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杂文随笔精选录我的评论简书电影院
生命绝望中残存的希望旋律——评《流浪地球》

生命绝望中残存的希望旋律——评《流浪地球》

作者: 我叫李奋斗_8d5a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11:37 被阅读24次

    生命绝望中残存的希望旋律

    ——评《流浪地球》

    河北工业大学  李晨

    (一)难得的科幻

    科幻影片没有国界。相比于“无厘头港片”,“韩国偶像爱情”,“超级英雄”等具有明显文化地域色彩的影片系列来说,科幻电影可能在全世界范围中都会有某些相同的解读,没有特别明显独特的色彩,这也许和“科学无国界”有关,也可能与电影艺术的普遍内涵有关。但总体来说,科技与幻想抓人眼球的能力,是在全世界通用的。科幻片之“源”为科技,而“流”于不同文化的特色。《流浪地球》,这一典型的中国科幻电影,就很有代表性地体现了:科技的壳,东方的核。

    不少影评里称《流浪地球》为“中国第一部史诗级科幻电影”。“史诗级”,或“里程碑”式的电影完全正确,但“第一部”这样的用法本文不敢苟同。科幻电影的思路在中国早已铺垫多条,可惜的是,种种原因使得中国科幻电影事业没有发展起来。多年前周星驰辛苦执导的《长江七号》已然讲述了一个相当感人的故事,遗憾的是,人们更多的是将《长江七号》归类为儿童电影,忽视了这部电影科幻故事的色彩。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电影艺术得到了一个“百家争鸣”艺术环境,不少科幻电影在此时出现,尽管特摄技术和画面处理相对落后,但是就故事来看,当时的电影环境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种种原因,有着恐怖和血腥元素的早期科幻电影没有迎合当时人们的审美和理解,不过是昙花一现,也无法与当时国内第四、五代导演的高质量影片,好莱坞的商业巨制相媲美。

    多年来,天马行空的科幻元素越来越多,鲜有不落“穿越”、“神化”等俗套,难得的是,《流浪地球》摒弃了俗套和槽点,却有着好莱坞大手笔的画面和特效科技,也有中国影片擅长的情怀与演技。这明显为国产片开创了一个好路子,也弥补了中国电影的种种空白。

    (二)全宇宙的故乡情怀

    电影设定的背景是在未来,开头的十几分钟,就将太阳氦闪风险、联合政府建造行星发动机、全球抗议风潮、地球停转导致的海啸摧毁城市等事件背景做了介绍。开篇起点之高,场景之宏大,为大部分国产电影所不及。其表达之至深,在于人类在危机下的“家园情愫”。这种新的设定是:人类不会去寻找新的星球,而是要带着世世代代的地球一起流浪,哪怕人类与地球同归于尽,哪怕人类痛苦一百代,也要守护自己的家园。所谓“飞船派”,只是人类流亡失败的“B计划”。

    什么才是理性?带着地球流浪恐怕不是理性所为,就过去的观点来看,开着太空飞船去寻找附近的“新家”,比驾驶地球流浪2500年更有现实性。这个设定来源于刘慈欣的原著,原著中详细说明了“为什么要带上地球流浪”,因为没有合适居住的星球,所以要把地球一起带走,让地球变成半人马座星系的一颗行星。

    这是一种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故土”。中国传统的哲学观是天人合一,而西方则主张人的个性,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是必然的。对故土,对家园的眷恋,这样的东方式处理手法是该片的精神内核,这样的情怀被放大到了整个地球上,这是完全不同于类似《星际穿越》一样的影片的卖点所在。

    (三)“小家”和“大家”的聚焦

    “祖孙三代齐上阵”的剧情设定是这部影片的另一看点所在。《流浪地球》在“故土”上的执念,乃至三代同堂感受对家的依恋,乃是典型的东方式亲情和家庭关系,将地球人类的命运与个人家庭紧密结合,那种独属于人类的非理性选择才是真正最迷人的。

    故事将刘培强一家成为主线,从牺牲自我的航天员刘培强、慈爱而勇敢的高级驾驶员韩子昂,到叛逆的两兄妹,每个人物的刻画都虽渺小却相当有感情。本片情感核心是父子情为主线的亲情,也包含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世界大家庭的感情。影片的高格调在于它立足于全人类的世界观。俄国人牺牲自己把刘培强推向了控制舱,全球40万支队伍的饱和式救援,直到最后,人们说着不同的语言调转车头,驶向背离家园的方向。在最后的“春节十二响”场景中,也是幸存的各国救援队聚集一起推动点火撞针,不难想到,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面临文明生存还是毁灭的时候,做出共同的努力。《流浪地球》并非一部所谓的爱国电影,而是全人类对自我的拯救,这也决定那些好莱坞大片中个人英雄式的爱国主义不会出现。

    (四)“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

    这部片子不忠于原著,却产生了较之于原著更强大的影响力。相比爱情片,动作片,喜剧片等,科幻片更容易上升到哲学层面。当我们超越自身寿命去思考问题时,当我们去创造世间不存在的新事物时,站在亿万年的时间尺度上,思考更广大的世界,就无法避免地触及那些宇宙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仅仅定性《流浪地球》为科幻片,窃以为低估了作品的深邃的启示。想表达生命意义科幻影片不在少数,《终结者》可谓大手笔中的大手笔。另外不得不说的是,持续几十年的《异形》系列完整地表现了“生命”这一含义,哲学意义之高超出常人想象。刘慈欣带着中国文化中浓郁的乡土情怀,以他独特的宇宙观构建出一幅浪漫的图景。在他的笔下,人物的描写只是宏伟时间尺度下一个极微小的缩影,或者又可以说,是古往今来芸芸众生、人间群像的一个截面,将宇宙的苍茫和人的渺小演绎到了极致。

    如同影片开头学生们在朗读课文一样:“盼望着,盼望着......”希望是这个世界中最不可缺失的,哪怕金钱、爱情乃至生命一夜之间消失,哪怕几十年待在地下忍受物质匮乏的生活。希望,这一跨越时空,超越物质的特质,依然在冰冷的宇宙中残存这一丝丝的温度。当有一天,人类真的在宇宙废墟中流浪,丢失了自己的家园,也不会丢失希望,因为那残存的希望,让全宇宙认识到:生命可畏。

    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

    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命绝望中残存的希望旋律——评《流浪地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oj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