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一情境
不把自己放在事情里,就不能真正地煅练自己的办事能力。这就是"事上练”。
不把学生引入情境里,就不能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是"境中学"。
"事"就是"境",生活中要办的事是真境。课堂上可以引入"假"事,让学生在一种假设的情境中来学习。
教《与朱元思书》时,我设计了一个活动,"如果你站在吴均的船头,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们在诵读之后,对这个可以海阔天空驰骋想象的活动非常感兴趣。有的说,我们的船行在水中,却好象悬在空中,因为水太清了。有的说,我看见了水中的水草和奇形怪状山石头以及在其中自由穿行的大大小小的鱼……
假设情境,是创造共鸣的前提。有了共鸣,学生就可以与文本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
课堂上所做的事,不都是情境。学生忘我地寓居在知识里,才算有了真的情境。一节课,老师把学习任务分解成一个个三五分钟的活动板块。学生们在一次次活动中或静或动,或写或抄,或说或读,或议或评,这些活动本身就是情境。离开了这些活动,就没有学生们深入地学。
有教育意义的真事,一旦发生,就是最好的教育情境。如何处理这件事,就是如何利用教育情境。
记得多年前,我教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带学生诵读,当我深情地范读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瘸烂在土地里。”时,教室里传来隐隐的笑声。这笑声轻而散,但在我听来却十分地刺耳。因为面对艾青的这首明志诗,应该伤感和敬佩才对,绝不应有这种轻浮的笑啊!
于是,我结合诗后的时间1938年10月,和学生一起回忆这一年前后的中国史。学生们想到了华北五省沦陷,想到了南京大屠杀,想到了被日寇的铁蹄蹂躏的国土……
教室里安静了,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带着深情读起了这首诗,缓慢、低沉一一激昂、悲愤一一深沉、平缓……这些变化,原自"境"的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