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跟我一样,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却一直拖着不做。直到截止日期快要到的时候,就又急得手忙脚乱,发现自己很多东西都没有准备好。
拖延症在我身上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就拿写文章来说,每次一大早就想写,写不出来或者觉得自己写不好就放在一边。放着放着就忘了写的,过了那个时间段却越发觉得那个故事写不出来了。
报名了五月份的职业考试,原本去年就可以开始学习看书的。却总是想着还早,不知不觉离考试只有两个月了。不仅书没看多少,压力反而增加了不少。
最近学习了战胜拖延症的课程,在此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希望我们能一起战胜拖延,做时间的主人。
拖延就像是一种心理上的逃避,一件事情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困难。也有可能让我们利用其它事情为借口,进行逃避。而结果是,越拖下去压力越大。
一,结构化拖延。
拖延不等于两手一摊,什么都不做。当你手里有不少事情拖着没做事,通常会找别的事情做。
哪怕是玩游戏,看电影,刷朋友圈刷微博之类的。或者与正事是完全无关的事情,我们大脑会自动选择让人觉得轻松愉悦并且容易让人满足的事情。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可能去清理房间,整理衣物。我们先去完成了不重要的事情,然后还能用来安慰自己,感觉自己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最理想的备选任务有两个特点:
1.它是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2.它重要得不得了。
你把你当天所需要的事情列出来,按重要性做个排列。如果第一项太难完成,可以选择跳过第一项,从后面选择一项开始完成。最后一直重复,直到只剩一项,然后硬着头皮去完成。
时间管理学习二,定时器策略
把手机定时器调出来,定时十五分钟倒扣在桌子上。最好切换成飞行模式或静音模式,要不然会一直有各种通知。在这十五分钟以内什么都不要做,就是坐着。
你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自己很难受。然后会非常期待,有事可做。一旦这十五分钟结束了,你就会迫不及待的去找事做。
平常我看会手机就会觉得一个小时一会就过去了,但真的什么都不做的话却觉得十五分钟十分漫长。希望自己能多练习几次,在这十五分钟内想好自己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十五分钟过后,就立马动手去做。
时间管理学习三,可视化要事清单。
准备一张纸,写下当前要做的五件事。把当前正在做的事情做个标记,每做完一件,立刻划掉一件。
清单上只能有五件事情,如果想增加一件,就要先完成其中一件。这五件事情一定要用笔写下来,每完成一件划一件,自己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
四,五分钟策略
五分钟策略,就是把要一直拖延的事情先做五分钟。
五分钟策略在一天中次数不限,一定要过了五分钟后再去做别的事情。但是要定下下一个执行五分钟策略的时间点,越早越好。
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设置时间,比如三分钟,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都可以。要不断地反复练习,形成条件反射。然后立刻开始,不要给自己任何借口,咬着牙硬着头皮去做。
时间管理学习 时间管理学习我相信战胜拖延症,学会时间管理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会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也希望我们能一起努力。战胜拖延症,做我们自己时间的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