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对儿女的教育
过了秋天又是冬天,七巧与现实失去了接触。
虽然一样的使性子,打丫头,换厨子,总有些失魂落魄的。
她哥哥嫂子到上海探望她两次,住不上十来天,末了永远是给她絮叨得站不住脚,然而临走的时候,她也没少给他们东西。
七巧的女儿长安已经十三岁了,她为了管住长安不到处乱跑,竟给女儿裹脚。
因裹脚痛得长安鬼哭神号的,这时连姜家这样守旧的人家,缠过脚的也都已经放了脚了,别说是没缠过的,因此都拿长安的裹脚传作笑话奇谈。
裹了一年多,七巧一时的兴致过去了,又经亲戚们劝说,也就渐渐放松了,然而长安的脚可不能完全恢复原状了。
姜家大房三房里的儿女都进了洋学堂读书。
然而七巧的儿子长白,除了打小牌之外,只喜欢跑跑票房,在那里朝夕用功吊嗓子,只怕学校要耽搁了他的功课,不肯去学堂读书。
七巧无奈,只得把女儿长安送去沪范女中,托人说了情,插班进去。
长安换了蓝爱国布的校服,不上半年,脸色也红润了,胳膊腿腕也粗了一圈。
因为住校的学生换洗衣服,照例是送到学校包的洗衣房里去。
长安记不住自己的号码,往往失落了枕套手帕种种零东西,七巧便闹着说要去找校长说话。
这一天放假回家,检点了一下,又发现一条褥单子弄丢了。
七巧暴跳如雷,准备明天亲自上学校大兴问罪之师。
长安着了急,拦不住母亲,哭了一个晚上。她不能在她的同学跟前丢脸,她宁死也不去学校上学了。
七巧的儿子长白在外面赌钱,捧女戏子,七巧还没甚话说,后来渐渐跟着他三叔季泽逛起窑子来,七巧方才着了慌。
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不容易,然而七巧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是绝对的愚昧和失败。
女儿已经十三岁,为了控制女儿,她逼迫孩子裹脚,残害女儿。
为了一个小小的被单子,居然要去学校大闹,吓得女儿不敢再去上学,这是怎样一个大处不看,小处计较的守财奴呀!简直无法想象,不可理喻!
真是一个钱如命!逼得女儿不敢去上学。
七巧对于儿子长白的教育也是听之任之、娇生惯养、稀里糊涂,只是一心惯着孩子,随儿子的意,想怎样就怎样,允许儿子不去洋学堂读书,允许儿子去赌钱、捧戏子,甚至跟季泽学着逛窑子。
对孩子教育极度不负责任,是特别愚昧无知的妈妈。
七巧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应该好好培养两个孩子,让他们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或者眼光再放长远一些,让两个孩子出国留学。学习当时先进的西学和科学文化知识。
这样七巧两个孩子的人生命运会完全不同。
七巧是个非常不称职的母亲!
读张爱玲的《金锁记》(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