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儿时,年味是从置办年货开始的。置办年货是忙碌了一年的乡下人重要的事情。腊月二十过后,街上开始“飘”起了年味。除了街上有固定的年货场地市场外,还有大量推车挑担背包袱的年货担儿们走到乡下送货上门,满足人们对年货的需求。街上繁忙的嘈杂声和年货担儿们的吆喝声,是儿时记忆中“年味儿”的组成部分。
年货的主要来源便是赶年集。赶年集是让我非常期待的一件事。母亲总是一手紧紧拉着我,一手拿着菜篮。因为赶集的人比较多,她怕我走丢。“集”在大街上,两边全是平房,那是对着街面开的几个门面商店;路两边则是卖各种年货和瓜果蔬菜的一个个地摊。赶集的人很多,密密麻麻走在街道中间,摩肩接踵。猪行、牛行、羊行、粮行在街头桥西边自成一体,羊咩牛哞狗吠声声声起伏,卖牲畜卖粮的人们脸上也都洋溢着过年的喜庆。
饭桌上,母亲总是变戏法似地拿出一个精美的塑料大圆盘子。里面装着瓜子、花生、奶糖等“小零嘴”,那都是母亲在年集上买来的,用来招待来家拜年的人们。
而有些精贵的年货,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过年前,乡供销社都会投放一批储备的黄花鱼和带鱼供应市场。这些当时都是稀罕物,即便排了队也未必能买到,但人们的脸上始终是喜气洋洋的,买不到也不沮丧,似乎只要有队排就已经很知足了。毕竟,那年月排队本身也是年味的一部分。
母亲准备的年货中重头的是做膘鸡。关于膘鸡的历史传说,我以前文章写过,这里不再赘述,只写膘鸡的做法。首先要备料:猪肉必须精选厚厚的肥膘、猪后腿分别剁成肉糊;山药要选长长的,削去皮,捣成糨糊;散养鸡蛋,蛋清和蛋黄分开;精盐、山芋粉、千张(也叫百叶)、葱姜汁、青蒜末、味精等。操作也比较复杂:先把山芋粉用盐、葱、姜、味精等作料搅拌均匀,然后摊在百叶上,厚约一寸,再用肥、瘦猪肉糊与山芋糊、鸡蛋清、葱白等搅拌均匀后摊在其上,厚约半寸。然后将其放入锅上蒸笼。蒸熟后,上层洁白如玉,下层红如玛瑙,晶莹剔透,香味扑鼻,即为膘鸡。过年时端上桌,香味扑鼻,色彩诱人,肥而不腻,香而不厌,爽口可人。
母亲操持着家里的各种年货,也不忘给我们整饬一身过年的“新”衣服。母亲绝不会让我们破衣脏裤过年,总是把旧衣服洗干净,耸起肩闻一闻,“新”衣服有太阳和干净的味儿,就算是给我们欢欢喜喜过新年了。
女孩帮母亲揉面,男孩帮着贴春联。贴春联得用井水、面粉在热锅里搅成糨子,用刷把掬一坨放在门上、桌腿上摊平贴上春联,所有窗楣上倒贴福字,就连猪圈门上也不忘贴一个“六畜兴旺”小春联!儿时的春联都是手写的,有一股淡淡的墨香味儿。
儿时没有手机和微信,拜年得在大年初一走家串户去磕头,那是人情的味儿;也没有红包,从箩筐里抓一大把瓜子花生就是那些磕头孩子的最好奖赏,如果还有一粒水果糖,那真是太幸运了。
儿时的过年像一个故事,虽然并不遥远。地球似乎很大,十八岁才到过县城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去趟县城就是出一次远门了。因为寒冷且饥饿,对年充满着温饱和丰收的希望,过年是仪式感的庄重味儿。
如今过年,人们再也不用为置办年货而伤脑筋,供销社排着长队抢购年货的景象也成了甜蜜的回忆。超市里的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网上下单更是方便快捷,要啥有啥,却唯独缺少了一份儿时年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