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这一章,是师生之间的一场对话。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学说,我自己的能力不够啊。”孔子的回答是:“能力不足的人,走到半道再也走不动了。现在你是画地为限,不想再往前走了。”通过此章,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待学生的态度。
从冉求的话里,看出冉求对待学习,不从自己的主观上去剖析自己,却从客观上找原因,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为自己学习不够努力、未能提升自己找借口,言下之意,有自暴自弃的意思。老师孔子怎么说呢?他说,如果一个人真的是能力不足,如果挑重担一样,力量不够,自然会在半道上停下来,可你呢,你是画地为限,自己给自己设限,不愿努力,止步不前了。这怎么行呢?
学习,就是不断努力、辛勤付出的过程,即使是天才,那也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可见努力是学有所获的必然途径。冉求的话,照我的理解,他以为学能有成,那是天才的事,自己能力不足,并非天才,付出了恐怕最终没有收获,那自己何必再去努力呢?孔子看出了他的意图,便说,即使能力不足,只要付出努力,他也是行走在前进的路上,最终确因能力不足,走不动了也是在半道上走不动。可你冉求呢,根本就是在画地为牢,不肯努力,不愿前进一步,你都没有努力过,偏要借口自己能力不足,这分明是在偷懒,哪里是能力不足的问题呢?“莫问收获,但求耕耘”,学习就是如此。
想要学习,提升自己,关键在于立即行动起来,孜孜以求,坚持不懈。任何为自己开脱的借口,那都是不想学的表现,都不是理由。只有在学习,人生就在不断前进,不断提升,即使能力不够,但只要努力,哪怕是一点点收获,那都是在进步,在提高。“朝闻道,夕死可也”,就是对坚持学习的肯定态度,斩金截铁。可以说,任何借口,那都是自甘不前的表现。
后来的孟子,曾说过这样的情况,“挟太山以超北海”,是不能的问题;“为长者折枝而不为”,是不为的问题,冉求的情况,照此来分析,是冉求不为,而非不能,其主观上不愿努力,却归因于客观,这是冉求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不足的问题,朱熹也这样说:“力不足者,欲进而不能;画者,能进而不欲”,真正的力不足者,他一直都在努力,只是由于天资原因,难以前进;而画者,却是可以前进、进步,但是自己不想前进、进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冉求对待学习的态度问题。归根结底,孔子对冉求的批评,就是在批评他对待学习的态度。
这一章,也可以看作“求也退,故进之”的例证。“求也退”,冉求在学习上就是这样,不肯努力进步,因此,孔子才有这番话,这既是指批评他的学习态度问题,也是对冉求的鼓励,希望冉求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立即改正过来,行动起来,努力学习,不断追求自己人生的进步和提高完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