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四七月二十六号,早晨,我被一阵大雨吵醒,睁眼一看,身边空空如也。"老公,老公,"我喊了几声,没人答应,这个勤快的小老头,一定早早赚钱去了。
我起床洗漱,吃早餐。本来,这个暑假,我早上得陪女儿去跑步的,这是老师分配给家长的任务,说是提前训练,为中考做准备;但下雨,任务取消,于是我便慢悠悠地享用完早餐,再叫女儿起床。
我跟女儿说,听说台风要登陆,你爸爸还出去,等下我得叫他早点回家。我浏览了一下手机,手机很干净,没有什么新消息进来,心里揣摸着台风是在福建登陆,对我们这里可能影响不大。
下雨天,洗阳台最合适不过。我拿来二盆水,一盆清洗花盆,一盆擦洗栏杆,此时,微风拂面,中雨噼啪。估计是由于几天来的酷热难当,骤然下这雨令人觉得淋漓欢畅,看着下雨仍盛开的太阳花,我拍照片发给朋友;由于前段时间工作繁忙,少和同学联系,我把阳台擦了一半,停下来,煮着茶,和同学聊了一下近况。
和同学聊完天,准备再继续擦洗阳台时,发觉时间已近十一点,眼瞧女儿下午要去培训,再干下去来不及,便停下,做起午餐。窗外的雨一直在沙沙下着,不大也不小,我给老公发了语音,让他回来吃饭,心里盘算如果他回来了,吃完午饭可以送女儿去培训中心。他倒是回答:在回了。
午餐完毕,见不到老公回家,我还是乖乖带上雨衣,骑着小电驴,带着女儿出门。彼时,雨一直在下,不是很大,路上行人很多,该上班的上班,该做生意的做生意,一派正常景象。
送女儿去培训中心返家,继续擦拭玻璃窗户,干着阳台清洁的活儿。这时候,雨越下越大,阳台上面几十公分的吕板,根本挡不住雨水的斜泼,整个阳台湿漉漉,雨水随着阵风还撒进房间,无奈,我停了活儿。
空档之余,我打开手机,看看老公的回复,他回答说,在回来的路上塞车了。塞车就塞车呗,反正,赶得上傍晚六点接女儿下课也行。我便又坐下来泡茶喝,喝着喝着,就听见楼下吵杂得很,好像是塞车,人家在吵架,有喇叭声,有怪责声,有雨声,卷成一团。
收衣服,拖地板,煲汤,摘菜,忙完已是下午四点,雨还是一直在下,天空整个都是黑的,我又打开手机查看老公的微信对话框。没有新的消息。他可能在车里面睡着了吧,我想。我又坐下来喝茶,可是已经心不在焉,这雨已下了五六个钟头,还没有停的意思,我们这里住的地方,以前听说曾经积水过的,想到这,我来到阳台,趴着往下面看。果然,下面的街道已经开始积水,水深大约漫过脚掌。脏水从各条巷子涌出来,流速很快,往低洼处聚拢,渐渐地变成一个个小的池塘。
我所住的房子地处城市的西北面,新开发区,新工业区,地势低,排水系统未完善。我又联系了老公具体的塞车位置,他回复说,在离家四五公里的地方,在潮州大道西到北站二路的交叉路口。不出所料,,那里是出名的积水区,平时一场顷盆大雨都会积水,别说这下了一下午的雨。女儿在城市的西南方向培训,那个地方离表妹家不远,几百米的距离,只是听说她们出去外地旅游,不知道回来了没有。我找到表妹的微信对话框,问她有没有在家。我想如果她在家,我步行去接女儿,然后去她家避雨,再等老公晚上去接我们回家。表妹没有回复。我便又联系老公,老公说,等他的通知,如果说到五点半左右他还出不来,那么只能我自己在家出发去接女儿。
五点半左右?我在脑海打着问号,现在已经下午五点整,等你五点三十左右通知,我再出发已经来不及了。我先给老师发信息,说让老师把女儿留在教室,等我到了再让女儿下楼。然后我开始拿二包方便面,二罐饮料,拿上门锁匙,手机,准备等下带上女儿,做好去城市东南方另一房子过夜的打算。正在这时,我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说是城市东南我的房子所处地段大面积供电故障,待修复。
我又一次趴在阳台观察周边街道积水情况。雨一直在下,街道上许多人撑着伞在蹚水,大部分都是一楼铺面的店主或租户,身高一米六的人们,水深程度已差不多淹没膝关节。虽然是城市东南大面积停电,最坏就算今晚修不好,我这走半个城市,总有一家超市卖蜡烛吧,大不了我买些面包去吃烛光晚餐。
我再次联系老公,这次已经联系不上。管不了那么多了,我再三叮嘱他,如果确实不行,别在车里面呆,也别跟随别人的做法,自己弃车保命,毕竟他会游泳。随后我喝了几口猪骨薏米汤,便找来二个塑料袋,包好手机,并牢牢绑在裤带上面(我穿了一件超短牛仔裤),然后胯上背包,右手撑着雨伞,左手腕套着二串锁匙,临出门留了二盏电灯,怕老公半夜回家黑灯瞎火的,出意外。锁紧房门,开防盗门,此时,一楼车库积水有十多公分。我的左裤袋扎着装手机的袋子,右裤袋也把二串锁匙包起来系在裤带,这样万一摔跤东西还在,也不会进水。换了左手撑伞,右肩挎包,空出右手,以备有时可以摸着墙壁走。
当脚跨出防盗门的那一刻,会游泳的我,心还是颤抖了一下,水深漫过膝盖,直达大腿,超短牛仔裤被浸湿,水温寒凉,水流湍急,水色浑浊,脚底有塑料袋缠脚,水面时不时有木头,花盆漂过来,双脚要躲开,有那么一刻,我踢到石头,脚疼,拖鞋浮起来流远了,后面的人拾了还给我,交代我小心。
