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方法》读书笔记1】

推荐编辑:缕缕芳香
推荐理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和他人沟通交流,有时候在沟通过程中会遇到问题。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呢?本文作者介绍了一些好的建议,使读者受益匪浅。
使用得到APP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脱不花——得到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可你知道吗?作为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得到的CEO竟然连一天大学都没有读过!
但我认为,这正是代表了终身学习的内涵。学习代表的不仅仅是学历,还有人生中每一步,甚至每一天的学习,这才是终身学习!花姐今天的成就也就是终身学习最好的代言人!
她的今天,正是践行了终身学习的结果,用她的话说,有“贵人”的帮助,也就是向他人学习。当然也不是谁都会主动教你,要“偷师”到“贵人”们的技能,除了学就是沟通!所以才有了这本《沟通的方法》。

那沟通最要紧的是什么?口才?理解力?都不是,是听,倾听!沟通是双向的,光说不听,那只能是单方面的输出,而倾听才是沟通的前提。先听再说,才能达到有效地沟通,这次花姐交给我们的方法,就是如何有效地倾听:画好三个筐,沟通不用慌。
乔治·萧伯纳说:“沟通最大的问题在于人们想当然的认为已经沟通了。”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却不一定就是事实。所以,真正的倾听,可不只是简单地听就可以了。这里就需要我们运用结构化倾听的工具。

所谓的结构化倾听,就是在接受到对方传达的信息以后,要习惯性的在头脑中画三个筐,分别放三样东西:情绪、事实和对方期待的东西。
第一个筐:情绪。我们要识别对方语言语言里隐藏的情绪。比如我们某天迟到了,领导皱着眉说:“你上班总是迟到!”你觉得这句话有没有情绪?
当然有啊,不单单是皱眉的动作,还有就是那个带着主观评价词“总是”。是的,这个“总是”作为一个评价的词,就带着明显的不满了。

所以区分事实和情绪的标志就是一句话里是否带有情绪路标词,“总是、老是、每次、经常、永远”。这点和《非暴力沟通》中的内容就很一致。
夫妻相处过程中,就存在很多带有情绪的词。我老婆就经常埋怨我(不好意思,这句话就主观地带有了情绪路标词),“你总是很晚才回家”、“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让你一会到家就换衣服,你永远记不住!”、“每次都是需要我一遍一遍刚才的要求是不是?”
如果发现对方不是陈述事实,而是发泄情绪,那就先不要急着争辩,因为你的争辩只会把已经陷入情绪中的对方推向更深的层次,夫妻之间的战争,很可能就是因为一句带有情绪路标词的埋怨而引发的,所以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安抚对方情绪。
第二个筐:事实。带了情绪的陈述不能称为事实,但是没有情绪的陈述就是事实了吗?并不是,所谓的事实就是表述不受主观判断影响,可考证可追溯内容。
同样回家晚了。
“你眼里没有这个家”,这是一句典型地带有情绪的话;
“你总是这么晚回家”,出现了情绪路标词,这还不是陈述事实;
“你今天回家很晚”,没有情绪路标词了吧?可这句话带有了评判,还不是陈述事实;
“你今天11点进的家门”,这句话才是陈述事实。

所以,作为听的那方,要向侦探一样,从对方给我们的信息里判断哪些才是事实。我们可以从通过新闻记者核查事实的方法中得到借鉴:在对方的描述中用4W还原实际场景。who(人物)、when(时间)、where(地点)、what(事件),如果我们能用4个W还原实际场景的,对方大概率是在陈述事实。
还是结合妻子的那句话“你今天11点进的家门”:你(人物)、晚上11点(时间)、家(地点)、进家门(事件),恭喜,你妻子很冷静地向你描述了一个客观的事实,即使这句话后面可能会有滔天怒火,但至少此时的她还是冷静的!
第三个筐:期待。找出对方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了解对方的情绪和事实结合,通过二者判断期待。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找不到对方的期待,而是在此之前,我们就已经被对方的情绪所影响,光顾着应对情绪而忽略了对方真正的期待。
同样一次晚归,面对妻子的一句:“你怎么不死在外面啊?”我们是赌气掉头就走还是留下来和妻子再战三百回合?恐怕都不行,你得找到她的期待,这个期待很简单,就是想让你早点回家,所以不要跟她在情绪上纠缠,首先直接上去一个道歉,紧接着跟上一句:“我以后应酬尽量在10点前回家。”当然,这句话得说到做到,不然过得了这次这关也过不了下次。

学会了这三个筐,面对他人的情绪我们就有应对方式了,花姐给了我们三个步骤:响应情绪、确认事实、明确行动。
响应情绪就是一个排雷的过程,回家得晚,妻子的情绪除了生气,最多的还是担心,所以我们需要点破和接纳对方的情绪:“我知道,这个点了我还没有回家,你一定很着急也很担心。”其实有时候这一句就够了,但是千万不能说“你别生气”、“你别着急”之类的话,因为这是在否定对方的情绪,这么做只会火上浇油!
接下去就把这个事实确认一遍,这一遍的事实也是一个认错道歉的过程:“今天确实回来得太迟了”、“对不起,让你担心了”、“我应该提前和你沟通一下的”。
最后把今后的行动明确下来:“对于回家的时间,我一定尽量提早,如果确实一下子回不来,我也会提前和你沟通,省得你担心”。我想这样的过程下来,妻子再大的火也能降下来了。不过还是要重申下,明确行动不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有所行动!


沟通很简单,只需要语言就可以完成,沟通也很难,一旦被情绪所左右,你我之间就隔鸿沟一条。花姐的这套方法,确实在和人的沟通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亲测有效!因为只有从对方角度的沟通,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篇笔记也是得益于这些方法的运用。
你也不妨试一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