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人物
陶行知:他6岁入童馆,11岁辍学,23岁留学海外,被宋庆龄誉为万

陶行知:他6岁入童馆,11岁辍学,23岁留学海外,被宋庆龄誉为万

作者: 柳青桐 | 来源:发表于2018-04-17 23:08 被阅读180次

郭沫若称赞他“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东南联合大学校长美国人布莱恩·库朋评价他“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一枝奇葩,也是世界教育之林的一面旗帜”。

陶行知是最人民化、最平民化的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他认为人生就是要做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他要做的大事就是开启民智、普及教育。

陶行知本名陶文濬(jùn),因欣赏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于是改名为知行。1934年,因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为行知。

少遇良师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出生于安徽歙县。古徽州文化底蕴厚重,崇尚教育,书院、私塾林立,素有“东南邹鲁”之称。陶行知成为一代教育巨匠,与徽州地域文化熏陶密切相关。他一生遇到许多好老师,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教育对他的一生影响巨大。

▌第一任老师父亲陶位朝

陶父为人笃实厚道,性情温和,早年经营酱园店为业。闲时诗书自娱,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后来曾到南京女校做老师。

陶行知在《我的学历及终身志愿》一文中,指出“余生在徽州,此乃一鲜与外界交往之地。余早期汉学教育受业于家父及其他师长”。陶父是陶行知的第一任老师。

▌蒙童馆老师方庶咸

方庶咸,安徽歙县西乡瑶村人,18岁中秀才,后设蒙童馆,教授《三字经》、《千字文》、《古文观止》、《四书》、《五经》等。

陶行知出生地黄潭源与瑶村相邻,行知四五岁时便十分聪明好学,能将邻舍堂前挂的对联,依样描写在屋前的泥地上,一时被村人传为“神童”。6岁时,行知与同伴时常到蒙童馆外听方庶咸讲课。方庶咸发现了不同凡响的行知,大喜过望,爱才心切,便亲往黄潭源拜访其父陶位朝,请其将儿子送来蒙童馆读书。那时陶家经济拮据,按徽州旧时习俗,学童开蒙入学,要设宴请酒,送启蒙老师束脩,破费甚大,因此谢绝了方庶咸的好意。

此后小行知仍不时来门前听课。

方庶咸又两度登陶位朝之门,直抒己见,愿免费带徒。就这样陶行知六岁,正式就读于方庶咸门下,名字仍用父母取的乳名“和尚”。 陶行知的两个姐姐幼年夭折,陶父想让儿子得到佛门保佑,取了这个乳名。当时村里人都叫他“小和尚”。方庶咸认为不雅,取学名“文濬”(《书·舜典》:濬哲文明之意)。

方庶咸一生最大的亮点是成为一代教育大家的启蒙老师。他慧眼识英才,几度登陶父之门动员送孩子入学,功不可没。 


▌经馆老师吴尔宽

后来,陶家遭遇火灾,草屋烧光了,投奔陶行知休宁县万安镇的外公家。7岁的陶文濬进了镇上一所私塾读书。

私塾老师吴尔宽,12岁中秀才,后屡试不第,谢绝功名,终生以授童坐馆为业。小行知在吴尔宽门下寒窗苦读,打下了厚实的古典文学基础,尤其是写作方面,诗文格外出众,很受吴尔宽赏识。行知从小就是远近闻名、时常受到师长嘉奖的才子。 

一次课堂上,吴尔宽授课:“孟子的学生曾向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舜的父亲杀了人怎么办?孟子说,那么舜可以不当天子,偷偷背着父亲逃跑,终身孝敬他。这就是说百善孝为先,我们作为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做出不孝的事;只有人人都遵守了孝道,这个世界才有秩序。”

陶行知突然站起来:“请问先生,如果普天下的杀人犯都被自己的儿子藏起来,如果普天下的首领都像舜那么自私,国家还能治理好吗?国家岂不是要乱套了?那样哪有秩序可言呢?看来孟子回答学生的话是不对的。”

吴尔宽愣了半天:“孟子是亚圣,这是没有争议的!” 

