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稀缺”

作者: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 来源:发表于2021-02-25 11:07 被阅读0次

开学在即,老师也好家长也罢,都在过问孩子作业清结得怎么样了,估计有超过一多半的孩子这两天都会陷入一个极度忙乱的补、补、补的状态中……怕是有不少爸妈已经开启了数落、指责、斥骂乃至暴揍的模式了吧。

马上月底了,你会发现月初、月中原本以为轻松就可以搞定的工作任务咋会拖延到这会儿了还离完成还遥遥无期呢?

奢侈的寒假行将结束,之前信誓旦旦说要利用假期好好陪伴孩子,有效增进亲子和谐亲密关系的誓言犹言在耳,可是静下心了回想才发现昨天、前天甚至大前天都还在用老模式在把自己的负面情绪肆意挥霍给家人尤其是孩子,用一大堆借口拒绝了孩子邀请你参与他们游戏活动的邀约,更别说引领孩子们假期早起锻炼身体的计划了………

以上这些,怕是你、我、大家都或多或少在经历吧。

你一定会特别特别纳闷,也会十分纠结甚至无语,到底咋回事呀,为啥孩子也好,自己也罢,都会陷入一个“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沼泽,会不断上演“雷声大雨点小”的闹剧?

难道是自己的拖延潜移默化到了生活、工作甚至也影响到了孩子吗?扪心自问,后背发凉!


这是开学(开工)综合征之下的我们该痛定思痛的,也是该认真思考解决的痛点。

恰好,《稀缺》这本书我仅仅是听读第一遍就有平地一声惊雷的顿悟了,书中的内容简直就是为我特意量身定做的嘛!


对于一个时间不够用,事情总是做不完的人,其他人建议他:你要制定好计划,你要21天养成好习惯啊,你要分清楚重要和紧急,………看起来也尝试改变了,可是他的事情还是永远做不完。

就像我,《微习惯》这本书我读了之后刚开始那阵子真的是热血沸腾,真的决定要从细小处改换自己的拖延、忙乱状态的。可是………

很多人的时间管理,一个新工作插进来,要占用后面工作的时间,一个工作做不完,也只能占用后面工作的时间,后面的工作不断被延后,它们排队等着你空出时间来完成他们。结果原本的时间规划和事务安排,不断作废,不断需要重新安排。

梭罗就讲过一句话,真正的有效率的人,每天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处理。呜呜,原来,工作上我都只是在赶着工作而非云淡风轻的处理呀!

当很多事儿堆在一起,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将时间表排得尽可能排满,好像那就是充实的人生。好像日程不排满,就没尽力似的。这可不就是说的我么?

在自我管理这件事上,进行全局的时间规划这件事本身就会带来很大的心智负担。这时候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把重要的工作变成一个又一个的习惯,我每天需要做的大部分事情是固定不变的,大概什么时间段做也是固定不变的。

《稀缺》的作者把“拖延”称为阵发性盲目乐观,实在是太精准了。拖延的时候,我们总觉得时间还够用,因而错误地分配了我们的充裕资源。

就像我,刚放假时老是觉得这将是一个漫长奢侈的快乐假期,我会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做我平时有心无力也没时间的事儿,结果,假期尾巴了才发现都因为我的拖延和高估自己而又荒废了!

如果你想减肥,就从每天多带一双跑鞋开始。如果你爱身边的人,就不要总是向他们大吼大叫传递负能量,在他们对你的爱还充裕的时候。

所以一到开学前我就会陷入自责、懊悔的负面情绪里,却又经常在下一个大小假期里继续恶性循环………

读了下面的故事,我多少明白了:

一个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很难。穷人于是把牛卖了,买了几只羊,吃了一只,剩下的来生小羊。可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穷人又把羊卖了,买成鸡。想让鸡生蛋赚钱为生,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最后穷人把鸡也杀了,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了。这就是稀缺的后果,它导致短视和无力规划未来,而这又加剧了稀缺。

就是短视!就是无力规划未来!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在《我在底层的生活》这本书中,专栏作家芭芭拉为了体验美国底层的生活,隐瞒身份,断绝与过去朋友的往来,拿着1000美元的积蓄开始,她选择了6个地方,做过6份工作。最后她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困局:

因为没钱,不得不租住在偏远地方;因为住得远,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因为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为了支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小时工作或者兼职;因为被工作占用太多时间,她渐渐成为一个工作机器,无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

置身事外,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和提升自己,然后有了机会获得收入更高、也更轻松地工作,可是学习是需要条件的,当生活难以为继的时候,学习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

思维没有穷富之分,区别并不在于人,而是他们身处的环境使然。把富人丢到稀缺的处境里,他一样短视和无力规划未来。

可是静心想想,我还没有跌落到贫穷赤贫状态,我的生活也不至于难以为继,那我完全有精力、有余力去学习呀,学习、进取压根不是一件奢侈的事,那为什么还在窠臼里徘徊?不还是因为短视和无力规划未来么!!

