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货郎

作者: 汉水烟柳 | 来源:发表于2017-03-25 23:47 被阅读0次

有人说,上了岁数爱忆旧,这话不假。这不,昨晚,听了小外孙女放的拨浪鼓的儿歌,一下子将我思绪拉向童年的老家,似乎又和小朋伙一起围在卖货郎身边。

小时候,在老家农村,经常看到卖货郎的身影。他们戴顶草帽,搭条毛巾,挑着货担,进村后,举起手里的拔浪鼓摇动起来。小孩们一听到拨浪鼓叮咚、叮咚地清脆响声,丢下所有的游戏,一窝蜂似的围在卖货郎周围,跟前跑后。

卖货郎的两个担筐,装的小百货、小玩具和糖果,是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对小孩们来说是个极有吸引力的百宝箱。小孩们迫不及待地跑回家,从墙缝里、门逢里掏出奶奶或母亲梳头梳下来的发卷,找来破鞋头、烂铁,拿来找卖货郎换一块或几个糖果,含在小嘴巴里含出糖丝,让没有糖吃的小孩眼巴巴望着,只咽口水。有的用平时自己舍不得花的压岁钱,买下喜爱的玩具。还有小孩从家里偷来鸡蛋换喜爱的小玩艺。有一个小孩换了个小朋伙们都眼热的玩具,都想拿着玩下,他却舍不得,生怕别人玩坏,连摸都不让,只能让小朋友们上下左右瞧瞧。

记得有一种泥捏的大公鸡玩具,尾巴插着红绿色油光闪亮的公鸡毛,用画笔点上黑亮眼睛,肚下有两根小圆棍鸡腿,活灵活现,形象逼真。对着张开的鸡嘴巴处吹,还能发出呜呜的响声。还有一种用硬纸做的彩画风车,拿着风车细棍,用嘴能吹转动。举着跑,风吹得风车呼啦啦响,顺着风转动起来。

年轻俊俏姑娘们,看见卖货郎来了,二三个说说笑笑一起,围着货郎担前,细心地挑选着花花绿绿的绣花线,绣花针,发夹,镜子,胭脂,香皂,手绢。身影忙碌的妇女们、头发花白的老奶奶们,知道卖货郎来,连忙放下手中活计赶来,挑选着剪子,大针,顶针,扣子,缝衣纳鞋底的白线,木梳篦子,肥皂,樟脑等。

这个时候,没吃到糖的,或是没有买到喜爱玩具的小孩,见到妈妈来买小日用品,哼哼叽叽央求着妈妈要买,妈妈又没有多的钱,就又哭又闹,最后哭哭啼啼被妈妈拽回了家情景,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历历在目.....

随着时代变迁,过去流动销售小百货方式,已被乡村小卖部、小超市所代替。“卖货郎”这一职业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但对于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我们,那些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梦想的卖货郎,那些纯真而又美好的画面,那段刻录着我们印记的岁月,会永远留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

2017.3.24

相关文章

  • 《吓跑的货郎》

    小的时候,我们村经常有卖货郎,大多都是卖水果的。有一天一个卖甘蔗货郎 来我们村。我们村有几个中年妇女。拿小货郎开玩...

  • “卖零货”的货郎

    “有鹅毛、鸭毛、鸡胗皮拿来换?” “有牙膏皮拿来换?” 这是以前乡村“卖零货”的特有的吆喝声。 去年腊月在老家门口...

  • 乡村货郎

    说到童年,就不得不提那些推着独轮车,走街串巷挣顾生计的货郎们——赊小鸡的来福、卖雪糕的大刚、收鸡蛋的健民、杂货货郎...

  • 说说豆腐

    说到豆腐,就想起来,小时候在农村,货郎走街串巷的吆喝“卖豆腐咯,卖豆腐咯”,这个时候,母亲就会从家里拿出一些...

  • 敲拨浪鼓的

    清朝陈恒庆曾在《谏书稀庵笔记·奇案数则》中有:“乃有林儿之族兄,以卖针线零布为生,俗名货郎,摇鼓走卖”的记...

  • 诗歌《奢侈品》瀛洲居士

    奢侈品 文/瀛洲居士 老太提篮卖油条 我跟着香味儿跑 货郎挑担卖糖果 我围着铜锣转 那奢侈的美味儿 萦绕心间数十年...

  • 「白话聊斋」7 种梨•乞丐道士

    上一章白话聊斋•山魈|夜里风声 《白话聊斋》目录 原文:蒲松龄 翻译:池风晓 有一个乡下的货郎在集市上卖梨...

  • 货郎

    记忆中的货郎, 从一个村庄流浪到下一个村庄。 他一肩担着太阳,一肩担着月亮, 将山间的幽径唱响,摇响。 他手中的波...

  • 货郎

    小时候一听到巷口有拨浪鼓的声音,就会忙不可待的奔出来,这于儿时的我实在是一种奇妙的音乐。 这是货郎来了。奶奶会让我...

  • 《货郎》

    《货郎》 秋木 你在何方? 翻过那片山丘 你为孤独插上了翅膀 空荡荡的山谷 只有秋叶在寒风中饱经沧桑 你说生命是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卖货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kh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