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有意思
战国柯南荀子漂流记:挨谁谁死的儒家大师

战国柯南荀子漂流记:挨谁谁死的儒家大师

作者: 知史君 | 来源:发表于2019-12-10 17:52 被阅读0次

01

后世所被人熟知的儒家大师,除了孔子和孟子,恐怕很少有人会记起荀子。

荀子有多低调?低调到知史君在网上都没找到有关于他的剧照!

一般历史上的大人物,在史书上都会详细记载出生地籍贯,但到了荀子这里就很尴尬,司马迁只说他是赵国人,但赵国哪里呢就没说。搞得后世历史学家只好靠猜……一会儿山西新绛、一会儿山西安泽,更奇葩的是直接开除出了山西人行列,认为荀子是河北邯郸的……

出生地不靠谱,连活了多久也不清楚。据说荀子五十岁到齐国,那是公元前283年的事,到了公元前236年春申君死了他还活着,算来算去起码活了九十岁。但还有一些史料记载他活得更久,算来算去起码一百五十岁……不管你信不信,反正知史君是不信……

总而言之,荀子的一生就是尴尬的一生,生在哪里不清不楚,活了多久不明不白,可以说和他尴尬的历史评价相得益彰。

02

荀子是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如果放眼时代,在那个战国末期,百家争鸣接近尾声,甚至可以说他是百家争鸣的最后一位大师。

荀子的一大特点就是好辩论。其实孟子也喜欢辩论,但孟子更喜欢一个人压着国君捶的感觉,而荀子则说当君子就一定要辩论,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对象。

荀子还很高调。孟子说“虽千万人吾往矣…舍我其谁”,荀子就说君子夸自己的时候就算和天地比肩也不算吹牛……

看到这里你不要觉得他们是神经病,先秦诸子个个都是营销大师,什么出格的文案都有,什么匪夷所思的牛皮都敢吹,正常操作而已。

03

荀子是一个超级驴友,天底下哪个国家没去过?

当年孔子说是周游列国,但水分很大。晋国没去,楚国没去,秦国也没去,转来转去只在山东河南两个省打转。

荀子是赵国人,后来跑到齐国发展,又去了燕国碰机会,再后来跑去秦国找工作,回了赵国一段时间后,最后去了楚国当兰陵令,可以说他的护照上集满各国的戳子……

但荀子自带灾难体质,走到哪里哪里就倒霉,可谓是战国版柯南。

在燕国的时候,燕王哙搞禅让,结果搞得天下大乱,燕国都城死了几万人……

在齐国的时候,齐湣王前脚刚和秦昭襄王互称东帝西帝,后脚就被乐毅带着七国联军打得只剩下两座城……

荀子去秦国,结果秦国和赵国打了长平之战,秦军坑杀了四十万赵军……

荀子回邯郸老家,结果刚打完长平之战的秦军在白起的带领下把邯郸围了两年……要不是东方五国好基友帮忙,赵国差点亡国……

顺便提一句,后来一统中原的秦始皇嬴政,当时就被围在邯郸城里,差点挂了……

战国第一战神看来不是白起,而应该是荀子才对……

04

前面说过,荀子打卡的地方还包括秦国。

要知道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儒家大师去过秦国。因为秦国名声不好,变法之前被称为蛮夷之邦,变法之后被称为虎狼之国,底子太潮,气质和儒家天生相克。

但荀子还是去了,不光去了,见秦国相国范睢第一面就对秦国一通夸,说秦国政治很完备,国家很强大,是华夏文明的希望……

当时骂秦国(秦国人除外)已经是一种潮流,荀子这么一夸,搞得大家都很尴尬,于是反过头来骂荀子……

虽然荀子跪舔了秦国,但很明显是欲抑先扬,因为紧接着就说秦国还是有缺陷的,就是没有儒生啊。

秦昭襄王就很好奇,你们儒生有毛用啊?

