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名字里带着“起义 Uprising”的流行文化标题是已经进了棺材的RTS游戏《红色警戒3》的独立扩展包,而《环太平洋:雷霆再起》的下场并不会比它好多少。
2013年的吉尔莫·德尔·托罗电影《环太平洋》,来源于导演多年来对日本巨型机器人(萝卜)文化的喜爱,在精心设计的灯光效果下,移动缓慢的笨重机甲展露出一种属于金属的独特机械美感,也让看似单调的巨怪互殴产生了一种古怪和有趣的格调。然而,《环太平洋:雷霆再起》成功地让系列第一部在机器人电影里的地位更加不可动摇。
美剧导演斯蒂文·S·迪奈特显然严重欠缺吉尔莫·德尔·托罗对这一题材的热忱,因为在他的愿景下,《环太平洋:雷霆再起》更像是《变形金刚》系列的远房表弟,而且还不是聪明的那一个。平庸的故事碰上一帮表现力有限的年轻演员,外来资本稀释了提升创作基准的可能性,加上零零星星的几场看似宏大但毫无质感的动作戏,简直就是《独立日2》的又一次“卷土重来”。
这背后的落差,不仅仅是体现在创作理念的差距。实际上,此类CG大片的一个通病就是在大幅渲染破坏场景的同时,忽视了背后的“人”的因素。虽然《环太平洋:雷霆再起》的机甲里面真真儿的坐了个人,但前作中的使命感和危机感消失殆尽,在摧枯拉朽的城市废墟里四散奔逃的围观群众,似乎并没有和主要角色一样,得到“人”一样的待遇,不过是供主角们狂欢和破坏的大型游乐场里的蝼蚁而已。而这也自然就无法完成从灾难性场景,到带来心理震撼的转变。
这种格差态度,才是真正决定一部blockbuster究竟是个垃圾快餐,还是别的什么更值得咂么两下的玩意儿。
和前几年瞄准青少年和巨婴们的无脑“特效A片”类似,《环太平洋:雷霆再起》除了重复前作元素和故事老梗之外,几乎没有这一系列带来任何新的,并且有价值的创意方向。考虑到《变形金刚》类的巨大萝卜电影的热度正在被迈克尔·贝坚持不懈地炸成废墟,被《超凡战队》这样硕大无朋的黄金屎糊上一脸,很难想象短期内会出现一部知道怎么给亚文化群体和普通观众找到共同撸点的,真正花了心思的大制作——噢对了,朋友你听说过要在下周上映的《头号玩家》吗?
不怕不识人,就怕人比人,更怕猎人比高达。
规模更大也更花哨,但并没有更有趣。与《红色警戒3》类似,《环太平洋:雷霆再起》远不是最糟糕的娱乐产品,但的确是一次失败的商业创作。大量的广告植入,功能性转为装饰性的机甲设计,四位编剧没能把《变形金刚4》的剧情拧到顺畅,缺乏冒险精神,台词拗口且不过大脑(总共前后10年时间,就敢说是毕生心血?),小芳变Maggie,狗剩变Tony一样的乡村非主流混搭服装设计,配上彻底卡通化游戏化,只为将就而毫不讲究的CG特效,让吉尔莫·德尔·托罗最不自我的个人电影成功降级成了百搭和白搭的花架子。许多德尔·托罗原创的独特元素,被强行重组和看齐《变形金刚》,而这种上房揭瓦一样的改造,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再一次证实了狂轰滥炸是无法创作好的机器人电影的。
斯蒂文·S·迪奈特在1小时40分钟的时间里,一个劲地效仿迈克尔·贝的大片模板:从视听轰炸的机甲对轰,到穿肠而过的干瘪故事,也算是学的八九分相似了。而特效上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从主要动作场景夜间挪到了白天,在3D影院(尤其是大批设备陈旧和功率不足的国内影院)环境中要显得更为明亮。然而,《环太平洋:雷霆再起》的特效问题主要出现在质感和设计上:机甲战怪兽的场景远远要比他们的周围环境显得更加独立,当银幕上同时存在真人与机甲的时候,合成效果格外粗劣。
而一帮年轻演员无精打采的表演,也无法在漫长的文戏中足够抓人。在缺乏资深演员镇场的时候,作为上升期的约翰·波耶加有着当仁不让的中心作用,但这位在《底特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年轻演员,在《环太平洋:雷霆再起》并没有展现出足够的信心和力量。约翰·波耶加没有充分利用人气和机遇去寻找更具挑战性的角色,而这是非常令人失望的。而以斯科特·伊斯特伍德和景甜为代表的中外扑克脸们,更让人打不起精神。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就是一套充满俗套的组合拳,对那些荤素不忌的普通观众来说,虽然没有什么害处,但也没有什么好处。缺乏情绪共鸣,脸谱化的正反角色,唯一的看点,当然也是很多观众眼中“最重要”的看点,就是大型机甲在银幕上互锤痛扁,直到最后一点脑浆都被锤成浆糊。
当然,鉴于投资方在内地市场的营销能力,我们毫不奇怪这样一部全球标准制作的特效大片会在中国获得不错的票房收入:对于充满隐性歧视的内地平台,能够盖掉其政治正确内容的CG特效,显然成了再甜不过的香饽饽。
至于最终能走多远摔得多惨,又在奥斯卡大导的遗产上拉了多么大的一坨屎,显然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