陶行知:“先生,如果大家都按照孟圣人的话去做,那现在不还是春秋战国吗?”

吴尔宽顿时睁大眼睛,紧紧盯着陶行知看,又昂起头,半天没有说话;来来回回踱了几步,先是摇摇头,随后又点点头,连连自语:“童心可鉴,童心可鉴,后生可畏啊。”

▌虚心求教国学老师王藻

1902年,陶行知11岁时,随父亲重新回到黄潭源,辍学在家。 虽然生活比较艰难,但还是边劳作边自学。

当时歙县有位学问极好的贡生王藻先生,在距黄潭源15华里的航埠头曹家任教。陶行知带着自学中的疑问到曹家经馆求教,平常五六天去一次,不能劳作的雨雪天就天天去旁听。

一个风雪天,陶行知前往航埠头,到曹家经馆时王先生在讲解《左传》,陶行知不敢惊动,恭敬静立门外。一两个小时过去了,王先生无意一瞥,才发现门外满身披雪的陶行知,大为感动。“古有程门立雪,今有王门立雪”的故事,一时传为美谈。 

后来,陶文濬提问求教:“春秋战国期间,列国充满了斗争。子为什么弑父?兄为何要杀弟?诸侯为何又互相开战?”

王先生长叹一声,说:“唉,人生大罪过,只在自私自利四字。古人说,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你要切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陶文濬认真回答:“王老先生的教言,学生一定铭记。”

▌崇一学堂外籍老师唐俊贤

唐俊贤,英籍耶稣教会牧师。1900年在歙县小北街创办崇一学堂,隶属基督教内地会,是当时徽州最高的学府之一。

陶行知进入崇一学堂,是他人生关键的一步。在《我的学历及终身志愿》一文中,陶行知写道“十四岁始入一中华耶稣内地会学堂,受教于唐俊贤师(Mr.Gibbs),彼当时为仅有之西学教员也。” 

陶行知进“崇一”是偶然的机遇。

教堂通事(翻译)章觉甫与陶位朝是朋友,他介绍陶妻到教堂帮佣,做些炊事勤杂。陶行知进城卖柴卖菜后,常到教堂为母亲分担杂活。唐俊贤发现他举止大方,事母至孝,颇有好感。接触几次后,更觉得虽是贫家少年,却熟读诗书,才华横溢,当即决定免去学费,收为崇一学堂的正式学生。这让陶行知一家喜出望外,此时谁也不曾料到,四年后唐俊贤会再一次改变陶行知的生命轨迹。

崇一学堂开设的课程有经学、国文、英文、算术、地理、音乐、医药常识等。中西合璧的教育使陶行知开阔了视野,既可整理过往从父亲、以及父母家乡几位老师先后学到的传统经学和国文知识,又可得到唐俊贤教导,接触西方知识,眼界大开,学业大有长进。

陶行知在墙上题写了自勉的铭言:“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

崇一学堂的翻译兼老师章觉甫,为免除陶行知每天由黄潭源走到县城上学的劳顿,让他在自己家搭伙。章觉甫是陶行知就读崇一学堂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位恩师。

▌英文老师严达

1908年,陶行知十七岁考入杭州广济医学堂,想通过学医解除广大劳动人民的病痛,实现报效祖国的志向。这所教会学校歧视非入教的学生,他不愿意自己的思想受外国人随意摆布,入学仅三天,即愤而退学,返回徽州专习英文。

陶行知的英文老师严达,曾留学日本学音乐和表演,回国先任新安中学堂英文教师,后往上海从事作曲和电影表演。严达是陶行知补习英语的校外老师,陶行知常去严老师家补习英语,英语水平大为提高,为后来海外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纵观陶行知青少年时期的授业老师,他们要么有深厚的国学功底,是前清的博学鸿儒,要么是留学回国的饱学之士,有国外学习经历,还有外籍教师唐俊贤。除了陶行知本人天资聪慧外,徽州遍及城乡的书院、崇尚教育的风气以及徽州“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文化背景,给少年陶行知提供了求学机会。在陶行知生活的年代能接受如此高质量的教育,而且中西合璧式的教学,的确是凤毛麟角。

