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日一学
03-02李斌第4周|非暴力沟通,就是爱的语言

03-02李斌第4周|非暴力沟通,就是爱的语言

作者: 学霸教练李斌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17:03 被阅读110次
非暴力沟通

过年因为一些事情,和一位长辈争执了几句。

过了一会儿,收到她发来的一条短信:

“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别老是去反驳别人。如果你不改这个毛病,你以后会摔跤、会倒霉、会失败。”

若在以前,我心里可能会发毛:怎么说话的啊?用威胁、咒骂的方式来说教,真讨厌。

但这次,我看着这条短信,试着用完全不同的角度去解读:

我体会到她此时的感受可能是不安和些微恼怒;

不安是因为她不希望“喜欢反驳”给我带来人际冲突,恼怒是因为希望她的意见尊重;

我看到,透过短信,她所表达的请求是请我尊重并接纳她的意见。

想到这里,我回复了短信:好的,我理解您的意思了。您说得很对,我虚心接受。

整个过程,我放下了批判和指责,只是尝试去体会她的感受和需求。我很庆幸,自己这次没有使用暴力。

暴力?

对于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

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

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评断,给我们带来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伤害更令人痛苦。这些有意无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我没有指责的意思,只是想说:

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暴力的种子,如果纵容它,它可能在任何场景发作 —— 亲密关系、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学校、组织机构、商业谈判等等,并且造成令我们痛苦的结局。

所幸我们还有《非暴力沟通》 ——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这本著作,带给我们一个新的沟通方式,化解我们的暴力,让爱融入生活。

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总结它给我的启发,我会说:

放下批判和指责,去体会别人和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卢森堡博士在书中讲述了一个自己的案例,我们可以从中体会从“批判和指责”转变为“体会感受和需要”的过程:

由于工作需要,我过去经常开车前往美国各地。我知道,在开车时,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多困难。

那时,如果有人以我不喜欢的方式开车,我的头脑中常常会冒出以下的想法:“这家伙有毛病!开车都不看路?”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就会想好好教训那些我认为不守规矩的司机。可是,我又没法惩罚他们,于是,就更加恼怒了。

后来,我终于学会了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是的,看到他们这样开车,我真的很害怕;我希望,他们在开车时能注意安全。”

哇!我感到惊讶的是,只要我不再批评和指责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的心情就放松了许多。

我深受鼓舞,于是又决定去体会其他司机的感受和需要。在第一次尝试这么做的时候,我就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那一次,在我前面的那辆车开得非常慢,它在每个十字路口都会减速。 我有点急了, 我和自己说:“这车没法开了。” 注意到自己的紧张情绪后,我开始体会那辆车的司机可能会有怎样的感受和需要。

我觉得,前面的那位司机有点不知所措,希望得到后面司机的谅解。

路渐渐宽了,在超车时,我发现那辆车的司机是一位看起来有80岁的老太太。她看上去惊慌失措。我很庆幸,我用心去体会了她的感受和需要,而没有鸣喇叭或做别的动作来表达我的不悦。

当我们放下批判和指责,转而去体会别人和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制造暴力和创伤,而开始培育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

那究竟如何应用“非暴力沟通”呢?

关键是把握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1. 观察

也就是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评论。

比如:

“我看到一个开车的人闯了红灯”,这就是个观察;而如果说“这是个傻逼司机”,这就是个评论。

“我把水不小心洒到了电脑上”,这是一个观察;“我怎么又把水洒到了电脑上,真是个笨蛋!” 这就是个评论。 

我们常常把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其结果是,人们将倾向于听到评论(而不是评论所针对的事实),然后产生逆反心理。

比如一位母亲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小志,我看到你的两只脏袜子放到了咖啡桌下”,这是一个中性的观察;但如果母亲说,“小志,你又乱扔袜子,怎么那么邋遢!”,这个评论就很容易引起儿子的逆反心理。

清楚了自己所观察到的事实,接下去就是表达感受。

2. 感受

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去会别人表达的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感受”是身体层面的体会,而不是“想法” —— 但我们往往习惯于表达想法,而不是表达感受。

比如,一位女士说,嫁给我先生,像是嫁给了一堵墙,就是在表达想法;如果女士说,我感到孤单、沮丧,这就是在表达感受。

又比如,一位女士对先生说,“我觉得你不爱我”,这是在表达想法;如果女士说,“我很伤心”或“我很痛苦”,就是在表达感受。

3. 需要

表达感受之后,接着说出是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比如,母亲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小志,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不太高兴”是母亲表达的感受,是母亲“看重整洁”这个需要导致了她的感受。

