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谈李志的四首歌:《春末的南方城市》《尽头》《寻找》和《妈妈》。这四首歌无关爱情,无关回忆,无关对社会的态度,是讲述一种置身人群中的自我迷失感。所谓“时间的尽头”,就是一种眼前一片迷乱、内心一片浑浊的状态吧。
我个人对这几首歌的感情比较特殊,只要一听到前奏响起,就会感到强烈的“让人心慌”,远没有听到《定西》《鸵鸟》时那么畅快兴奋,也没有听到《热河》《天空之城》时有种委婉的伤感。
《定西》里,“这么多年你一个人一直在走,天气和方向的节奏会让你忧愁,你说你遇见了一大堆奇怪的人,他们看上去都好像都比你开心”——歌中的描述离我是有距离的,我偶尔也会有胡思乱想的脑洞,但那只是某一瞬的想法,从来不曾长久困扰我。
《天空之城》里,“港岛妹妹,你献给我的西班牙馅饼,甜蜜地融化了我,天空之城在哭泣。”——其实离我更远,我在感情方面从来没心没肺,把那些该忘的事擦得干干净净。从小到大也待过几个城市了,也会有一点点怀念,但从没对哪里感情深厚到“哭泣”的程度。
但是,《春末的南方城市》、《尽头》、《寻找》和《妈妈》不一样,每一句的歌词都能跳到我心尖上扎一下,有些话在我潜意识里絮叨了好多遍,被李志低哑的嗓音唱出来,“街上的红灯绿灯不停闪烁不停闪烁,人们重复着重复着重复着重复”,“莫名其妙地情绪从山顶上飘过来,飞也飞不出的包围”,“我再也不会把自己,愚蠢地交给过去”,“还有什么能够盛开,你知道我一直很乖”……这描述太接近我的真实内心了,真让人感到心惊肉跳。
「这个下雨的清晨,我从南方的这个城市准备去南方的那个城市,我和我的兄弟在一家包子铺门口分手,赶往远处的站台,车上的白领睡意朦胧隔着眼屎看着我,这让人心慌,这让人心慌……」
李志从东南退学之后,流浪了几年,这期间为了还债是做过一阵子上班族的,这首歌很可能是那段时期写的。包子铺、站台、眼屎……当那个极低饱和度的声音把这些不愉快的生活琐碎唱出来时,能感觉到整个世界的颜色都是一种灰扑扑的“生无可恋”。
对我来讲,“赶往远处的站台”仅仅是诗化的“赶往300米外的公交站”吧。曾经有两年的时间,每天上下班通勤两个多小时,一听这首歌,总能重新唤醒公交车里的味道——冬天是凉嗖嗖的铁锈味,夏天是懒洋洋的烂水果味。
李志自己也非常喜欢这首歌,2013年的巡演就用的这首歌的名字,而著名的《逼哥夜话》也是从那场巡演开始的。每场演出前,由工作人员去采访场外等候的歌迷,让他们问李志问题。演出结束后,李志回到酒店再回答歌迷的问题。《逼哥夜话》大概是李志第一次像个成年人一样端坐在镜头前回答问题。
「这个下雨的清晨,我从城市的这头渡过河去城市的那头,街上的红灯绿灯闪烁不停闪烁不停闪烁,这让人心慌。兄弟在玻璃的建筑里,我在潮湿的路上,人们重复着重复着重复着重复着重复,这让人心慌,这让人心慌……」
那种无可名状的慌张感总是在清早特别明显,可能是经过一夜的休养,大脑里充满了氧气,变得异常清醒。这时候,最能看清世界的混沌,慌张感随之而来。
傍晚的时候呢,慌张感会弱很多,甚至有些“充实感”,鸡汤可能告诉你说“充实感”来源于一天的工作,有所付出,故而觉得踏实。其实真相是经过一天的折磨,脑子早已供氧不足了,哪里还会觉得慌张?走出办公室时想的是,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不用待在这里了,自然心情好些。
12《尽头》
「路的尽头是湖,湖的尽头是你,你的尽头有一个人看着我,说,明天,一起下葬。生的尽头是爱,爱的尽头是船,船的尽头有一片云围绕着我,说,来吧,一起下葬。」
这首歌包含着无尽的绝望,除了这首,还能在哪首歌里看到“下葬”这个词呢?歌里的画面里充满了迷乱的雾气,像是古龙小说里的小树林,远处隐隐飘来一个声音:“浓雾对宿醉的人总是好的。”
如果说“上班”这件事带来的是“真让人心慌”,在我有限的经历里,感受到“明天一起下葬”的只有高考。高三那段时间,每次放学的路上经过一个商场,入口处有个很大的挑空雨棚,压力最大的时候,路过那儿时总觉得雨棚要砸下来了,如果砸到自己,就不用高考了。
「莫名其妙地情绪从山顶上飘过来,飞也飞不出的包围对我说,死亡和我的梦想曾经如此的接近,三十三年的挣脱脱不了,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尽头》这首歌出自2011年专辑《F》,那年李志33岁,2015年“动静”巡演中,他最后一句唱的是“三十七年的挣脱脱不了”。曾经我认真考虑过2018年的时候李志怎么唱这首歌,“四十年的挣脱脱不了”——少一个字儿,“十”字得拖长音或者转一下,逼哥……能唱出来吗?