▌外出求学,漂洋过海

1909年陶行知投靠苏州的表兄,在街头邂逅恩师唐俊贤,他的人生命运由此出现了重大转机。

经唐俊贤推荐,陶行知于1909年秋考入南京汇文书院预科。第二年春,汇文书院与宏育书院合并,成立金陵大学。陶行知秋季直接升入金陵大学。1914年,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在毕业典礼上宣读论文《共和精义》,虽以政治为题,但《共和精义》处处指向教育:

“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

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

党见,非教育不除;

精忠,非教育不出。”

时任江苏省教育会副会长黄炎培于台下观礼,对陶行知的论文印象十分深刻,以至32年后陶行知去世,他题写挽诗,想起的仍是那次见面的场景:“秀绝金陵第一声,当时行知号知行。” 

陶行知留学时和导师合影  

大学毕业后陶行知赴美留学,先入伊利诺伊大学攻读市政学,半年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其间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对陶行知产生了很大影响。

投身教育


▌推进平民教育

回国后,陶行知先后任职于南京高等师范、国立东南大学,大学教授舒适的生活,让他很快将家眷接来,一家人其乐融融,过了一段难得的安稳日子。

陶行知留学前后

然而,那时的中国却是满目疮痍,国家贫困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四万万同胞有两亿是文盲,有七千万儿童没有任何接受教育的机会。陶行知说,这病根,乃在教育,教育改造是中国社会改造最为有效之道。他立下了“要使全中国人受教育”的宏愿。

那时的陶行知,本可以转身为人上之人,谈笑于鸿儒之间,然而他却把目光盯住了中国最底层社会。中国以农立国,人们十之八九生活在乡下,所以中国的教育,就是到农村去的教育。农村如果没有改观,国家就没有希望。这样的状况让他下定决心:

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

创办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

使个个乡村都焕发出新生命

合起来造成中华民国伟大的新生命

为了更好地推进平民教育,陶行知从城市走向农村。他辞掉大学教授的优渥待遇,当时大学一个月的收入是四百个现大洋,在北京买整一套四合院,不过花费三个月的薪水,而这一切他统统不要了。

陶行知在1923年的家信中写道:“我本是一个中国平民,无奈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渐渐把我向外国的贵族方向转移。好在我的中国性、平民性是很丰富的,我的同事都说我是一个‘最中国’的留学生。经过一番觉悟,我就像黄河决了堤,向中国平民的路上奔流回来了。”

他走街串巷,亲自把平民教育送到部队里、工厂里、商店里、善堂里、监狱里、济良所里。他也进入熟人的家庭,比如他的同乡好友姚文采、东南大学的几位教授,都决定在家里开办识字班,把全家人包括车夫、保姆、佣人,都变成识字的人。去栖霞寺时,陶行知打听到寺庙里有几个和尚不识字,就劝说慧空和尚,如果他能把全庙的和尚教得识字读书,考试及格,取得"民国识字文凭",就发给他平民教师的证书。总之,他踪迹所到之地,即是平民教育所到之地。

为了普及平民教育,陶行知亲自编写了两本教材:《平民千字课》和《老少通千字课》,奔走全国各地,义务教广大农民兄弟识字,并免费赠送这两本教材,但有一个条件,就是接受的人要教会身边两个人识字。

陶行知在开封90多个县教育局演讲,当场有73个县命令全县学校都要设平民学校;64个县认定全县不识字的人都要接受《平民千字课》的教育。平民千字课发行量超过了300万册。

他不断为“平民教育”四处奔走,在南京、安庆、北京、南昌,创办了不少平民读书处和平民夜校。北京有100多个平民读书处,南京有126所平民学校,学生近5000人。照数字推算,30万人的教育种子已经播撒下去。

这之前中国的平民教育提倡了20年,依然是局部的小规模试验;有了陶行知上下发动,奔走呼号,深入民间推广,一两年间就发展成如火如荼的全国规模运动,这不能不令教育界人士所折服。

陶行知身体力行,做到了他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提出的"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

