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参与日更7天,重新认识了简书,也认识了一批有思想、有深度的作者。
关于日更,引用之前的文章 求缺日记-写作为什么不能抱着业余的心态 中对待写作的态度:
所以在写作这个事情上,一开始就要以专业的心态来面对,将自己的愿望强化,将一切不可能整成可能。将眼睛盯着未来,而不是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成为一个思想输出、写作的专家,二三年很难,不过若是你的计划是写十年、二十年,那么今天那些业内的知名大V,都不再是你的对手。想想十年后的自己,就是某个领域的王者,君临天下,光芒四射。
聚焦到某个领域,学习,接受,思考,筛选,甄别,再做出自己的理论体系,然后输出,成为当之无愧的王。日更在这个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输出倒逼有价值的输入,使你养成思考学习的习惯,让这种习惯深入意识,以至于在生活中的各种观察都能成为写作的素材。
如果不能持续写作,而且还不是大V,可以去看看那些比你专业、比你勤奋、比你优秀的人,他们天天都在发文。
写作带来了哪些好处呢?
写作是对输入进行一个深度加工的过程。
写文属于创作,制造原来没有的东西,不管是牛逼的文章还是垃圾。
写作是作者将信息加工,结合自己的知识库,按一定的序列组合起来,再转化成文字的过程。一辆劳斯莱斯的零部件,放在你我手里,价值小,但是经过专业车厂组装成成车,价值高昂,如何组装掌握在车厂手里,而如何成文掌握在作者手里,这就是写作的价值。
写作让一个人的能量场变强。
写作后发现,很多东西与你原来理解的不一样,尤其是在写出来之后。你只有经历过或者见到过,你才能明白一些道理和理论,写作是思考、理解,转化为输出的过程。文章的质量取决于我们的写作操作系统,见识的深度和拓展的宽度。写作后,一些优秀的理念会被植入我们的内心,融入我们的思考,从此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比如日更后发现,之前对日更的力量一无所知。
经过实践-写作-实践的循环,过程中加入思考和发现,对事物的演化规律逐渐抽丝剥茧,意识到规律就是规律,很多时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写作大半年,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对优秀的人,我尊重他们,向他们学习,但是,在面对他们的时候,我没有了压迫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成长环境、压力以及困境,不可复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经济收益是附加值。
我参与了PRIMAS的内测,公测,在羊毛党盛行前收益一直不错,曾经一篇文章得到过696个PST,按当时4元左右的价格,也换了小三千人民币。

加入通证的简书,给作者带来了新的增量。
在简书平台,内容多样化。出彩的文章,含金量高。
昨天排名前5的文章,有理财、小说、人生阅历、经验信条,内容丰富多样。

简书是一个有人读文章的平台。
今年大环境不景气,但图书市场变化不大,因为始终没啥人读书。但是在简书,认真读文章的人不少。


平台决定了作者的质量。
在向通证过渡的路上,大平台因为用户基数大,所以更注重文章的质量和正能量的传导,一定程度上会忽略羊毛党和尾部作者,以优质创作者为本,所以试错成本小。
参加简书日更7天,现在每篇文章获赞40个左右,虽然望不到大佬们的身影,但是我知道写作的力量,知道时间的力量,知道复利的力量。
总结了几个经验,给新手们看看在简书如何快速入门。
1、成为万钻会员。
很多时候,付出了就会有爱。所以想要在简书好好发展的人,这个门槛需要过。不要心痛那点钱,在写作上的投资都是值得的。
2、当流量走不通的时候,寻求单点突破。
林登·约翰逊的公众演讲能力很差,差到什么程度,他母亲在他演讲的时候要听音乐来打发心中的着急,但是这人当了美国的35(一年)和36届总统,在拓展人脉,拉选票的时候靠的就是单点突破。以下是他的部分经历:
在德克萨斯州给议员当秘书的第一天,在秘书聚集的饭店公共澡堂里洗了4次澡,刷了5遍牙,为啥,一个一个的攀交情,介绍自己,三个月之后就成了秘书俱乐部小国会的领袖。
在竞选德克萨斯州第十区众议员的时候,提前一周开始拉选票,每天开着车在这个州的农村和高原一家一户的拜访,一个一个的拉选票。靠着这种笨方法,成功当选,那年他28岁。
后来肯尼迪遇刺,作为副总统的他接任总统。在第二年正式竞选总统时,以超过对手22.6%的支持率获得连任。
在流量为王的近现代,肯尼迪,奥巴马,川普都将媒体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然而在这方面处于绝对劣势的约翰逊,却不断地通过这种点对点的方式获得了成功。粉丝的一句,抵广播里的千言万语。作为在德克萨斯州高原上的农民,接受了约翰逊这个小伙子的拜访,那就容易成为他的铁杆粉丝,因为这些大人物平时是接触不到的。所以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数量虽然少的可怜,但质量相对只在广播、电台上作演讲的大佬就是一种降维打击,而且农民都是有嘴巴的,粉丝效应凸显。
在简书,文章的主人没有不关心评论区的。有两类人最受关注,一是长期评论的人,二是认真评论的人。
在币乎,有一个顶级大佬,在入驻币乎前,靠着给大佬公众号留言,吸粉无数,从而在币乎的内测红利期,一鸣惊人。
3、发文的时间可以选在早上6点到7点之间,人们起床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在晚上12点左右,因为一篇文章的每日结算从23点开始。
4、尽量多的加人,互粉,尊享会员上限是5000人。
5、结合内容,给5个活跃的专题投稿。认识你的人越多,权重越大,你的文章就能被更多的人知道。
这是一篇被采纳的投稿,求缺日记-又一个大佬“沦陷”了。

默默的写文章,由市场来认可价值,这个观点现在有些不太合适了。早些时候,文章少,资讯较闭塞,好文即使被埋没,时间长了,也容易被翻出来被大众认可,因为供小于求。而现在呢,信息太多,内容太丰富,供大于求,你的文章如果被埋没了就埋没了,所以认真写文的同时,和大家积极互动。
--【我是谁】---
我是go哥,喜欢历史段子,喜欢观察人生。
你有料,我就安安静静的当个观众。
欢迎关注我,给我留言,荣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