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我和爱人来到长风商务区,准备参观国庆节刚刚开馆的太原博物馆。节前,各类媒体做足了功课,使我的神经崩紧了起来,想着先睹为快、了此心愿。可是,临到近前,才发现排队等候的观众已足足超过一千人,队列都排到距离省图书馆不远的地方。经仔细打听后得知,博物馆可同时容纳观众有限,上、下午各三千人左右,入口附近的保安戒备森严,隔上一会才打开隔离装置,接纳有限的几十人进去。初步估计,等我轮到之时,最快也在两小时以上。我考虑再三,只能抽身而去,等以后人少之时再来参观。

其实,类似现象在国庆节当日我就遭遇一次。那是回忻州老家探采的过程中,从丈子头到大盂的高速路上,布满了各种前行的车辆,两车道变成了五车道。车陷其中,任你奔驰、宝马也失去了用武之地。平日十多分钟的路程,硬是走了一个多小时。期间,车辆比肩而行、各不相让,好在还是刚刚上路,人们还没有进入“疯狂”状态。否则,车辆擦碰、争执不断在所难免。好在两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冲出重围、下了“高速路”,没有来得及看到司乘人员演绎的诸如“打麻将”、“跳广场舞”以及支锅造饭的盛况。但每每想起,不由地后怕起来,为远途的旅客捏上了一把汗。

自1999年国家推行“黄金周”政策以来,尽管受到社会各方的拥护和推崇,但也争议不断、反响一年胜过一年。支持一方的阵营从过去的压倒多数,逐步发展到如今反对一方的阵营不断壮大,批评的声音渐渐地多了起来,众口一词地说着假日办好心办了坏事,制定的政策有点不接地气。我窃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违背交通规律,人为地造成道路拥堵。让正常运行的道路承担超过设计能力十倍甚至是几十倍的车流量,不堵到是非正常现象了,交通秩序混乱就可想而知了。这从一向便捷的物流服务,长假期间出现快递延误的现象就知端倪。二是违背自然规律,人为地造成景区人满为患、客流爆满,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和服务质量下降,不得不动辄启动只有在特殊时期才启动的应急预案。许多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生无可恋的绝望、刻骨铭心的煎熬使他们视旅行为畏途,从此不再参与其中。三是违背价值规律,增加了游客的消费支出。每逢长假来临,与游客相关的各类服务企业早已磨刀霍霍,借黄金周之名搭车涨价、哄抬物价、以次充好,游客极不情愿地成为待宰的羔羊。为此,黄金周期间成为游客集中投诉的高峰,让人们对市场规律产生一定的误解。四是违背经济运行规律,扰乱了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每逢黄金假日,各地屡屡上映着“围城”大戏,城内、城外之人蠢蠢欲动、相背而行,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使本已捉襟见肘的城市资源受到严峻的考验。

虽然说黄金周存在诸多弊端,但对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和当地经济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只是有关部门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遵重科学、符合规律、与时俱进、灵活“错峰”,过分的人为干预只能是欲速而不达,对可持续发展必将起到负面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