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罗巴的迷雾(三)马勒的复活

作者: 花间星事 | 来源:发表于2018-05-12 23:37 被阅读220次
    欧罗巴的迷雾(三)马勒的复活

    上交音乐季,“欧罗巴的迷雾”第三场。今晚余隆指挥带领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奉献给我们马勒的《c小调第二交响曲复活》。

    这部交响曲作为马勒奠定作曲家地位的音乐作品,从构思到首演前后经历了近七年多的时间。作品长达80分钟,而且用了超大的乐队编制。除了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都增加了数量,其中圆号,小号,有10把之多。打击乐声部也非常丰富,加上女高音独唱,女中音独唱和混声合唱,演绎难度极高,整部作品充满丰富的表现力和深刻的内涵,非常值得一听。

    《第二交响曲》,是一部描写死亡的作品。但其中并非只是悲惨世界。虽然有阴沉的基调,有些段落甚至是恐怖的阴郁。作者在乐段铺陈中不断让我们听到各种思考,对于生死意义的探究。“复活”是人们对死亡畏惧后的向往。虽然生者无从看见,但在心中一定充满渴望。

    《第二交响曲》共有五个乐章。不同于传统的交响曲,第四乐章加入女中音独唱歌曲《原光》。声乐作品的加入让这部交响曲更加意味深长。

    第一乐章在《葬礼进行曲》里拉开序幕,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整齐划一的节奏,如同送葬的脚步,庄严而沉重。走完一生的人,活着的时候究竟经历了什么?当生命终结的时候,回顾过往,是否有意义?

    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第二乐章慢板。马勒用了奥地利民间舞曲连德勒的形式,为我们刻画出一副美丽的田园风光。也许是对逝者青春年少时的回忆,美丽,温暖,与先前的音乐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乐章的谐谑曲中,我们听到了挣扎,怀疑,和自我否定,在无休止的音符推动中,人生的匆忙,无奈,与命运的抗争,都那么凌乱而毫无头绪。迷失在世间的人们,如同上帝的羔羊,不知何去何从,惊恐的呐喊,绝望的呼召……

    当女中音用委婉深情唱出“我来自上帝,也要归于上帝,亲爱的上帝会赐予我微光,将我引至幸福的永生!”从无法摆脱的困境里,寻求到上帝。阴森,沉寂过后,我们听到了夜莺的歌唱。尘世的生活终将过去。每一个到天堂里的人将遇到新的光明。

    在末乐章里。我们听到了天籁般的合唱。“复活”“永生”这些字眼,让人充满了希望。“乘着在对爱的热烈追求中,所以赢得的双翼,我将翱翔,飞向肉眼未曾见过的光!”让人联想到《贝多芬第九》里的“欢乐颂”,都是给人们无尽的希望。不同的是,马勒写得更加平静,更加宿命。仿佛最后回到主的怀抱,是我们必然的命运。

    “死亡”可能是艺术家讨论的最多的主题。无论用哪种形式呈现,都不可避免得带着恐惧和悲伤。对于有宗教信仰的艺术家来说“复活”让“死亡”多了宁静和喜乐的成分,让我们在面对人生终点的时候,多了一份坦然和从容。马勒音乐里的哲学思想,会在每一次听到后都让人深深回味,的确“音乐中最好的东西,不在于音符本身。”

    欧罗巴的迷雾(三)马勒的复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Starrynigh_7579:七月中旬要去上海接Sophie,有没有什么好音乐会
        花间星事:@Starrynigh_7579 看能不能赶上夏季音乐节
      • 酸朗姆:学习了
      • 85f61c2cce8b:马勒的复活和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旋律很接近,你有这个感觉吗?
        花间星事:@北京的记忆 的确用了很多他的音乐动机发展的☺

      本文标题:欧罗巴的迷雾(三)马勒的复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tk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