一开始我以为就我们周边这几条巷子进水,蹚过去就好了,事实证明,情况比我想像的要严重得多。我来到老公的停车场,水位也有半人高,等下他的车来了,新能源电动充不了电不说,淹坏了零件得不偿失。
雨还一直在下,许多的人们应该是和我一样不得不出来,都在深一步浅一步地艰难跋涉,往该去的目的地。这些到达到大腿根部,浑浊漂着垃圾的水,我并不是很害怕,我更担心的是触电,所以我尽量跟着人们往大马路走,不敢抄近路。来到陈桥涵附近,我看到潮枫路那边水比较浅,我就想从右边一条巷子插过去。尽管我做好了准备,但是水深程度淹到腰部,我还是倒吸了一口冷气,难怪没有人走过来。
经过这次教训,我再也不敢造次,尽量跟着人群走,就算绕得远,但安全系数大点。就这样,跟着人们沿着潮枫路上的人行道上走,虽说走在人行道上,但也必须小心翼翼,因为人行道也有缺口,高低不平,有的有栏杆,有的有锁链,那时马路上的水不知道有多深,人行道上的水都深及膝盖以上,马路上的每一辆车开过,都有层层浪花荡过来,很多来潮州旅游的外地游客常常发出惊呼声。好在一起涉水的人们虽然不相识,却互相提醒互相帮助,走在前面的人会说,这里有个坎,大家小心,或者说这里下坡了,水更深,后面的人就答应好的,谢谢。
沿着潮枫路一直走,经过二个路口水深程度不明,我不敢贸然前去冒险。来到新安街路口,这个路口是去往新桥路然后拐永护路的最后路口,如果过了这个路口,意味着我的目的地要绕一大圈,费时更长。远远望去,新安街仅剩的几辆轿车只露出车顶的天窗,车身已被淹没。
无奈之下,我只能舍近求远,一直取道潮枫路至永护路交界处,再老老实实从永护路尾涉水至永护路头,那是女儿培训中心所在,这样一来相当多走至少半小时的路程,这是平时没水走路的速度,如今的问题是马路上正逢下班高峰期,车多人多,到处都是似一片海,随着每辆车的驶过,圈圈海浪荡漾得行进的人摇摇摆摆。人行道上人流拥挤,许多人的摩托车死火失灵,推着走,而头顶上雨下如注。
我在人流中聚精会神地通行,浑身上下已经全部湿透。终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来到培训中心的楼下,女儿撑着雨伞,脸上写满委屈,她说她等很久了,给我打电话也不接,老师早就关门回去了。我话顾不上多说,左手撑伞,右手拽着她,蹚过永护路,穿过城新路,来到南较路,这边的马路也积水,但不深,大约在膝盖左右,人行道上的水也就淹到脚掌,而且水很清,灯火通明,脚下的情况一览无余,放心又安全。考虑到等下回家的那个区域没有电(在平时很快就修好,但目前情形不敢奢望),我带女儿去几个超市买蜡烛,可惜买不到,最后在一个五金店买了一个应急灯,并在离家一公里的饭馆用餐。坐在干净明亮的饭馆里,看着热气腾腾的牛肉面条,我解开二个袋子,拿出手机,照相,给老公报平安,这时,已是晚上八点多,他的车还塞在原地,动弹不得。我告诉他,如果能动,也别回城北的家,停车场已被淹没,最好找一个地势高一点的地方,将就睡一晚,他说旁边的饭馆有去免费给塞车的司机们派送面包和水。
用完餐,我和女儿凭着微弱的点点灯光(有的门店人家自己用发电机发电),往南较路春福街走去。南较路东面和春福街交接处比较低洼,大约有膝盖深的水,但人行道上没有积水,春福街因为地势高,也没有水,一直走到我们的巷子,到达小区楼下,都没有再蹚水(我们的小区旁边也在做雨污分流工程,才做一半,因天气原因停歇)。
回到城市东南我们另外的一个家,打开应急灯,还在抽屉里面找到许多年前遗留的蜡烛,洗刷完毕,母女二个人躺在床上,打开手机,才发现整个城市几乎陷入瘫痪,有的地方水深及胸,各方正在努力支援,很多地方停电停水无信号失联。
已是零晨一点钟,老公的车依然一动不动,也只能在车里面睡一宿了,我和女儿精疲力尽,跟老公道过晚安,准备就寝。
二零二四七月二十六号,无风有雨,有惊无险的一天,谨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8779517/3b0c2ce21396c7d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779517/2709f064a9f8a9f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779517/845d1250d1a0ffc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779517/5d80e3788199893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779517/4ffb178075c6c01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779517/66341eb5ab51e6d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779517/b5b5bc1873d0f42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