▌创办晓庄师范

后来,陶行知移居到南京郊外的晓庄,这是一个极为落后贫困的中国普通村落。

1927年3月15日,晓庄师范正式开学,陶行知称之为“生活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天”。他将“小庄”改为“晓庄”,一字之差,南京城外的这块荒郊野地,由此成了“天亮的地方”。“晓庄”不远处的“老山”,被改名为“劳山”。“晓庄”与“劳山”合在一起,显示出陶行知要用“劳动”和他的“师范学校”来培养真正能将贫困的乡村改造好的教师。

开业典礼上,挂着一副陶行知亲自撰写的对联:“和牛马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稷棉下工夫。”清楚表达了这所学校的办学宗旨。

晓庄师范开学了,校舍还没有盖起来,有的教师和学生住在临时帐蓬里,有的住在农民家里。陶行知先是住在帐蓬,后借住在一个姓陆的农民家里。这家共有三间草房,东头住主人,中间放农具兼吃饭,西头是喂牛的地方,陶行知就住在牛屋里。有人看到牛屋里到处有牛粪,劝他换一个地方,他风趣地说:“一闻牛粪诗百篇”。

平时,他和师生一起挑粪、种田、种菜、烧饭。有人说他是挑粪校长,他写了一首自立歌,来勉励自己和师生:

滴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

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上,

不算是好汉。

一时间晓庄师范成为当时教育界的中心,参观学习者纷至沓来,包括蒋介石、蔡元培、蒋梦麟、冯玉祥、庄泽宣、梁漱溟等知名政界、学界人物。访问者中尤以陶行知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老师克伯屈教授评价最高:“如大家肯努力,恐一百年以后,人们要回过头来纪念晓庄,欣赏晓庄!这就是教育革命的策源地。”

然而1930年4月,3岁的晓庄师范便夭折了。陶行知成了国民政府的通缉要犯。

当时为了反对英国商会压迫工人,抗议国民政府默许日本十多艘军舰无视中国主权,闯入长江,停靠下关码头,南京城里常发生学潮和罢工罢市,晓庄学生总是走在前列。蒋介石密令晓庄停办,陶行知得到消息,立即撰写了《护校宣言》,说晓庄的门可封,它的嘴不可封,它的爱人类和中华民族的心不可封。

接着南京卫戍司令部派出军警,缉拿陶行知,解散学校,士兵查封晓庄,但晓庄没有围墙,没有校门,朱笔大封条竟不知道贴在何处。在逃亡的夜里,悲愤的陶行知告诉学生们,晓庄已经撒出无数种子,这样的学校是无法封闭的。

▌重庆育才学校

1938年10月,陶行知从欧美归国后,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为新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最知名的是前总理李鹏。

育才学校

育才学校旧址是一个古庙。学生是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在教学上不同于普通教育,把学生分为音乐、戏剧、文学、绘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六个组。这6个组聘来的老师也不同凡响,音乐组组长贺绿汀,戏剧组组长章泯,舞蹈组组长戴爱莲,绘画组组长陈烟桥,文学组组长大诗人艾青。

著名画家丰子恺、华君武,著名音乐家任光、马思聪等都曾在学校任教。此外,郭沫若、茅盾、冯雪峰、夏衍、聂绀弩、翦伯赞、邵荃麟、胡风、何其芳、田汉、吴玉章、周谷城、秦邦宪、萨空了、徐迟、姚雪垠、等都曾来学校兼课或举办讲座。如此强大的师资阵容,在现代教育史上都是罕见的。

“皖南事变”后,育才学校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原来国民党“赈灾委员会”按月拨给育才的经费停发了。陶行知四处募捐,筹到的款却少得可怜。近300名师生的伙食发生了严重危机,最困难的时候,师生每日只能喝两顿稀粥。为了孩子,他不得不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筹款上,终于病倒了。

朋友来看他,陶先生忧虑道:“物价飞涨,入不敷出,我们只剩下一个鼻孔露在水面上透气了。”

朋友心疼地说:“唉,你这是何苦呢?抱着石头游泳,终有一天连自己也会沉下去的。看你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了。”