13《寻找》
「我在恶心的世界里,寻找一个像你的人,在每个想你的夏天里,等另一种感情。我在干裂的春天里,寻找一个平凡的人,她的善良、甜蜜和阳光,陪伴我自己。我再也不会把自己,彻底地交给一个人,我的理想就像这黑夜,一分一秒地断裂。」
这是2011年专辑《F》中的第一首歌,我对它的喜爱程度远胜过了知名度颇高的《山阴路的夏天》、《下雨》。“我在恶心的世界里,寻找一个像你的人。”这句话简直如同“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有人和我说话”一样有魔力,轻轻松松击溃你的理智。以前听一个乐评人说,李志写的歌曲子还可以,歌词就太一般了。我不知道如何评判歌词的“一般”或者“不一般”,如果你从文学的角度去看,它确实“一般”,但谁说只有“文采好”的歌词才能打动人呢?
李志从来没在跨年演唱会或者巡演中唱过这首歌,由于它的知名度远不如《梵高先生》,歌迷之间自然也从没有“李志为什么不再唱《寻找》”的讨论。
以前听过一种说法,说作家每写一次自传都是自杀一次。把自己内心最深处、最隐秘的角落一点点剖开,落成文字,给别人看。其实音乐人写歌也一样,这首歌里词句之间有着明显的对比,“恶心、干裂、断裂”与“善良、甜蜜、阳光”,前者是真实的内心,后者是内心渴望的。把自己剥得赤裸裸地唱出来,大概自己都觉得心疼吧。
「还有什么能够盛开,你知道我一直很乖,我们的过去,是一片稻田,还有什么什么值得期待。妈妈,don't let me down,妈妈,go with the window,蒲公英和炊烟都在等你,你的孩子一直很乖。」
去年冬天有很长一段时间,喜欢睡前趴在被窝里,把被角掖得不透风,看李志的现场视频,“2014i/o”版本的《妈妈》是印象最深刻的。那场整体显得很闹腾的演唱会,到这首歌时,台上台下整个儿安静下来。乐队键盘的琴音响起来,李志眯起了眼睛,身后几米高的巨大屏幕上,是一片片紫色、黄色的花海,不时跳出一行白色的小字歌词……那画面有一种绚烂的伤感,和这首歌的感觉融合到天衣无缝。
如同《寻找》里的“你”是自己,这首歌里的“妈妈”也是自己。我不知道李志是怎么设定的,我就是这么认为,是那个委屈的“自己”在对着勇敢的“自己”唱歌:妈妈,don't let me down。
在原专辑《这个世界会好吗》里面,这首歌的开头有一段清脆的“滴答滴,滴答滴”的童声,之后才是李志的“还有什么能够盛开”。在童声的衬托下,他的声音更显得低哑混沌,毫无美感可言。但是你也没法责怪他,毕竟歌词里有一句——你知道,我一直很乖。
(好像我听李志的歌只掉过一次眼泪,就是这首。)
前文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