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流行以量取胜的方法论(例如一万小时论),《刻意练习》讲的是以质取胜的练习方法。
结合富兰克林的例子,能把“刻意练习”的要点说得更明白些:
1.制定目标(例如富兰克林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2.找到导师(智慧的富兰克林以《观察者》杂志的大手们为师)
3.勤加练习(看完大手的文章重写,还改写成诗、散文)
4.反馈改进(告别“天真练习”的关键)
5.设立标准(作品受人喜爱)
说到我刻意练习的故事,远的追溯到高三练字,中段的是学发音,近的就是打磨语文教学基本功。
说起高三练字。高三前,我的字一直是很难看的,歪歪扭扭。后来为了不让难看的字拖高考作文后腿,我才开始练字。首先,我挑选的是李放鸣的楷体字帖。好的字帖就是好老师。它从点横竖等笔画开始,教会我写“点”先轻后重,写“横”左抑右扬,略与水平线呈一定角度,但整体保持平衡。诸如此类的讲析使读贴自学成为可能。然后,我就拿出400格稿纸开练。同一个字写一两行,逐个写,写完和字帖上的比,又前后比,不断反馈改进。一周起码写一次,写得就越来越好了。高三短短几个月的刻意练习,让我受益终身。
再说读研时钻研语音。我学的是少数民族语言方向,导师的语音功底是棒棒的。我们几个同门就跟着导师练基本功。前a中a后a地练,轻音p浊音b地练。白天在老师跟前学了,晚上学生几个围着相互对练,听音辨音记音。后来我们跟着老师到广西调查壮语,就是这样拿起纸笔,把几百字,几千词,几十句,十几长篇的语音形式和意思记录下来,作为毕业论文的一手资料的。
再说工作后打磨基本功的过程,相信这是所有同行共同的经历。我只讲一个小点:除了在学校听课,向指导老师学,网络上有很大量的资源可供我们学习模仿。我们应该善用网络。
说到接下来准备刻意练习的方面。工作上,肯定还是要在语文课堂上下功夫。个人发展上,我想在写作上有所提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