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点勇气谈一谈自由了,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意见。康德曾经说过: 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怎么理解这话呢?自由是我们做事时可以发挥的自我想象的空间和余地。关于自由这事我的理解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的。
小的时候,认为自由就是无拘无束,随心所欲。以前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布置作文任务,半命题作文:假如你是什么什么,然后自己拟好题目完成写作。每次遇到这种可以想象或者自由发挥空间比较大的作文,我就会写假如我是一只鸟,然后会怎么怎么样,展开一系列的描绘。童年时代是极其富有想象力的,我们认为,鸟儿只要飞上天空就好了,它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了。
曾经我们那么认真的以为,自由就是像鸟儿那样无拘无束地飞来飞去,要飞上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要遨游天际——欲与天公试比高。那个时候的自由就是,我要做自己,谁都不要管我,父母不要管,老师不要管,社会不要管,这个世界唯我独尊。那是最开始的自由,我想每个人都有一个这样想象的自由吧。我们逃脱一切一切的束缚,不受任何管制,这就是那时的自由。
后来年纪越来越大,上的学也多了,就变得特别挣扎。高中被号称一个人所经历的“地狱三年”,大概是早上要5点钟起床,晚上要11点以后才能休息。同学们都在努力备战,桌子上写满了鼓励打气的名人人言,想到三年之后就是自己心怡的大学,倒是苦中带着甜。那时候的自由是什么?就是希望早日摆脱高中生活,早日脱离苦海,早日考上心心念念的大学。因为那里有高中老师为我们描绘的美好而自由的大学生活。
在我们高中的认知中,自由就是大学,大学就意味着我们心中所想的自由。那时候的自由是远离父母的管制,谈上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可以翘课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不用天天在忙着去写如山如海的作业。那时,大学,还是那群莘莘学子心中的乌托邦,在那里,一切都有可能。我们的人生将从那里扬帆起航。
直到有一天,我们生活在心心念念的大学之中,为那些没学可上的人所羡慕。高中所向往的一切生活在我的大学里面都成为了事实:不用天天忙着写作业了,离家2000公里,什么时候回去自己说了算,有空就和喜欢的朋友聚一聚,还不用早起了。
突然发觉,当一切你朝思暮想的想要过的生活实现了的那一刻,内心前所未有的空虚。
我的大学四年,就是在这种内心极度空虚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被过完了。
现在回想起来,有点明白,那其实只能算是行动是自由的,这样说起来都有点好笑,想要去的地方不敢去,喜欢的美食不敢去品尝,这样看来,行动自由可能都算不上。
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最重要的一个事就是康德所说的“自我主宰”。所谓的自我主宰,在我看来,更多的意味着你有思想的自由,你可以主动做选择的权利,不管你的选择是好还是坏。
大学时那种空虚的感觉还时时回荡在眼前,人们可以说:你就是不努力所以才空虚。你就是目标所以才一无所长。你就是消极怠惰,所以才是现在这个样子。没错,我接受。争议对于我而言其实意义真的不大,至少在现在看来是这样的。
也许,某种程度上,衡量一个人是否自由就在于他是否知道自己活着,用什么样的姿态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