老板在记一本帐,上面写着今天来了多少客人,吃了什么,收了多少餐费,盈亏多少……
虽然也是文字记载,然而单调乏味,找不到任何艺术欣赏。

我之所以没敢报名“日更”,不是没有这个勇气,而是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
准备什么呢?我觉得首先是精神准备,既一年的时间里,我是否能坚持下来?
这一年中,不管生病或外出游玩,是否每天都能坚持写?
这一年中,无论快乐或痛苦,是否每天都能有心情写?
我觉得我的精神准备不够。
除了精神准备,我认为实力的储备也不能少。这里说的实力,当然是指写作能力。
说到这,我们先抛开那些已经出书的“作家”和出名的网络写手不谈,因为他们只要随时把自己的作品移植过来就行了,“日更”对他们而言,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
但是对于一般的作者,要写好“日更”,我觉得应该有一定的实力储备。
这种储备不一定是已经写好了的文字,但一定是你读过的书和你经历的事,只要需要,你随时就能将它们提炼出文字,完成你的“日更”作品,哪怕它只是一篇140字的微小说,哪怕它只是一篇言简意赅的随笔。

除了一定的储备,我觉得要想写好“日更”还得不断读书充电。记得杨绛曾向她父亲请教写作的密诀,他父亲回答说:“哪有什么密诀,多读书,读好书。”看来,读书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简书》上有一个“日更”做的很好的例子,是一位叫Jay松鸦的山东大学在校生,国学爱好者,他一边读书一边“日更”,已经连续完成更文411篇,而且在我看来,每篇更文都很有质量。当然,他一直以来都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我觉得像他这样的“日更”族,当然越多越好。
不过,大多数“日更”族没有他那样的学习条件,很多人既要忙于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忙里偷闲的写“日更”文,困难可想而知。
所以,我一直认为“日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不过,既然选择了,就应该把它做好,等你熬过了风风雨雨,前面迎接你的一定是彩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