陶先生真诚地说:“育才的孩子大多是失去父母的孤儿,我能丢下他们不管吗?要我丢下育才,比死还难受啊!你说我是抱着石头游泳,不对,我是抱着爱人游泳!我一定要游过急流险滩,到达胜利的彼岸。”

▌最后的演讲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阻挠迫害,育才学校已难以在重庆附近生存。

1946年4月,陶行知风尘赴赴来到上海,一方面寻找新的育才学校地址,一方面为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奔走呐喊。在他生命的最后100天,他在工厂、学校、机关、广场发表演讲100余次。

6月23日,上海各界争取和平、反对内战代表团赴京请愿,陶行知在北站五万人欢送大会上发表演讲。陶行知大声呼吁:“八天的和平太短了,我们需要永久的和平!假装的民主太丑了,我们需要真正的民主!”

6月25日,陶行知在国际饭店代表54个人民团体举行外国记者招待会上,要求美军立即撤退。

6月29日,陶行知与郭沫若、沈钧儒等发起《致美国人民书》。

7月,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先后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亦被列为黑名单第三名。陶行知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

陶行知没有遭受特务暗杀,但因长期劳累过度,健康过损,又受好友李、闻事件的刺激过深,1946年7月25日突发脑溢血,周恩来、邓颖超、沈钧儒等闻讯赶往探视。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离闻一多被暗杀仅仅隔了10天。

12月1日,陶先生的灵柩回到南京,城里的老百姓自发为先生扶灵,送他回晓庄。沿路上人们唱着,哭着:“你去了,我们穷孩子的保姆,我们的朋友,人民的导师。”挽联在飘,是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悼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而旁边,是宋庆龄题写的四个苍劲大字:“万世师表”。

家人故事


▌陶行知的母亲

陶母不但操持家务,还为人缝衣做鞋,补贴家用。陶行知从小肯帮妈妈做事。妈妈纳鞋底,他帮助整理碎布片;妈妈洗衣服,他跟到小溪边递棒糙、拿肥皂。还帮妈妈洗菜、喂鸡。

他帮妈妈做活,妈妈就给他讲故事:城里有个女人,死了丈夫,一年后改嫁,附近的人看不起她,过河时竟不让她乘船。她觉得自己没错,你们不让我乘船我就不坐。她天天攒钱,几年以后攒够了钱,请工匠在河上修了一座桥。过桥的人都感激修桥人的功德。他听了惊讶地说:“一个人就能修一座桥,决心好大!”

陶家生活过得很节俭。陶母接过祖传的剃头刀,为儿子和丈夫理发,从不请别的师傅代劳。陶母1933年病故,陶行知写了一首《慈母遗刀》的诗:这把刀!曾剃三代头,细数省下钱,换得两担油。

▌原配夫人汪纯宜

陶行知曾痛哭过三位伟大女性:"母亲,纯宜妻,文渼妹,你们实在是三位最伟大的女性,实在是被我拖垮累垮的啊!"纯宜妻,便是陶行知先生的原配夫人汪纯宜。

汪纯宜比陶行知小4岁,三岁时父母双亡,靠爷爷奶奶抚育长大。她从小聪慧好学,五六岁就能背"三字经"、"神童诗"。爷爷奶奶故世后,由叔父培养,叔父省吃俭用,始终供她读书。叔父故世后,汪纯宜孤身一人在崇一学堂学习,和陶妹是同学。

1914年,陶行知大学毕业后与汪纯宜结婚,同年赴美留学,他们一生育有四子。由于陶行知一生尽瘁国事在外奔波,汪纯宜在家不断担扰,尤其是陶母、陶妹故世后,陶行知与大儿子在外,一家重担全落在她身上,1936年汪纯宜落病早逝,终年41岁。

▌第二任妻子吴树琴

吴树琴是陶行知的第二任妻子,她与陶行知是同乡。

1938年毕业于中法大学药学专修科,在中西药房去工作。后来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的同时,又创办了晓庄药物研究所。吴树琴跟随陶先生在药物研究所工作,研究出专门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奎宁,很快运到了农民、工人、学生、士兵手中。吴树琴第一次体验到学有所用的乐趣,也第一次分享了成功的喜悦,于是更加敬佩陶先生。

