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名窑之定窑的鉴定

作者: 849eff1ca057 | 来源:发表于2018-10-17 09:38 被阅读0次

    定窑,是烧造白釉瓷的我国北方的一个著名窑口,也属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定窑最初为民窑,北宋年间,因一度烧造宫廷定制瓷而声名鹊起。其实,定窑的瓷器烧造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五代时开始烧造以白瓷为主,到宋金年代,是这个窑口发展的鼎盛时期,元代以后逐渐衰落,至明代宣德年间终至落幕。

    宋代定窑以烧造白釉瓷为主,同时兼烧黑釉、酱釉、绿釉等所谓黑定、紫定、绿定、红定等彩色釉的定瓷品种。定窑的瓷胎特征是胎质十分坚密精细,胎薄而显轻,胎色白净而略显微黄。定窑施釉较薄,釉薄处能见胎色。在鉴定定窑瓷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胎釉角度

    宋代定窑白釉瓷首先要有玉质感。宋代制瓷追求玉质效应,以有玉质感的为上品。釉水莹润,富有灵动之气,就如白玉一般的。仿品因胎釉原料和烧造温度等不易掌握,很难烧出玉质感来;

    北宋 定窑刻花碗

    其次釉色如象牙之白。五代之后,定窑器施釉前已不施化妆土了。所施白釉的釉水为白中闪黄,所以釉面之色呈所谓的“象牙白”色。仿品因掌握不了定窑特定的烧成气氛,故难以烧出“象牙白”的釉色来;

    第三要见“竹丝刷痕”。定窑的制胎工艺中,在胎半干之时,有用竹丝刷子旋修这一道工艺,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丝刷痕”。仿品中常不见这种“竹丝刷痕”。有的做了,但做得生硬拙劣,不够自然;一线拍行藏品征集壹伍叁零零叁齐耳贰壹玖壹。

    第四釉面常见“蜡泪痕”。这种“泪痕”是由于上釉不均匀,入烧时釉水垂流所致。垂流釉的下部似蜡泪状凸起,球面下部呈浅水绿色。这种“泪痕”只出现在盘碗的外部。

    北宋 定窑 白釉镂雕刻花牡丹纹葵口枕

    二、烧制角度

    定窑在宋代时就有仿烧。仿烧的窑口,无论北方或南方各窑的产品,与定窑相比,都是大同而小异的。北方定窑系诸窑虽仿制定窑的制瓷风格,但一般都不采用覆烧工艺。特别是宋王朝南迁之后,一部分定窑工匠也跟着南迁。于是在景德镇等窑口也纷纷仿烧定窑瓷,出现了“南定”、“粉定”、“土定”等诸多仿烧的品种。但这些仿烧品种,由于地域和烧造条件的不同,南方诸定还是有自己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如,景德镇的仿定釉色如粉,所以被称之为“粉定”;“土定”的胎土较粗,胎骨偏厚,釉色偏黄,釉面有纹片;“南定”烧结温度稍高,故釉面的玻璃质较强,釉色也在白中闪出青色。所有的仿定瓷品,在胎釉特征上,几乎都不见北定的“象牙白”釉、“蜡泪痕”和“竹丝刷痕”三大基本胎釉特征。

    北宋 定窑 官字款莲瓣碗 

    三、装饰角度

    定窑器除黑釉器外多数都有花纹装饰,装饰手法从北宋早期到晚期先后有划花、刻花和印花等多种。所划线条比较细,坡度很小,图像自然豪放。刻花法比划花法出现稍晚。刻花是用刀子在胎骨上刻成的,定窑瓷刻线较宽,坡度大,图像刚劲有力。刻划的花纹早期有莲瓣纹、缠枝菊纹和蕉叶纹、回纹等,稍后又出现花果、莲鸭、鱼水、云龙等纹饰,而且在图案一侧常划一细线,以凸出图像的立体感。印花装饰在北宋中期还是出现在定窑瓷中,定窑所印的图案都是层次分明、线条清晰、繁而不乱的。主要题材以花卉为主,以牡丹、莲花为多,次之为菊花,图案讲究对称。此外,鱼水纹、龙凤纹和各种禽鸟纹也不少。花卉纹常见与动物纹相组合。仿品当然也可仿造印刻上述各种图案,但常见进刀迟疑,线条呆滞,图像木讷。印花的则是形象模糊,章法混乱。真品刻划一气呵成,图像有一种流畅之美,仔细审察,不难识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大名窑之定窑的鉴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wh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