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旸瑫」风雨总是那么灿烂吗?

作者: 旸瑫 | 来源:发表于2019-02-17 00:00 被阅读12次

风雨是什么颜色?

风雨有什么情感?

读完迟子建的散文《风雨总是那么的灿烂》之后,我掩卷而问。

然后,我再深入去自问,在迟子建的这篇文章里“风雨总是那么的灿烂”?

我的回答是:

「旸瑫」风雨总是那么灿烂吗?

风雨本身无所谓灿烂与否,灿烂的是人的心。

其实问题本身已没有多少意义了,因为不同的人,即使面对相同的风雨也会有不同的情感,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吧,当然这句名诗说的是物理层次的,今天想聊的是情感层次的。

通过读文章,仅仅了解故事,熟悉内容,对一般阅读消遣者而言,显然已经足够了,而对想通过写作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并且获得优秀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的人而言,恐怕还远远不够。

所以,今天的读书心得,我想结合这篇文章谈点儿对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的认识。那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景交融”。

再次声明,旸瑫非文学专业毕业,也没有专门从事过文学创作的理论或系统学习,我写的这些认识和理解,都是我“草根化”的,“泥土化”的,“原生态”性质的经历和感受,切勿用文学理论的知识和体系去评价或者生套,那样,我可是吃罪不起啦。

比如“情景交融”,这个提法,我不知道专业的文学理论上如何去称号或定义或有其它的专业的名词,但我想肯定是有的,至少这个方面肯定会提及的。

结合这篇文章,我谈点儿粗浅的理解。

迟子建陪母亲回娘家看姥姥,可母亲不肯坐汽车,执意要乘火车。为什么呢?因为,她憎恨汽车和公路,是因为迟子建的爱人因车祸丧生。

在这里,汽车和公路都是“景”,而“憎恨”便是情,因为“景”而“情”。

在路上,“阴郁的天气让母亲情绪低沉”,这也是景对情的影响。

「旸瑫」风雨总是那么灿烂吗?

第二天,去观音山的途中,“天色也明朗了,接近观音山时,乌云迅疾地退去,等我们下去的时候,一场夺目的晴朗在天庭爆发了…….太阳激情四射地喷薄而出….我们喜悦地走向观音……”

这段里的景色处处显示的是一种雨过天晴后的爽朗,也催生了人的喜悦的情感,而作者把这两者非常巧妙自如地融合在一起,边写景,写边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这样相互交融,浑然一体,读来丝丝如扣,沁入心底。

回程中,老天似乎又给了一个的晴朗的瞬间,这一瞬间的“景”,恰好爆发了迟子建的情感火石,点燃了她思想的火光,也闪亮了文章的主题“因为领略了最壮丽的风云,眼前的风雨,突然间变得灿烂起来。其实,风雨也是上苍赐予我们的甘霖,它可以升华苦难、化解悲伤,教人以慈悲心对待尘世的荣辱。”

“人生哪有一路的晴朗?波折起伏,最能修习心性;动荡颠簸,才会大彻大悟。”

读到文章的末尾,我又开始涂鸦了两段。

「旸瑫」风雨总是那么灿烂吗?

这里从物,景到人,到情,到人生。是我们写文者经常会采用的一种方法,即使是迟子建这样的大家亦是如此。

风雨灿烂对人的影响和感化。人、物、景、情通常是相融合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去读书和写作,在文字中体悟情感,感知情感,品华人生。

此文中类似的字句还非常之多。另外,如果看过迟子建散文集《云烟过客》和《光明于低头的一瞬》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种“情景交融”在她的散文里可以是说是随处可见,非常普遍,非常广泛,非常深入,已经到了一种信手拈来,且拈得恰到好处,精当无疑,绝无生搬硬套,弄巧成拙之嫌,这就是她写作手法的娴熟,对情对景的洞察和熟练的把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仔细品读一下,有什么心得体会,旸瑫愿意与您分享一二。

说到“情景交融”,很多写作者可能会说,我平时写作也有应用啊?我写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写乌云密布;我写心情很爽的时候,也会写晴空万里……

不错,我们有时候也在学着或尝试着去使用,但我们往往忽视了三点:

一是自觉性。何谓自觉性呢?当然是一种下意识的,自发的行为,在写作中则表现为一种本能的反应。

我们可以仔细想想,我们在以往的写作中,是否存在为了表达某种情感,而特意去描写某个景色或某个场景呢?或者我们写了某个场景或某个景色,而特意要借此来抒发了下自己的情感呢?

