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下平十一尤韵第三段学习笔记。
鱼对鸟,鹡对鸠,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虎类狗,蚁如牛,列辟对诸侯。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鱼和鸟都是动物对应,鹡是鹡鸰,鸠,古代称为鸠的鸟类有几个不同品种,祝鸠、斑鸠、雎鸠等,说文解字上说,鸠,鹘鸠也。反正都是鸟类对仗。翠馆、红楼在古代也有不同含义,大都指女子住处或青楼等,我们从字面看就极工整,翠和红颜色对应,馆和楼建筑物对应。
七贤,我们很容易想到竹林七贤,魏晋时期的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人合称竹林七贤。三友,容易让人联想到岁寒三友,松、竹、梅,只是人物和植物对仗就不工整了,只有从借对角度解读了。爱日在古文中含义比较复杂,一时不知道怎么解释,那我们先看下联悲秋,自古以来悲秋是诗文中的一个重要题材,肇始于战国时期的宋玉,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悲秋就是悲伤于秋天的草木凋零,生命消逝。从对仗需求从发,我觉得爱日在这里应该解读为感恩冬日暖阳带来的温暖。《左传·文公七年》“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后人用爱日表示冬天的暖阳,宋·司马光《和秉国芙蓉》“清晓霜华漫自浓,独凭爱日养残红。”
虎类狗,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据史书记载,马援听说自己的侄子喜欢议论他人,远征交趾的马援也写信回家教导子侄,《戒兄子严敦书》中马援用当时的两个名人做对比,龙伯高敦厚谨慎,谦逊内敛,廉洁节约。而杜季良豪侠仗义,朋友遍天下。这两个人马援都很欣赏,可是他却希望他的侄子学习龙伯高,而不要学习杜季良。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一个谨慎之人,“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要是学习杜季良失败,那就会成为一个无法无天的轻狂之徒,“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蚁如牛,这个故事源自《世说新语·纰漏》殷仲堪的父亲殷师得了心悸病,听到床下蚂蚁的动静,以为是牛在争斗。列辟,是诸侯公卿的意思,和诸侯是同义正对。
陈唱临春乐,陈后主陈叔宝是著名的亡国昏君,面对隋朝的大军威胁,依然荒废朝政,耽于酒色,醉心音乐,整天和大臣后妃歌舞娱乐,其中著名的亡国之音如《玉树后庭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隋炀帝也是榜上有名的昏君,大兴土木建造豪华园林,假山池苑,殚精竭虑地设计各种新奇的玩法,在月夜下和几千宫女一起骑马在园林中游玩,让人创作了《清夜游曲》在马上演奏。
空中事业麒麟阁,进入麒麟阁这样的功业,也不过象空中楼阁一样虚幻。麒麟阁是汉武帝时期建造的,汉景帝时期画了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画像挂在麒麟阁,可惜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当年再大的功绩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不过是朵小小的浪花吧!地下文章鹦鹉洲,人虽然死了,安息于地下,象鹦鹉赋这样的著名文章依然留传千古。传说东汉黄祖的儿子黄射和祢衡关系很好,有一次黄射大宴宾客,有客人献上了一只鹦鹉。黄射请祢衡作赋,祢衡就挥笔创作了《鹦鹉赋》,因为《鹦鹉赋》写得好,创作《鹦鹉赋》的地方被称为鹦鹉洲。从这一联对比明显看出,古文文人重视文名超过事功。其实从《左传》提到的三不朽就可以看出,第一是立德,第二是立言,第三才是立功。从李白《江上吟》“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诗句也明显可以看出这一点。
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在空旷的平原野外,打猎的人骑着马,速度象箭一样轻快。这一联有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的韵味。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斜风细雨的天气中,牧童骑在牛背上象坐在船上一样平稳。唐·张志和《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宋·陆游《牧牛儿》“溪深不须忧,吴牛能自浮。童儿踏牛背,安稳如乘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