又比如,母亲对儿子说“你没把饭吃完,我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失望”是母亲表达的感受,而“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这个需要,导致了她的感受。

产生感受的根源,不是外界发生了什么,而是自己的需要(或价值取向)—— 因为自己的需要或价值取向,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外界发生的事,并产生相应的感受。

4. 请求

观察、感受和需求这三个要素之后,是提出请求。

比如,看到孩子把袜子放在咖啡桌下的母亲,向儿子提出的具体请求是:“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 这个请求,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什么行动。

提出请求的两个要点是:

a. 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而非“不要做什么”。

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 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比如,如果我们希望别人保持安静,请求他“不要吵闹”,就不如直接说“请保持安静,好吗?”

b. 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

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比如,“请尊重我的隐私”,就是一个模糊的请求;而如果说“在进我办公室前,请先敲门好吗?”这就是一个具体的请求。

值得注意的是,借助“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四个要素,非暴力沟通既可以用来关切地倾听别人,也可以用来诚实地表达自己—— 对于别人的语言和行为,我们看到它背后所表达的感受和需求;对于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我们用更直接、更柔和的方式表达出来。

其核心是,将感受和需要作为沟通的桥梁,而避免对语言的内容进行直接反应,也避免使用指责和批判。

非暴力沟通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提醒我们人性是相通的 —— 尽管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可能不同,但作为人却有着共同的感受和需要。

当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如果我们放下攻击、批判和指责,专注于体会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就能发现,眼前那个被我们视为“敌人”的人,和我们一样,有着共通的感受,有着同样的需求。当我们褪去暴力,爱将自然流露。

当我们使用非暴力沟通:

子女会发现,“叨唠”的父母,可能是在表达担心和不安,以及希望自己的意见得到尊重;

父母会发现,“不听话”的子女,可能是在表达他们想要自主,想要有自我负责的机会和能力;

妻子会发现,“冷漠无情”的先生,可能在表达是他的孤独、无助和不知所措;

我们会发现,被我们鄙视的“傻逼司机”,可能仅仅是因为疲惫、焦急或者慌乱。

非暴力沟通,不在于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而是一种心态和思维方式:

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尤其是不中听的话),我们都可以不把它当作指责,而是去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卢森堡博士说:让爱融入生活是我毕生的追求 —— 我与他人情意相通、乐于互助。这真是了不起的理想和信念。书的字里行间,不难体会到作者的爱——用爱疗愈心灵,不再用暴力制造创伤。

如果有更多人使用非暴力沟通,我们就有机会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我完全相信,非暴力沟通,就是爱的语言。

相关文章

  • 03-02李斌第4周|非暴力沟通,就是爱的语言

    过年因为一些事情,和一位长辈争执了几句。 过了一会儿,收到她发来的一条短信: “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别老是去反驳别...

  • 让爱融入生活

    读非暴力沟通第1章节,让爱融入生活。 所谓非暴力是暴力消退以后自然流入的爱,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被称为爱的语言。 非...

  • 非暴力沟通之伤人的嘴巴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就是指暴力消退后,自然流露出的爱。在一些地区,这种沟通方式被称为"爱的语言"。 非暴力...

  • 我家来了2个小神兽-----3 沟通方式学习

    今天我教2个小朋友学习“非暴力沟通”,首先讲了什么是非暴力沟通,非暴力就是“爱的语言“,先是讲了 非暴力沟通的4步...

  • 【F阅读】082-非暴力沟通

    书名:非暴力沟通 一、什么是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 非暴力沟通(NVC Nonviolent Communicat...

  •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1

    《非暴力沟通》第️️1-2章 此处暴力:语言及表达方式上的暴力,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1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

  • 福心计划读书会招募

    -一一一系列之《非暴力沟通》读书会 《非暴力沟通》又称爱的语言、长颈鹿语言等,通过非暴力沟通,世...

  • 每周一本书第6本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 卢森堡 本书讲述了通过非暴力沟通即爱的语言,让人们获得爱,和谐,幸福。 一. 非暴力沟通...

  • 非暴力沟通1—非暴力沟通&爱

    一.非暴力沟通&爱 1.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我们的语言常常引起自己和他人的痛苦。“非暴力沟通”就是一种能够让我们谈...

  • 第⑤周

    《非暴力沟通》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一、什么是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 二、是什么蒙蔽了爱 三、非暴力沟通的要素 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3-02李斌第4周|非暴力沟通,就是爱的语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db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