就像——

你手头紧的时候,买东西就会对价格非常敏感。你不断地权衡,哪里买,怎么买,什么时候买,买多少最划算,怎么能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多的东西。当你时间紧的时候,安排日程表,就要不断地比较优先级,不断地估算所需要地完成时间,想办法用最少的时间,做完更多的事。这时候就有规划了呀?

你做不完一个工作,只好借用睡眠的时间,虽然熬夜让你勉强完成了任务,但是第二天精力不济却让你极其低效,那些因为低效多付出的时间,就是你支付的“利息”。

对于这一点上我是最最痛彻心扉的!单单“早睡早起”这一个点我都是定计划了、下定决心了结果又是说到做不到。再想想自己动辄就指责孩子作业拖沓、习惯不好,自觉主动性差等方面,底气在哪里?自己又可曾做到榜样示范了?惭愧啊惭愧!

再比如,你因为更紧急的事没有记笔记,课后重新整理笔记时,你的记忆已经不如刚上完课时清晰,于是你花了更多的时间来做这件事。这里你多花的时间,就是你借用时间所支付的利息。

所以,向未来借时间,只会让我们陷入“时间债”的不归路。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其实就是缺钱、缺时间改变了我们的内心状态和思维模式,让我们做出借用、杂耍、短视、没有余闲等等,错误的决策和行为模式,因此变得越来越穷,越来越忙。

我们有必要为自己的人生额外再出一份力,无论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还是从头扼杀稀缺,因为那些东西,是改变人生的希望啊

听读之后,我越发明白:痛点不断刺痛自己,其实是好事,督促你去思考去反思去总结;把读(听)书常态化更是好事,梳理出工作生活中忙乱的思路来。

读书点亮生活。确实如此。


相关文章

  • 认识稀缺,告别稀缺

    1、稀缺 稀缺是一种时间、精神、金钱等方面的不足现象。稀缺是可以俘获我们大脑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你饥饿时,你对有关美...

  • 认识“稀缺”

    开学在即,老师也好家长也罢,都在过问孩子作业清结得怎么样了,估计有超过一多半的孩子这两天都会陷入一个极度忙乱的补、...

  • 稀缺

    稀缺是由于供求不平衡所引起的现象 为什么要认识稀缺,因为认识稀缺这个概念有助于理解我们生活一些看似不合理实则非常合...

  • 《稀缺》——“稀缺”给我的思考

    这周通过阅读《稀缺》,作者让我认识了“稀缺科学”,稀缺会不断将我们吸入“管子”的视野之中,形成带宽负担,并...

  • 我们每个人自带的稀缺资源是什么

    连续学习了经济学的稀缺理论,开始对自己个人生活,工作中的稀缺进行全新的认识。 对个人来说,什么是稀缺的?稀缺,代表...

  • 《稀缺》

    对稀缺一直有一种懵懂的认识,也想看本《稀缺》很久了。一直觉得自己处于一个资源稀缺的状态,更加想弄明白稀缺的原因,稀...

  • 重新认识稀缺20170307

    稀缺昨天的经济学课讲到了稀缺的概念,正好可以和天天用英语前天的课程“Scarcity is not always ...

  • 比特币、生命和时间 | 比特币经典重读

    全球疫情加速人们的认识进步——各国央行无限放水,信用货币并不稀缺。我们需要新的货币,稀缺的货币——比特币。 生命中...

  • 穷人越穷,忙人越忙

    阅读书籍:《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001.稀缺的定义 认识一个新的事物,首先要明白它的定义。今天我们...

  • 「点滴感悟」目标

    最近读《稀缺》认识到稀缺心态会占用人脑带宽,只关注当下的事情,而容易忽略对未来有益的事。从时间管理的角度,就是每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识“稀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by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