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小镇里还坚持自我成长的年轻人

作者: 生是过客 | 来源:发表于2017-03-21 16:21 被阅读413次

    1

    我在看电影《立春》的时候,不时为里面的音乐教师王彩玲、美术爱好者黄四宝、迷恋芭蕾的胡老师感到遗憾和可惜,同时也为他们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与俗世社会的抗争暗暗叫好。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小镇文艺青年在俗世生活中的挣扎缩影,电影中的几个人物皆是出身小镇,不认命,不想与别人一样庸碌一生。王彩玲喜欢唱意大利歌剧,黄四宝喜欢画画,胡老师爱跳芭蕾,这些爱好均是小镇大众所不能理解的。一开始,他们就被置于普通民众的对立面。

    虽然最终以悲剧收尾,可我依然为其中的理想主义与不甘平庸的精神产生敬意。

    2

    自媒体人周冲,微信公众号“周冲的影像声色”创始人,2015年离开体制,现定居于广州。在周冲的一篇自述文章《我为什么离开体制?》中,讲了她当年在小镇上的生活,给我的印象极深。

    哪怕是学校里。老师三五成群,摆出牌局,在麻将或扑克中不舍昼夜。在办公室,牌局的输赢永远高居话题热门排行榜第一。你昨夜手气好,赢了三百多,我眯眼眯睛,输得内裤都没了。连昨天抓到什么牌,都能津津有味地聊上一阵。

    我不会打牌,也由衷地厌恶这一切,又因为太年轻,感觉他们都是大人,我是学不会牌九、清一色、喝酒和嚼舌根的孩子,一直独来独往,在屋子里翻书或看碟。那时很少吃饭,在杂货店里买些零食,一看翻小说,一边吃。镇上有一家影碟租赁铺,除了A片,都被我租来看光了。

    从这两段文字里,我几乎能看到那个格格不入的女生,在物资贫乏、精神贫瘠的乡镇上成为屈指可数的不服输的那个人。

    别人打麻将说闲话的时候她在读书、看电影、大量写作。她做的这一切估计在小镇人民的眼中就是一个怪物,她该面临多大的压力。

    结果是周冲在这样的环境里坚持做自己,最终通过写作离开了小镇,自己做了公众号,最好的时候能月入百万。

    人最终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3

    我多年前在网上认识了网友鱼缸大哥。他就是一个身处小城市,却把日子过成诗的人。鱼缸大哥也许已经四十多岁了,我认识他那会QQ空间像今天的简书一样热闹,我在上面写一些流水账似的小文章,鱼缸大哥会给我评论,一来二去我们就熟了。

    也是巧了,我的同学居然跟鱼缸大哥是亲戚,因此我们还面基了。现实中的鱼缸大哥实在是太普通的人,工作普通,长得也普通,唯独活的不普通。

    鱼缸大哥文化水平并不高,书读的却不少,他的阅读量应该超过一个正常本科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工作之余,鱼缸大哥喜欢写诗,也写歌词,喜欢种花,也经常骑行。他的精神生活远远超越了一个在小镇生活的普通中年男人。

    所以我看到的鱼缸大哥总是幽默的,平和的,向上的。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4

    我小的时候在小镇里上过学,却没有在小镇里上过班。但我的一些同学朋友,他们有在小镇上当老师或是公务员的。从他们的描述里我大概知道他们眼中小镇的生活比周冲笔下的好不到哪儿去。

    小镇一般没有大型图书馆、咖啡馆、健身房,没有美术展、音乐会。有的是各种牌局,有的是家长里短,有的是日复一日不变的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里被同化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假如你想有一点不一样,周围也满是自甘堕落怕你走太快的人。要坚持自己你就得抵御这些负能量,应付这些不理解。

    你的努力也许会让你显得格格不入,你读书、健身、丰富自己,尝试没有做过的事情……这些在别人的眼中也许有些异类。可是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的时候,那些曾经不理解你的人转过身也许会开始思考他们的人生。

    那些在小镇里还坚持自我成长的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在小镇里还坚持自我成长的年轻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eg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