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作者: 托克托122任晓琴 | 来源:发表于2019-02-07 21:25 被阅读19次

    《致青年教师》吴非老师在这一小节写到:许多良好的习惯来自少年时代。

小事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书中提到吴非老师的一个学生,别人打草稿都是顺手在空白处演算,而他在草稿纸上却是按顺序编题号,这样做的好处是无论是考试还是做作业,在最后检验时,他不用在一张草稿纸上翻来覆去的找空白,根据题号,他很快就能找到先前的演算过程,这样大概可以省下两三分钟的时间。“而这个习惯,可能会跟着他一辈子,这样,他的一生中就会有好多个两三分钟,而且很可能会有几个是很关键的两三分钟”。类似的小事,也许就会顺其自然地伴随一个人成为他一辈子的习惯。

小事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书中说到“劳动的良好习惯”,学校的劳动越来越少了,学生不劳动,教师不劳动,而是雇佣上了年纪的大爷阿姨来做学校的清洁,对此,我也有同感。在我的记忆里,小学时做值日生印象最为深刻。小时候的学校班里的炉子都是同学们提早去轮着烧。生炉子也需要技巧,当时还为自己不会生炉子着急,回家请教父母,在学校寻问同学老师。那时候条件艰苦,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打扫卫生也是分工明确,几个同学按座位分头扫地,两三个同学为了压灰尘跟在后面洒水,擦完黑板还要用湿布子洗黑板……每个班级的孩子们都在埋头苦干,值日井然有序,好似一个集市,很是热闹。中学和大学相比小学来说,学生的劳动景象就不是这么“繁盛”了,顺手的卫生自然孩子们也不会去收拾。这时候的值日劳动即使分工明确,但也总有几个同学偷懒。到了大学有时都找不到当天的值日生,有时生活委员没办法就自己干了。

小事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大学宿舍卫生虽然定期检查,但都是提前通知,到时收拾,平日里不检查就看不到室友们劳动了,能拖就拖。宿舍走廊是雇佣校外人去打扫,对此,同学们更加造次了,不是自己在劳动,逐渐的对待他人的劳动成果就更加不在乎。公共环境卫生也不是那么爱惜了。像书中吴非老师提到“顺便擦洗手的水池,路过的学生却投来怪异的目光”,吴非老师把这称为他们眼中的“劳动秀”,甚至吴非老师也会被他人的目光感染,自己都会认为自己顺手为之的劳动是在“作秀”,从而觉得有点害羞,甚至是在给自己惹麻烦。劳动的习惯在这里基本没有什么概念,更别说细小卫生举手之劳。吴非老师指出“必要的日常卫生习惯为什么没有成为教育的内容”,如果学校社会形成务实的作风,着重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那我们的学生会是多么的出彩。

相关文章

  • 小事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致青年教师》吴非老师在这一小节写到:许多良好的习惯来自少年时代。 书中提到吴非老师的一个学生,别人打...

  • 星耀小学二年四班王皓哲亲子共读第八十六天,读书时长二十分钟

    好习惯成自然

  • 从小事做起,习惯成自然

    小宝宝来我屋里吃桔子的时候,随手把桔子皮扔到地上,我拿了一张纸放在身边,告诉他不要把桔子皮扔到地上,要放在纸上,他...

  • 艺卐大作&大家

    《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后,两条胳臂...

  • 2018-09-22

    不要让习惯成自然,成为理所当然。

  • 习惯成自然

    “来时身不由己,走时顺其自然”!——最近被这一句话给点醒,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个伟大的命题“活着的意义?” ,想...

  • 习惯成自然

    今天对我最受益的一句话就是每当头脑与心灵在做斗争时,请用我们的行动逻辑去取代思考逻辑。去做吧 Just do it !

  • 习惯成自然

    我为什么要刷牙?为什么要洗脸?为什么要穿衣?为什么要穿鞋? 皆因为习惯,习惯成自然...

  • 习惯成自然

    今天学校说快考试了,星期六加班一天。我当时就想那星期六晚上的cctalk又听不成了,后来忽然想起来,星期三都毕业了...

  • 习惯成自然

    大概是前年夏天,和喜欢文字的朋友晓梦相约,每人每天在手机或者电脑上写一段话,看看谁能坚持得久。她选择了微信朋友圈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事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ig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