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30739/b31ff82f227aa610.png)
【正面管教践行手记】005
最近在学习和践行“正面管教”课程,受益匪浅,用日更写作记录践行心得,检验和加深理解,也鼓励自己哪怕碰到阻力也不要放弃。
老大小时候,看有些育儿书说是孩子要多表扬,正向语言帮孩子树立信心;又听有些专家说孩子不能多表扬,说多了容易骄傲。
表扬,还是不表扬,这是个问题。不仅是这个事儿,还有很多,我都是在不同专家的不同声音之间来回摇摆。
直到遇见正面管教,我才知道,表扬,还是不表扬,都是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鼓励,而不是表扬。
那你可能会疑惑,和我刚开始一样——表扬和鼓励,有什么区别?
现在我知道了,在我看来,主要有三点:
1、表扬往往是空洞的、泛泛的,比如“宝贝你真棒!”,而鼓励是具体的,是对一个具体的事或行为的肯定,哪怕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比如“宝贝,我看到你刚才读书很专心,还一边做笔记,这是很好的方法”。
2、表扬往往是认可一个好的结果,比如考了好成绩、取得了什么收获。而鼓励是认可努力和过程,哪怕没有好结果也可以鼓励,比如“孩子,我看到你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考得比以前有进步,字也写得更认真了”。
3、表扬往往是自上而下的,本身就体现了两人关系的不平等。而鼓励是平等的,是对另一个人平等的、客观的观察和反馈。
表扬会让孩子依赖外界的认可,患上“认可依赖症”,一旦失去外界认可,动力尽失。
不久前我在读关于阿德勒心理学的书《被讨厌的勇气》时,当读到阿德勒心理学否认认可欲求,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时,颠覆了我过去的认知——寻求认可是一个人正常的、也是应该的需求。
阿德勒认为,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如果一味寻求别人认可,在意别人评价,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而舍弃真正的自我。赏罚教育就会助长人的“认可欲求”,因而为阿德勒和正面管教所不提倡。
而鼓励激发的是孩子内心的自我认可和力量感,找到“我能”、“我对别人有用”的价值感,孩子就很有动力把被鼓励的行为继续下去。
正面管教还告诉我们,鼓励是个技术活,它的技术要领就是以下两个句式:
感谢式句式:“谢谢你……”
举例:每次我买菜回来,儿子都会跑下楼来帮我搬上去,我说“孩子,谢谢你帮妈妈搬菜,有你这么懂事的孩子,妈妈轻松多了。”
闺女三岁,有了好吃的第一口先给我吃,我说“宝贝,谢谢你有了好吃的先给妈妈吃,妈妈觉得真幸福呀。”
而不是空泛地表扬“你真棒!”,孩子听完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得真棒。
描述式句式:“我看到……”
举例:有一次儿子虽然没考完,但字写得认真工整。我说:“儿子,我看到你的字写得得认真清楚。”
闺女自己第一次独立穿鞋子没反,我说:“宝贝,我看到你自己会穿鞋子了。”
说的是描述性的事实,而非主观评判,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妈妈都看在眼里,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够进步,哪怕是一点点。
用习惯了以后,不仅让孩子把好行为持续下去,也锻炼了我自己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盯着他们的问题和不足。
我是资深时间管理讲师颜丰果,专注践行时间管理20年。我的成长故事就是一本行走的时间管理教科书,我的课堂,有颜有料有趣。来吧,边听故事,边炼成时间管理达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