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五千年中华史采世间百态反思令
《<史记>研读》78:礼书(一)

《<史记>研读》78:礼书(一)

作者: 黄河歌者 | 来源:发表于2020-02-05 06:52 被阅读0次


            礼书(一)

太史公曰:世间洋洋美德!主宰万物,役使群众,难道仅仅依靠人力吗?我曾经专门访问过大行礼官,研究三代损益情况,才知道治理国家要依照人情,制定礼仪要遵循人性原则,这些做法由来已久。

人间大道经纬万千,规矩无所不通。要诱导万民讲究仁义,用刑罚加以约束,让有大德的人高列尊位,食禄重的人受宠荣,这样才能总揽海内、治理万民。人们出门都愿意驾乘,并且用金玉装饰车辆;人眼天生好色,就设计华丽耀眼的花纹观瞻;人耳喜欢听钟磬之声,就调谐八音以荡涤其心;人口喜欢品尝五味,就制作酸甜苦辣咸来细细品味;人情往来喜欢用珍贵的器物寄托吉祥,就雕琢玉器来表达敬意。为了防止人的欲望无穷无尽,淫奢无度,就有了很多相关制度,比如天子用车和摆设宴席规格、穿戴样式、音乐制度、饮酒礼仪等等。这些制度严格执行,上至朝廷,能够表明君臣尊卑贵贱秩序;下到黎民百姓,能够明确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名分。这样一来,做事就有了尺度,人情往来馈赠礼物都不能越界。对于制度失位,孔子曾说:“举行祭祀仪式时,从完成第一次献酒后,我就不想再往下看了。”

周朝衰落后,礼废乐坏,大小尊卑全部不按规矩,以至于管仲家中竟然娶三姓妇女为妻子。老老实实遵循礼法守正的人被公开耻笑,骄奢淫逸不按规矩做事的人却得到显贵。以致于孔子的高徒子夏都说:“我出门后看到物欲横流的繁华世界怦然心动,回到家中听孔夫子讲大道也很喜欢。这两种想法经常在内心激烈斗争,根本不能拿定主意。”其他平庸之人,长期在失掉教化的世界中生活,难道能不跟着成俗随大流吗?孔子强调“必须先正名分”,但在一个小小卫国却根本做不到。

孔子去世后,他的受业弟子们纷纷流散到民间,有的迁徙到齐楚之地,有的进入河北等地,最终没有搞出什么名堂,怎不令人扼腕痛息!

秦国统一天下后,把六国礼仪全部拿来,选择好的加以实行。虽然和圣贤们的想法不太一致,却能够做到尊君抑臣,朝廷运转有序,和古代相同。汉高祖刘邦光复四海后,叔孙通对制度规定有增有减,但大体沿袭秦朝,上到天子称号,下到官员和宫室名称,很少进行改变。

汉文帝继位后,诏令有关部门商定仪礼。因为孝文帝喜欢黄老道家学说,所以认为当时的繁琐礼仪只是粉饰外表,对国家政治没有好处,在总体上采取了简化方针。

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明白世务刑罚,多次向景帝劝谏:“诸侯藩辅应该和臣子一样,这是古今之制。现在刘氏大国诸侯王专治异政,有大事不专门报告朝廷,这样下去会尾大不掉。”景帝采纳其计策“削藩”,引发七国叛乱,打出的旗号就是“诛晁错、清君侧”。景帝被迫忍痛杀掉晁错,以便瓦解诸侯王联盟。从这以后,为官者只是老实享用自己的俸禄,没有谁敢结交诸侯王,“削藩”的事情也没有人敢再提起。

当今皇帝继位后,广为招纳儒术之士,命令他们一起商定礼仪。但因为窦太后的极力阻挠,十多年的时间没有成功。有的人说:“古代天下太平,万民顺服,祥瑞频至,所以才根据风俗制定制度。”

刘彻听到后,借窦太后去世的时机,马上下诏书给御史:“历代受命天子为王的,都有兴起的理由,但殊途同归,都应当为百姓积极作为,根据风俗制定制度。朝议的人们动辄就拿太古时说事,百姓还有什么指望?汉朝也是一家帝王,自己的典法不能流传,怎么去教化子孙?教化深远就会泽及后世,教化短浅自然足不出户,怎能不励精图治,奋发而起!”

汉武帝下诏,太初元年改正朔日期,变易服色,封禅泰山,修定宗庙百官礼仪,作为经典规定流传于后世。

黄其军

    作于2020年2月5日(古历庚子年正月十二)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汉惠景年间诸侯列表

汉高祖功臣诸侯年表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秦楚之际月表

六国世系年表

相关文章

  • 《<史记>研读》78:礼书(一)

    礼书(一) 太史公曰:世间洋洋美德!主宰万物,役使群众,难道仅仅依靠人力吗?我曾经专门访问过大行礼官...

  • 《<史记>研读》79:礼书(二)

    礼书(二) 礼由人起,人生有欲。欲望不达则控制不住愤怒,愤怒没有度量的人会不择手段去争抢,无序争抢会...

  • 《<史记>研读》80:礼书(三)

    礼书(三) 古代的战争兵器,就是戈矛弓矢罢了,但敌国却不等着我们使用就已经降服。一不用聚集城郭百姓,...

  • 史记“八书”

    《史记》“八书”,分为《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平淮书》八个篇目。其中,“礼...

  • 《<史记>研读》97:平准书(一)

    平准书(一) 汉朝建立后,所接手的是被战争严重摧残的烂摊子,全国一片萧条。成年男子被征调参战,老弱妇...

  • 《<史记>研读》81:乐书(一)

    乐书(一) 太史公曰:我每次阅读《尚书·虞书》时,看到其中记载君臣相互批评勉励,于是天下兴安;只要股...

  • 《<史记>研读》95:河渠书(一)

    河渠书(一) 《夏书》中说:大禹治理洪水一共十三年时间,几过家门而不入。他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撬,...

  • 《<史记>研读》90:封禅书(一)

    天官书 (略)。 封禅书(一) 自古受命的帝王,哪会有一位不尝试着去封禅泰山的?大概因...

  • 《<史记>研读》88:律书

    律 书 帝王制定立法制度,建立规则,第一位的是“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

  • 礼 赋-读《史记-礼书》后记

    礼赋-读《史记-礼书》后记 礼者,人世之规矩也;上承乎天,下承乎地,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礼者,罗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研读》78:礼书(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ir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