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魅之书——读书笔记243

作者: 0c18263e2274 | 来源:发表于2019-03-16 21:31 被阅读2次

    【祛魅之书——读书笔记243】

    祛魅之书——读书笔记243

            1998年英国保罗·约翰逊的出版《知识分子》,立即引起较大反响。摘录转载倪志娟的一篇书评文章:“祛魅之书——阅读保罗·约翰逊的《知识分子》”

            “祛魅”是一个令人惆怅的字眼,即使明知“ 魅”的因缘往往是一种幻觉、一段距离、一层美化真相的轻纱,可是由于有“魅”之物总是带给人喜悦乃至疯狂,人们也乐意制造并维护着种种幻觉、距离和轻纱。

    祛魅之书——读书笔记243

            然而到了20 世纪下半叶,由于科学技术介入现实的能力以及世界大战的破坏性过于强大,祛魅就成为一种时尚。先是科学和技术对自然世界的祛魅,接着是思想领域对人文世界的祛魅,再接着,是对人文世界的创立者知识分子自身的祛魅。

            保罗·约翰逊的《知识分子》是一本祛魅之书。这本书评说了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布莱希特、罗素、萨特、埃德蒙·威尔逊、马克思等十多位文化英雄的另外一种面目。

            这些成功的知识分子以语言创造辉煌的思想和文本,以思想和文本追寻真,鼓励善,激发人们朝向乌托邦,可是他们自身,却在种种劣迹与混乱中度过一生。

            作者的立论显然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启发。后现代主义从对理性精神与理性人的批判,其解构的力度和广度不断扩大,不仅批判启蒙理性精神的绝对性,而且进一步揭示了理性之人的虚幻性,从来不存在万能的上帝,也从来不曾存在理性的人,人永远是当下的、有限的、受制于肉体冲动的生命体,人应该承认自己的有限性。

            努力将“知识分子”从神坛上拉下来,也自有其意义。知识分子的使命是求真求善,而这种使命和真与善一旦被绝对化,往往会带来人类的灾难。人类历史上有哪一次暴行不是以理想的名义进行的呢?鉴于此,我们有理由警惕任何一个文化大师的说教。

    祛魅之书——读书笔记243

    【评点】

          “祛魅”一词源于马克斯·韦伯的“世界的祛魅”,是指对世界的一体化宗教性解释的解体,它发生在西方国家从宗教神权社会向世俗社会的现代型转型中。“祛魅”现在指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   

            我没有读过这本《知识分子》,但看几篇书评介绍很有感触,再转载几段评论如下:

           

            这本《知识分子》对那些著名的人文知识分子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嘲讽和鞭挞——矫情、做作、愚昧、狂妄、自私和腐败。他用具体事例举出,这些大知识分子都是怎样虚妄地进行乌托邦幻想的、怎样理论脱离实际的、怎样为了意识形态而不顾现实的、怎样个人生活丑陋不堪的。

          知识分子难免有这样那样人性的弱点,有些弱点甚至成为人性丰富的佐证,成为神话的光环。但是,约翰逊的揭露,使这些知识分子的所思所想成为了自欺欺人的谎言,格外夸张、矫情和不真实,甚至变成带有妄想症色彩的、脱离生活和实际的谬论。

            人文知识分子的思想一般是在纯粹精神的层面上展开的,大多不以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为依托,因此思想和结论的理想性往往大大超过现实感;加上固执己见的“普遍性”、偏于一隅的“绝对性”,他们叙述的话语大都是谎言——一种高级的、极易欺骗人的、甚至自欺的谎言。但人们有时会情不自禁地爱上这种谎言,把它们作为对令人不满的现实的替代品。在对现实和自我的超越中,人们常常陷于其中。

            如今,传统一元论和绝对主义,带有救世色彩的知识分子,正在被多元论的和相对主义的、带有民主色彩的、懂得对话交流的知识分子所替代。

            作为人文知识分子,他们依然是批判者,而非现成思想与体制的盲目顺应者。不过,他们的批判不是为社会和人性立下普遍、必然的模式和规律,以及铁的道德信条,而是以自己的思想保持着人的思维的独创性的空间;以自己的思想维护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他们是“无知的”苏格拉底,而不是“无所不知的”柏拉图。

    20190316读书有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祛魅之书——读书笔记24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je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