1939 年一个冬天的夜晚,吴树琴和陶行知漫步大花园中,陶行知说:“我们已给那么多苦孩子建立了一个大家庭,我们自己也需要一个小家庭,我们结婚吧。”

陶行知比吴树琴大24岁,年龄的差距,家庭的反对,世俗的偏见,人言可畏。吴树琴说:“我一直很尊重陶行知,也爱他,但我没有想过成为他的妻子。”她向父母讲起自己的感情,父母总以陶行知年纪太大、生活漂泊无定劝阻。吴树琴内心矛盾、痛苦至极。陶行知为了征得吴母同意,专门给她写信。

1939 年 12 月 31 日,陶行知和吴树琴在北碚凤凰山育才学校举行了婚礼。没有张灯结彩,只有校内百余名师生和前来贺喜乡民们热情的祝福。

新婚第四天,郭沫若、李公朴、邹韬奋、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十几位好友赶来祝贺。冯玉祥将军派人送来了一对怀表,上面刻有“共同奋斗”四个字,以示祝贺。吴树琴说:“我和行知先生一直珍藏着此表,即使是育才学校几度发生经济困难,陶行知想拿它去典当,但是难以割舍,直到南京和上海陶行知纪念馆成立时,应他们的要求,我才分别捐赠给南京陶馆和上海陶馆。”

吴树琴长叹一声,伤感地说:“从迷信来讲,这张照片拍得不好,男的坐着,女的站着,日后,男的肯定是短命,结果就是这样。我们婚后仅仅只有七年,这短暂的婚姻不是太残酷了吗?”

陶行知去世后,吴树琴移居南京,一如既往地关心教育。1959年,印尼出现排华逆潮,政府分批接运一部分侨胞回祖国,给予安置。吴树琴利用业余时间了解华侨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建议有关部门切实解决侨生们遇见的实际问题。平日里吴树琴生活节俭,将积余下的部分工资和稿酬版税捐给生活困难的小学生,让他们完成学业。她说,总感到陶行知仍如影随形地伴陪她,勉励她工作。

万世师表

旷代陶夫子,高风世所钦。

弦歌村舍起,桃李满园荫。

不带半根草,捧来一颗心。

于兹四十载,犹绕哲人音。

这段诗词赞誉的便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以一己之力,成功推进了一个落后贫穷国家的教育改革;其功德之大,旷古未有!

相关文章

  • 陶行知:他6岁入童馆,11岁辍学,23岁留学海外,被宋庆龄誉为万

    郭沫若称赞他“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东南联合大学校长美国人布莱恩·库朋评价他“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仅是中...

  • 我要学习陶行知什么?

    花了几天看完了《陶行知传》,这本书又让我认识了一名大师,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是从美国留学回来,师从杜威并立...

  • 2019-07-31

    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一书,我深深被陶行知先生的求真、创新的教育思想所惊叹。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

  • 陶行知纪念馆

  • 走进行知基地,体会行知精神

    陶行知,一个众所皆知的名字。 可真正了解陶行知,了解他的教育思想、教育历程的又有多少呢? 我对于陶行知的了解就只是...

  • 如何拒绝上司,又不得罪他

    陶行知在取得金陵大学文科第一名的成绩后,于1914年赴美留学,并在获得博士学位后1917年回国。 归国后,陶行知在...

  • 教育的本质

    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来自于我们中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有一次,陶行知先生被邀请去武汉大学讲课,陶行知...

  • 走进陶行知(6)

    陶行知与胡适 在多维陶行知中这本书里面,我再一次认识了胡适,通过作者对比胡适与陶行知,也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陶行知...

  • 真正的导师

    01 复旦大学教师熊浩有一个关于陶行知先生的演讲,回顾了陶行知先生的一生以及他对我国教育做出的贡献。陶行知先生早年...

  • 家庭教育每天6个“一分钟”

    陶行知是近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郭沫若曾这样称赞他:“两千年前孔仲尼,两千年后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陶行知:他6岁入童馆,11岁辍学,23岁留学海外,被宋庆龄誉为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rm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