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第3期28天写作成长营,第11篇1277字,累计19141字。
看了《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数学》,我写了一则读后感《难道我们一直在教着假数学 》。没想到今天浏览书籍的时候,居然看到了一本类似书名的书——《你学的数学可能是假的》(作者:[德]霍格尔·丹贝克)
看到书名有莫名的熟悉感,我的嘴角微微上扬。作者是德国人,德国人的严谨性一般比较高。他会怎么论述呢?
好吧,这本书的封面信息,的确把我把目光抓住了。不知道内容会是什么样的?会让我失望吗?
看到这么有趣的封面,真是忍不住想翻开看一看作者究竟有什么发现?居然跟我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翻开一读,还真没让我失望。
传书的前言我了解到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前三章)的主题是“有多少数学藏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大自然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很多数学——数量远远超出你的想象!还有,为什么数学计算对大脑是一项要求很高但也被高估了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四章)要讨论的是,尽管我们有这么好的先天条件,为什么仍会出现“数学恐惧症”。
第三部分(后五章),作者会带你踏上一段美妙的数学之旅,这些在学校里可不一定教。哪些技巧能解答看似无解的问题?
据说,作者还发现了一个天大的误解,用医学术语说,这种可悲的误解已变成一种“慢性病”。因为本书里所讲的“数学”,跟很多人理解的“数学学科”真的没太大关系。
看这些简介的内容,我就很感兴趣。
"学数学就像踢足球,像听音乐,像下棋:有明确的规则,你可以完全按照规则行事,但如果你真想从中获得乐趣,那就尽情挥洒创意吧!"——这句话更是聊起了我浓厚的阅读欲。
今天晚上我重点阅读了第1章"我们天生的数量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皮亚杰的错误
婴儿不仅会哭,还会计算
大于“5”的困难
用估数代替数数
恼人的数字对
天生的对数
数学就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到成人,小到婴儿,都对数学有所感。
面对大于5的数量时,我们有了数数的困难症,所以我们表示5的符号与4的符号有天然之别。这样我们就更容易区分,更容易一眼看出。
我们估数的时候,如果两组数的数量比较小,我们更容易估准。或者两组数相差的数量比较多,我们也估得比较准。如果两组数数量比较多,相差又比较小,那是最难估出来的。
对数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没学过对数的也会用到。
读了这一章,感受到数学其实离我们真的非常近,而且很多人都有数学天赋,不管是成人还是婴儿都具备。
在很多人谈数学色变时,数学却向亲密的伙伴就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一直觉得数学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它就在我们随手可得的地方。
而且我们天生对他有感知力,在我们还是婴幼儿时期,我们已经对数学有所感知,有所思维。
当然有学过数学跟没学过数学的人的数感是不一样的。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个实验,标注1~10。有学过数学的美国人他们的标注更为均匀,呈直线。而从没学过数学的蒙杜鲁库人,呈现出前松后紧的状态,呈对数曲线。所以作者得出一个结论:"对数性量表显然是与生俱来的,线性量表则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也就是说让人上学以后最害怕的对数,却是大家在还没上学之前就知道的。
我们有时可以利用这种天生的数量感来理解更为复杂的现象。
怎么越读越有一种万物归简的感觉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