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健康&养生中草药中医养生
植物及中草药欣赏-木槿: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植物及中草药欣赏-木槿: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作者: 7a5497d49159 | 来源:发表于2019-02-12 17:35 被阅读7次
    image.png

    木槿皮

    本品为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干燥茎皮或根皮。性味
    甘、苦,微寒;归大肠、肝、脾经。功能清热利湿,杀虫止痒。适用于湿
    热泻痢,肠风下血,脱肛,痔疮,赤白带下,阴道滴虫病,皮肤疥癣,阴
    囊湿疹。外用适量,酒浸涂搽或煎水熏洗;煎服,3~9g。无湿热者慎服。

    image.png

    参考资料

    image.png

    木槿皮-中药大辞典

    拼音Mù Jǐn Pí

    别名槿皮(《救急方》),川槿皮(《养生经验合集》)。

    出处《纲目》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木槿的茎皮或根皮。4~5月,剥下茎皮或根皮,洗净晒干。

    原形态木槿(《尔雅》),又名:舜(《诗经》),朝菌(《庄子》),椴、榇(《尔雅》),日及(《尔雅》郭璞注),藩篱草(《仁斋直指方》),槿树、平条树、白牡丹、清明篱、木桂花树、菜花树、篙沿树、金漆树、白布篱。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6米。树皮灰褐色,无毛,嫩杖上有绒毛。叶互生;菱状卵形或卵形,长4~7厘米,宽2.5~5厘米,具有深浅不同的3裂或不裂,叶基楔形,边缘具圆钝或尖锐的齿,主脉3条明显,两面均疏生星状毛,后变光滑;叶柄长1~2厘米,光滑或被有绒毛或星状毛。花单生于叶腋;小苞片6~7,线形,长约为花萼之半;萼片5裂,卵状披针形,有星状毛和细短软毛;花瓣5,淡红色、白色或紫色;雄蕊多数,花丝联合成筒状;子房5室,花柱5裂,柱头头状。蒴果长椭圆形,先端具尖嘴,全体被绒毛。种子黑褐色,背部有长棕色毛。花期6~7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四川。

    性状干燥的茎皮或根皮呈半圆筒或圆筒状,长15~25厘米,宽窄及厚薄多不一致,通常宽0.7~1厘米,厚约2毫米。外皮粗糙,土灰色,有纵向的皱纹及横向的小突起(皮孔);内表面淡黄绿色,现明显之丝状纤维。不易折断,体质轻泡。气弱,味淡。以条长、宽、厚、少碎块者为佳。

    炮制洗净稍浸,润透,切段,晒干。

    性味甘苦,凉。

    ①《本草拾遗》:"平,无毒。"

    ②《日华子本草》:"凉。"

    ③《本草蒙筌》:"味苦,气平,无毒。"

    ④《纲目》:"甘,平,无毒。"

    ⑤《南宁市药物志》:"辛,平,有小毒。"

    归经入大肠、肝、脾经。

    ①《得配本草》:"入手阳明、太阳经。"

    ②《会约医镜》:"入心、肺、脾、胃四经。"

    ⑧《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厥阴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痒。治肠风泻血,痢疾,脱肛,白带,疥癣,痔疮。

    ①《本草拾遗》:"止肠风泻血,痢后热渴,作次服之,令人得睡,并炒用。"

    ②《纲目》:"治赤白带下,肿痛疥癣,洗目令明,润燥活血。"

    ③《医林纂要》:"补肺渗湿,去热,安心神,通利关节。治肺痈,肠痈,衄血,消渴,心烦不眠。"

    ④《饮片新参》:"治黄疸。"

    ⑤《陕西中药志》:"煎液可洗治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酒浸搽擦斌煎水熏洗。

    复方①治大肠脱肛:槿皮或叶煎汤熏洗,后以白矾、五倍末敷之。(《救急方》)

    ②治赤白带下:槿根皮二两,切,以白酒一碗半,煎一碗,空心服之。(《纂要奇方》)

    ③治头面钱癣:槿树皮为末,醋调,重汤炖如胶,敷之。(《王仲勉经验方》)。

    ④治牛皮癣:川槿皮一两,半夏五钱,大枫子仁十五个。上锉片,河、井水各一碗,浸露七宿,取加轻粉一钱,任水中,以秃笔蘸涂疮上,覆以青衣,夏月治尤妙。但忌浴数日,水有臭涎更效。(《扶寿精方》)