如果有,那显然是一种非自觉性,而是一种为了表达而表达,那所要突出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是准确性。何谓准确性?在写作中,自然是指表达的情感到位,符合文章主题。我们在“情景交融”时,对景和情的把握上是不是做到了精确和匹配呢?你要表达伤心的情绪,我们的景致描写是不是能反映,突出或强化这个情感呢?

这里面,一是要有较强的观察力,要对你所写的景和物要有自己的深入地观察,才能清晰精准表达。二是要体悟力,在用心用情去体悟景,物,不能停留表面或者一般性的感受。因为表面的感知,大家都能达到,与常人写一样的,就无可圈可点之处,无出彩之处;表面的感知,也容易肤浅化,也不利于强化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是交融性。何谓交融?当然是融合在一起,而不是两张皮。而这恰好是我们写作中常见的问题。

比如,经常会有写作者,先写几句景,然后再特意来写几句情或者先写几句情感,然后再写一两句景或物来烘托。

当然,通过读这些文字,读者也是能感受到你的景,你的情,你的交融,但这种交融性不强,让人觉得是两张皮,是脱节的,就像两节骨头,没有结缔组织无法有效连接。

这三个问题,我觉得写作者都非常容易忽视或者做得不到位,这其中第三点又是最难的,最需要不断学习和磨练的。

以上一点儿初步个人认识,不到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也欢迎互动交流哦。

欢迎加旸瑫的微信69421456交流。期待中……


备注:

"与旸瑫同读一本书"活动的第2本书《光明于低头的一瞬》(5):风雨总是那么灿烂吗?

阅读时间:2019年2月16日

阅读页数:24-29页《谁能让我带走星空》


旸瑫私塾:“一对一”读书写作

注:本文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分享朋友圈,微博等.我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文中用图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

成为简书会员☞有钻☞有贝☞更有趣!

点击专属链接购买,将比官方直接购买获赠更多福利:月会员3个简书贝、季会员9个简书贝、年会员35个简书贝、尊享会员500个简书贝。

旸瑫,一个烹文取暖,煮字疗饥的生活家.更多交流加微信69421456.

相关文章

  • 「旸瑫」风雨总是那么灿烂吗?

    风雨是什么颜色? 风雨有什么情感? 读完迟子建的散文《风雨总是那么的灿烂》之后,我掩卷而问。 然后,我再深入去自问...

  • 扔向天堂还是地狱?--读旸瑫的小说《仍向何方》

    1 在2018年的大寒时节,旸瑫加入简书写作。旸瑫的文字像一股清流注入简书这个大平台,透过文字可以看出旸瑫是个热爱...

  • 诗人他自己也不知道......

    「旸瑫」诗人他自己也不知道...... 诗人他自己也不知道...... 作者:旸瑫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

  • 荠菜饺子飘香时

    「旸瑫」荠菜饺子飘香时 作者:旸瑫 立春已过,又是一年春来到。 长江流域的故乡早已开始酝酿着花的季节,就连最不起眼...

  • 不知道叫啥题目,记一篇文章所想

    这篇文章,写的啥啊,感觉就是四不像啊,好像,凉了...... 这篇文章是旸瑫老师昨晚上推给我的一篇文→「旸瑫」谁能...

  • 感谢旸瑫老师赠书

    旸瑫老师赠书,今天收到,内心非常激动!衷心感谢旸瑫老师的厚爱,感谢简书给我们搭建了这个自由自在,丰富多彩的交流平台...

  • 读《扔向何方》,叹命运无常

    ——读旸瑫老师的《扔向何方》有感 驱使我点开旸瑫老师的《扔向何方》这篇文章的动机是那个充满力量的“扔”字,一个“扔...

  • 幸福也是比较出来的

    「旸瑫」幸福也是比较出来的 作者:旸瑫 我们家的家务活基本上是老婆分担的,不过,饭菜我倒是经常做。 一个周末的中午...

  • 说说活动

    上次旸瑫发起日更挑战时,我没有准备参与。主要是日更自己每天在做着,感觉没参与的必要。 刚刚读到旸瑫的文章,被她的白...

  • 旸瑫私塾“一对一”读书写作私教,愿与君并肩同行!

    今日,我已报名参加旸瑫老师举办的“一对一”读书写作私教课程。正如旸瑫老师所言:“读书写作是件享受的事儿,也是件人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旸瑫」风雨总是那么灿烂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gi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