荀子说当然有用啊。给您当官的时候我们帮您治理国家,当您说话的时候我们帮您摇旗呐喊,就算不当官了我们还是顺民。总而言之,我们儒生就是一群自干五……

荀子的言论搞得很多道貌岸然的儒生很不满,一直不满了两千多年。到戊戌变法了谭嗣同还在骂,说荀子这叫“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就是不要脸帮坏人说话。

但知史君觉得,这两千多年来你们儒生不就是干这个的吗?洗地拍马是专业技能啊,干嘛要骂祖师爷呢?

皇帝的新衣说不得?

04

荀子的学派是儒家,但很有意思的是他最出名的弟子,韩非和李斯都不是儒家,而是法家……

荀子:我一个搞儒家的,怎么就搞起法家来了呢?

如果你觉得很奇怪,那么知史君告诉你一点都不奇怪。

法家之所以要用法来治国,那是因为他们觉得手底下这帮刁民性质恶劣奸诈狡猾,必须要用法令来约束。

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是恶的(估计是自带灾难体质看多了尸骨成山),必须要用礼义来约束。

在荀子看来,人的从娘胎里带来的本质叫做性,这玩意儿也可以叫自然属性,天生就是恶劣的。而道德品质,如过马路不闯红灯、不说脏话等等,叫做伪,也可以叫社会属性。

在荀子的学说里,他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好人,那就要不断改造自己,狠斗私心一闪念,这样才能成功。

这就和孟子的“性善论”不同。孟子觉得人心本来就有向善的趋势,只要找回初心就能做好人。

所以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荀子不被人接受了吧。

假如你正在为人生苦恼,荀子跑过来说你丫本来就是个坏人,要坚决改造才能当好人。而孟子则跑过来说其实你是个好人,只是暂时迷了路。

你会喜欢谁?当然是喜欢孟子啊!

05

当时的人讲学主要是孔子模式和孟子模式。

孔子模式就是和学生聊天,聊到哪儿算哪儿,然后学生们赶紧把老师的话记下来划重点要考……这叫语录体。

孟子模式则是和人聊天与自己写书相结合,把自己和人对喷的话记下来,然后在加点别的混在一起,这叫语录说事结合体。

那么荀子呢?荀子就是个公号狗!

《荀子》三十二篇,就是荀子自己写的三十二篇公众号推文,从《劝学》(你肯定背过)到《尧问》,笔耕不辍,开启了中国说理散文的先河,他还是个文学家!

荀子在齐国混得也很好,他在齐国的工作单位是稷下学宫,三为祭酒,号称“最为老师”,也就是三次当稷下学宫校长,时代领军学者,头号学术大师。

但荀子活着的年代已经是百家争鸣的末期,看来看去,身边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了。绝世高手总是孤独的,没有对手啊。

没对手就创造对手,于是荀子开启毒舌模式,写了一篇《非十二子》,把在自己以前的和自己同时代的十二个牛人全部喷了一遍,从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到儒家(孟子和子思),狠起来连自己人都不放过。

核心思想就一句:我不是针对谁,而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06

荀子喷人是很有特点的,有的时候忍不住就要人身攻击。

比如在《非相》篇,他尽情表达了自己对小鲜肉的鄙视……

“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就是说,世道怎么变坏的呢?还不就是你们这帮娘炮,穿着女人的衣服,学女人的动作,搞得妹子们都想嫁给你们,甚至还离家出走跟你们跑路……

你看看,我们喷小鲜肉最多说两句演技不好,人家荀子多直接,就差拿刀砍了……

喷完了小鲜肉,荀子还意犹未尽。举了很多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在他看来这些人之所以成就那么高,原因之一就是长得丑……

你看孔子大龅牙,伊尹没眉毛,皋陶脸是绿的,大禹是瘸子,商汤半身不遂,但他们都是伟大人物啊!

知史君怀着十分阴暗的心理来揣测,可能荀子自己就长得不好看,所以才认为人的才华和颜值成反比……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毒舌的荀子陡然就萌了起来了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战国柯南荀子漂流记:挨谁谁死的儒家大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wg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