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152124/9e66ad0f993ec8a7.jpg)
对火车最早的记忆,就是儿时坐过的绿皮火车。在小镇上有个小小的站台,两三条火车轨道,往来最多的是慢车,呼啸而过的快车从不曾停靠在此。
站台的模样早已忘的差不多了,很多年没有回去,不知是不是有大变样或者早都不在了。那趟乘坐很多次的慢车是哪个车次,已经不记得了,唯一残存的记忆是绿色的座位,有些老旧的窗户,还有要用点力伸长腿才能上去的踏板。慢车之所以慢,是因为不论再小的站它都要停靠,而且每次要停很久,据说是等到那一趟快车过了,它才有资格继续向前行驶。
曾经车少,逢年过节人多的时候,赶车就像现在挤地铁一般,车厢里也是挤地满满当当,有位置坐的幸福感是满满的,没有位置坐的人,只能站在过道或者在两车相接上下车的位置,站在那个位置朝着缝隙看,还能看到轨道从眼皮底下飞过去,左摇右晃,你不得不靠紧旁边,深怕被夹住脚。但是也有人在这些位置淡定悠闲地吸着烟,站着或者蹲着,发呆的眼神,缭绕的烟,让人总以为火车载着一车的离愁,而不是喧闹的人群。
没有座位的时候,车程短的话,站着聊聊天,不一会就到站了,并不受苦。车程若是比较久远,站的两腿痛破为恼火但也还得忍着。最可怕也是最令人烦恼的是,火车上推着小车卖东西的人,东西卖不出去多少,但是车子却来来回回推几遍,在空间有限的过道上,那些站着的人,恨不得漂浮在半空,让他过去得了。
而且之前的火车停靠的时候,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恰好停到站台下车,很多时候下车的时候,还得从跨过几条轨道走到站台那边去,如果下车时正好停着另一趟车,这样格外的危险,有的人来不及的时候,冒着危险从那趟火车底部钻过去,想抄近道,谁知没钻过去,那火车就启动了。
虽说靠近大部分铁路两边都是有铁网,但是总有人觉得它很碍事,那些铁网总是被剪出个洞。尽管镇子上出了几次火车压死人的事,可新的网刚刚弄好,没几天又破了个洞,还时不时有人沿着轨道在慢悠悠的走着。人们宁可不要命,也要抄近道,总觉得只要老远听到火车的鸣笛,一切都还来得及,但事故往往就这样发生了。
曾经的老火车,冬天冷夏天热,各种气味及嘈杂的声音,与现在的高铁动车完全无法比,时代在进步,车速在提升,坐车的感受也与日不同,那过往的不适与不舒服在时光的沉淀下,却成了一种回忆,偶尔想起来变成了光阴的故事。
时光也是匆匆行驰的列车,每个人的起点也许不同,终点却一样,车来车往,上来下去的不同人,谁会陪你一起坐到终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