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让人充实,让人快乐,能给予我们想要的经济基础,保障我们基础的生活需求,提升我们想要的生活品质,实现我们目标的人生价值……
工作的意义太多太多,就和生活的意义一样,一如漫天的星星,璀璨而夺目。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对工作的认知都是狂热的,不是这个工作,就是那个工作。
不得不承认,工作着的时光过得格外地快,比幸福的时光过得还要快,因为大脑始终都是高强度地运转,理智脑控制着清醒的时光,情感脑很少有空胡思乱想,借此也挡掉了一些无谓的琐碎烦恼。
工作成为我的蜗牛壳,塑造了我看似坚硬的铠甲,保护了我情绪低谷的软肋。
就如同在另一篇文章中写过,最糟糕的时刻,都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强迫自己做的。
于是,在计划范围内,我超前实现了自己的种种目标,拨开了萦绕眼前的重重迷雾。
“只有吃别人不愿吃的苦,受别人不愿受的委屈,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才能享受到别人享受不到的快乐”,这是我大学参加全校生涯设计巡回演讲时说的一句座右铭。
那句话,让我成为了一个“学习狂”,继而成为了一个“工作狂”。
然而,在工作这件盔甲的保护下,阴雨进不来,阳光也进不来呀!
工作的高强度及无缝对接,让我大脑处于封闭思考状态,完了工作,就是倒床的7小时睡眠;除了工作之外的人生走向,终日无暇顾及。
如果走得快,是为了能早日达成目标,那么慢下来,是确保目前走的路正确。
我开始思考: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既然已经达成了阶段性工作目标,下一阶段的目标又是什么?路该怎么走,是否有大的偏差,该不该有所调整?
1.之前把工作排得太满,如今学会给自己松绑,进行时间的最优化处理,依靠高度自律来实现时间高效利用。
2.习惯把精力是有限的,作为自己逃避某方面问题的借口。如今修改认知为:精力是有限的,但事情之间并不一定矛盾,比如生活和娱乐,工作和感情,奋斗和放松,鱼和熊掌,可以在时间有效利用的情况下,实现兼得。
3.长期以来对待工作的态度是紧绷的,总在追求完美,弄得自己压力很大。如今修改认知为:工作只是谋生工具,既然有了绝对的优势——单杠技能,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都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再也不对未来抱有恐惧,张开双手去拥抱未知即可。
4.做事习惯严谨,考虑习惯周全,本来是好事,但在急躁的性情下,少了许多柔和。如今修改认知为:说话慢三拍,声音降两度,能幽默调侃的就玩笑处理,能笑着说的绝不绷着脸,能不在意的就不往心里去,逐步养成雷厉风行之外柔情似水的风格,就像一直以来对学生那样。对待学生的温柔风格常态化,延伸至亲人、爱人。
5.以前喜欢事情扎堆,多线程操作。如今修改认知为:尽可能单线程提速2.0,多线程出现频次减少1/2。尤其是啃“硬骨头”的技能学习这块,尤其不能多线程,一定要单线程、集中击破,打攻坚战和持久战。
6.疏于联系朋友,懒于人际应酬。如今修改认知为:核心圈朋友,常联系常走动,感情需要维系,不亲则疏。
偶尔抽空反省和纠偏,让自己的路走得更直更稳。
自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