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杰出质量人@产品
质量日记 | 质量检验状态之“三态”管理

质量日记 | 质量检验状态之“三态”管理

作者: Bobo的溜溜 | 来源:发表于2018-02-06 19:50 被阅读31次

        质量检验是对产品的一项或多项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与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判断每项质量特性合格与否的一种活动。其完整的检验过程可分为,确定适宜的检验标准,确定检验方法及工具,实施检验,判定及处置。

        质量检验状态可分为“待检”,“合格”,“不合格”三种,其具体定义如下:

        待检,指材料、半成品或产品尚未经过质量检验的状态。

        合格,指材料、半成品或产品已经过质量检验,处于完全满足全部规定的质量要求的状态。

        不合格,指所生产的产品已经过质量检验,但处于不能满足某个规定的质量要求的状态。 产品有很多项质量特性要求,只要有一项质量特性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即应判为不合格。

    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组织会出现第四种状态“已检待判”,指的是那些已经过质量检验,但由于某种原因暂时无法做出判定的状态。该状态在ISO体系标准术语中并不存在,而这种状态的存在会引入很多质量风险,甚至是严重质量问题。

        先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已检待判”。1. 检验标准不明确。2. 不确定检验过程的有效性,例如检验方法,设备或工具等。而这些均是在检验活动开始前需要确定的,即使出现异常,也不能让该状态成为常态。

        再来分析其风险主要有哪些。

        1. 易与其他三种状态的产品混淆,带来混料风险。尤其是混入合格品中,若后工序无法识别,可导致不合格品流出;若后工序可识别,浪费生产力,且增加漏检风险。

        2. “已检待判”有时是怀疑检验标准过于严苛,而这种状态的存在,让质疑标准成了常态,甚至未经过评审,而给出不正确的判定结论。

        3. “已检待判”通常情况下是质疑检验过程有效性的问题,会判定该状态产品的处理方式为部分质量特性重新检验,可能导致检验项目遗漏,检验对象不完整,数据记录错误等,为高风险活动。

        4. 将某些不合格品不记录为不合格,而记录为“已检待判”状态,其风险最高,且将其作为常态化管理。通常情况下未识别到检验标准异常或检验过程异常,制定的处理方案为二次检验,以第二次检验结果再来判定是否合格,其本质无异于掩耳盗铃。并没有真正解决测试过程有效性的问题。

        5. 允许该状态的存在,导致很多检验工作在开始前未准备充分,草率开始,事后再来分析和判定,其检验过程数据和记录可能影响工程师对检验标准的制定和理解,进而影响判定结论。导致工作不严谨,不规范,不系统。

        综上分析:消除第四种状态“已检待判”是必要之举。

        想消除第四态,如何做到呢?

        1. 检验标准要提前制定且评估。

        2. 通过验证确保5M可保证检验过程的有效性。

        3. 检验完成时无法判定是否合格,可回到“待检”状态,待解决异常后,重新检验。

        4. 确定某项质量特性不符合要求时,将其判定为“不合格”,标准是否过于苛刻,是否影响使用,并不影响“不合格”的结论,交给判定后的“处置”环节。对不合格品的处置可分为,返工,返修,降级,报废,让步接收或放行。

        还存在其他检验状态划分不合理的现象,例如无状态标识;无隔离及分区域管理;不合格品未设置醒目的颜色或状态以示区分;将检验状态与处置状态相混淆,分为:已检:合格,待返工,待报废等,造成管理混乱。

        “三态”管理要做好,现场管理很重要。请牢记以下口诀:

        标准明确有依据,三种状态为必须,

        待检合格不合格,标识醒目分区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aa987a5514f6:还有另外一个情形:不合格后仍多次检验,以获得“预期”的结果:sweat_smile:

      本文标题:质量日记 | 质量检验状态之“三态”管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tn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