    ⑤治牛皮癣癞:川槿皮一斤,勿见火,晒燥磨末,以好烧酒十斤,加榆面四两,浸七日为度,不时蘸酒搽擦。二、三十年者,搽一年断根。如无川槿,土槿亦可代之。(《养生经验合集》)

    ⑥治癣疮:川槿皮煎,入肥皂浸水,频频擦之;或以槿皮浸汁磨雄黄(擦之)。(《简便单方》)

    临床应用木槿条治疗慢性气管炎:取鲜木槿条4两洗净,切断,水煎2次,将滤液合并浓缩成100毫升。每日2次分服,连服10天为一疗程。治疗177例,临床痊愈2例(1.13%),显效2S例(14.13%),好转72例(40.68%)。总有效率为55.94%。本品未见严重副作用,仅个别出现心烦,头闷、腹部膨胀等不适,一般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

    摘录《中药大辞典》

    image.png

    《中药大辞典》:木槿花

    拼音Mù Jǐn Huā

    别名里梅花(《岭外代答》),朝开暮落花(《纲目》),疟子花(《群芳谱》),篱障花、喇叭花(《中国树木分类学》),白玉花(《福建民间草药》),藩篱花、猪油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打碗花(《江西中药》),灯盏花(《湖南药物志》),白饭花、白面花(《福建中草药》)。

    出处《日华子本草》

    来源锦葵科植物木槿的花蕾,大暑至处暑间,选晴天早晨,花半开时采摘,晒干。

    生境分部产江苏、湖北、四川、河南、河北、陕西等地。

    性状干燥花卷缩呈卵形或圆柱形团状,长约3厘米,直径约1.5厘米。底部有灰绿色的花萼,表面密生细小绒毛,边缘5裂。花萼外面有数条灰绿色的线形苞片。常有短花柄。花瓣白色,有5片或多数层叠,皱缩卷折。中间有黄色花蕊,系多数雄蕊联合成圆筒状,包围雌蕊。质轻,微香,味甘。以朵大、色白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皂草黄甙(saponarin)、肌醇( inositol)、粘液质。

    性味甘苦,凉。

    ①《日华子本草》:"凉。"

    ②《滇南本草》:"性微寒,味微苦,平。"

    ③《纲目》:"甘,平,滑,无毒。"

    归经①《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厥阴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治肠风泻血,痢疾,白带。

    ①《日华子本草》:"治肠风泻血,赤白痢,并焙入药;作汤代茶,治风。"

    ②《纲目》:"消疮肿,利小便,除湿热。"

    ③《本草汇言》:"能除诸热,滑利能导积滞,善治赤白积痢,干涩不通,下坠欲解而不解,捣汁和生白酒温饮。"

    ④《本经逢原》:"红者治肠风血痢,白者治白带白痢。"

    ⑤《安徽药材》:"治皮肤病。"

    ⑥《江西中药》:"白花与山雅雀同煮食,能止鼻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鲜者1~2两);研束,0.5~1钱。

    复方①治下痢噤口:红木槿花去蒂,阴干为末,先煎面饼二个,蘸末食之。(《济急仙方》)

    ②治赤白痢:木槿花一两(小儿减半),水煎,兑白蜜三分服。赤痢用红花,白痢用白花,忌酸冷。(《云南中医验方》)

    ③治吐血、下血、赤白痢疾:木槿花九至十三朵。酌加开水和冰糖欺半小时,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风痰壅逆:木槿花晒干,焙研,每服一、二匙,空心沸汤下,白花尤良。(《简便单方》)

    ⑤治反胃:千叶白槿花,阴干为末,陈米汤调送三五口;不转,再将米饮调服。(《袖珍方》槿花散)

    ⑥治妇人白带:木槿花二钱,为末,人乳拌,饭上蒸熟食之。(《滇南本草》)

    ⑦治疗疮疖肿:木槿花(鲜)适量,甜酒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细菌性痢疾:木槿花洗净晒干,研末备用。每次2克,小儿酌减,每隔2小时服1次,3~5天为一疗程。试治300例,症状控制者96.3%,一般服药后体温迅速下降,大便于2~3天内好转。

    摘录《中药大辞典》

    image.pn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植物及中草药欣赏-木槿: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bk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