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不可避免地与其他人发生各种样的联系,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都离不开与别人沟通。
沟通是人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与外界发生信息交流必不可少和手段,同时沟通能力的好与坏,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在社会这个环境的相处是否友好,从而部分决定生命的质量。
01
沟通的本质和目标是达成共识。
人有千面,面面峥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利益诉求、精神诉求、情感诉求。现实中当不同的人发生沟通时,因彼此各方面的差异产生摩擦和分歧在所难免,这使得沟通的效果却往往事与愿违。沟通各方通常都主要关注自己的目标,而对他人的诉求重视不够。这样沟通不仅很难达成共识,还经常形成对立,甚至由于情绪化把对话演变为对抗,变成战争。这样的沟通,不论参与方有多高的威望,多高的权势,多高的音量,其实也无法达成共识。
造成沟通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进行所谓的沟通时,各方没有一个好的沟通逻辑与操作模式。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让沟通避免陷入争执,更加有效,更有利于达成共识呢?
02
最近读到的拉波波特法则(Rapoport's rule)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操作上有四步:
第一步:清楚、生动、不偏不倚地复述对方的想法,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对方听了你的复述以后,会在心里说,“谢谢,我刚才要是能像你这么表达就好了”。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误会对方,另一方面可以展现你对对方诉求的重视和同理心。
第二步:把对方观点当中你同意的部分列成一个清单——第一,我同意你什么;第二,我同意你什么;第三……尽可能让这个清单,既要清楚,量又要足够多,要让对方觉得你是他的另一个自我。这样一方面进一步使对方感受到尊重让其觉得并非一无是处,另一方面可以化解对立情绪甚至拉近双方的情感。
第三步:强调“对方的观点如何增进了我对问题的认识”,也就是说你从对方的观点里学到了什么东西——这是在表达你的认知增量。做到这一点,不是礼貌就可以达成的,你必须要对对方的观点有深切认识,必须要在听完对方观点以后,实质性修正你的某些看法,让对方实实在在感受到你从他的观点当中学到了什么。这不仅仅是谦逊,而且需要一种开放空杯的心态,放下成见平视对方,虚心吸取有益的营养。这样不仅仅进一步拉近双方距离,同时也可以让自己心态更开放,更利于接受新的解决方案。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可以把你最不同意的那个观点进行完全剥离和孤立。
第四步:阐述你不同意的地方,让对方感觉“你就是他”,是一个正在处于反省状态的他——你的这种行为不知不觉把对方带入到一种反省,或者一种“自我对话”的状态。“红花也要绿叶扶”,你所不同意的观点,在你们相同的众多观点映衬下,就会显得特别突出,对方就会进入到一种自我修正的状态,这时就很容易达成共识了——这个共识就是一种认知增量。
03
这是一种建设性的沟通方式,先说YES,再说AND,是AND而非BUT。YES代表接触,是一个拉近关系的机会,让别人接纳你。AND代表叠加,提出自己想法,也需要有自己的观点,而且与对方共同叠加。
这个法则表面是上一种操作模式,其实背后则暗含的是一种开放包容的精神、建设性心态。YES是包容尊重,AND是建设性。
当然,如果仅仅将此方法作为一种“术”,而不是在“道”上真正使自己更加开放包容,那么即使运用得很娴熟,也很容易使人感受到你的假而缺乏应有的真诚,未必也会有好的结果。
在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中,也一样适用。
参考:
重新认识输出的重要
不要抱有一帆风顺的预期
诉诸利益而非道理
不能看不到表象背后的真问题
把生命中已经拥有的客户照顾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