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都觉得自己很爱孩子,却经常忽视、否定孩子的情绪,认为孩子小,他的感受并不重要:
孩子哭闹时,“我数到三,你再哭我就不客气了。”
孩子养的花枯萎了,很伤心,“这点小事有什么的,再买一盆不就是了。”
家长把孩子的玩具送给别人,孩子很生气,“你怎么这么小气?要懂得分享。”
事实上,孩子最能感受到爱和温暖的时刻,恰恰是父母重视、理解他情绪和感受的时刻。
当自己的感受被重视,被接纳时,孩子就能确认自己的存在,由此产生安全感、价值感。
情绪从来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情绪的存在都是有原因的,可以带领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
日常生活中,不管孩子表现出什么情绪,家长首先要能稳住自己的情绪,认真地告诉他:
“你的感受很重要。”
能够跟着孩子一起开心、快乐,也允许他生气、难过、委屈、失望。
这意味着家长看见了眼前的孩子,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感受。
孩子从家长的反应中确认了自己的重要性,能够更快地平静下来。
再进一步,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我很理解,养的花死了,你很难过,还有点自责,是吗?”
孩子发现自己的情绪被准确表达了出来,获得共鸣,就会产生温暖和被爱的感觉,亲子之间建立起情感链接,孩子会更加信任父母。
即便不能满足孩子,或是孩子做出错误行为时,也可以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很重要,我理解。”
比如不给孩子买玩具,家长可以说:
“我不给你买玩具,你感到很生气、很伤心,对吗?我很理解。”
孩子搭积木半天搭不好,气得把积木扔得到处都是,家长可以说:
“我理解,你拼了好久都没拼好,心里很着急。”
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我尊重你因为没被满足而生气、伤心,这时候我愿意一直陪着你,不会责怪你不该有情绪,不该有需求。
这就是一种无条件的爱。
在这个基础上,家长再告诉孩子不能满足他的真实原因,教给他正确的做法。
“但是我觉得这个玩具有点贵,而且家里有个差不多的,所以这次不想买。”
“可是乱扔东西是不对的哦,下次你生气、想发脾气的时候,可以深呼吸一下,或者跑到自己房间安静一会,捶捶枕头......”
先接纳和理解情绪,再去规范行为,正确引导孩子。这样的教育,既会让孩子感受到爱,又能学会规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