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37 枢纽读书笔记 01

作者: 魔鬼的小牧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9-16 15:43 被阅读8次

    《枢纽》这本书可以说是2018年最受关注的历史书籍之一,经过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上的推荐,立刻大红大紫,本人第一时间就买了这本书,花了三天时间,一气呵成读完了这本700页的巨著。可以说,本书是我读过的格局最大,眼光最高,能总揽全局的一部中国历史著作。

    一、《枢纽》的历史方法论来源:年鉴历史学派

    《枢纽》的历史方法论完全就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年鉴学派方法论。布罗代尔在其成名作《地中海与腓力浦二世时期的地中海世界》一书的序言中曾解释过他的撰写结构与意图:

    布罗代尔的理论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自成一篇总体说明的论文。

    第一部分论述人与其周围环境关系的历史,一部近乎静止不动的历史,流逝与变化滞缓的历史……一部几乎超越时间的、与无生命事物接触的历史。

    第二部分则是在这部静止不变的历史之上显示出另一部慢节奏的历史……一部社会史,即群体与团体的历史,并试图说明这一切深层的力量如何对战争这个复杂领域发生作用。

    第三部分,即传统历史部分,或可称之为个体、事件史……:一种表层上的激荡,即潮汐在其强烈运动中掀起的波浪,一部起伏短暂、迅速、激动的历史。这样我们便把历史分解为几个层次,或者说,把历史时间区分为一个地理时间,一个社会时间,一个个体时间。

    可见布罗代尔将历史分为三个阶段:长时段(地理环境演变史)、中时段(社会史,经济史)、短时段(事件史)。

    举一个形象的例子,历史就像一条河流,传记历史沉醉于奔腾的浪花,而结构历史观察河床的地形地势。如果你看清了地势,大河的流向便一目了然。

    年鉴学派的方法论就是地理环境造就了经济模式,经济模式决定了思维方式,政治模式,法律模式,最后这些因素决定了政权会选取什么样的体制,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否则它就无法巩固政权,无法发展经济。

    二、《枢纽》对中国历史解读的整体架构

    长时段的角度来说,《枢纽》论述中国历史不仅仅限于中原地区,而是拓展到草原、过度地带、高原、海洋、绿洲这些地域,通过它们不同的地理环境,从而分析它们不同的财政、经济模式,进而知晓它们政治模式的特点,最后彻底理解它们的内政外交方针。

    而所谓的中国历史正是这些不同的地域通过战争、贸易、文化交流等方式相互互动和相互塑造的过程。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与其他文明的互动越来越频繁,这种互动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最终中国被融入到了全球贸易体系。

    从中时段的角度来说,施展从技术变迁和经济史的角度把中国历史分为三大循环,

    一:封建社会

    在周代完善,终结于秦朝。终结这一循环的技术进展在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瓦解了井田制,让君主获得额外的财政资源,中央集权的雏形通过各大战国的变法出现,为大一统打下基础,而竹简的出现使得知识的传播更加广泛,从而出现了百家争鸣。

    二:豪族社会

    从汉武帝出现,终结于唐末。水稻种植等农业技术的进一步使用导致皇帝终于在江南获得了丰富的财政资源,最终彻底铲平了豪族势力。而印刷术的出现使得知识了更大规模的传播,为科举制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古代平民社会

    从北宋出现,终结于辛亥革命。终结这一历史循环的根本与,西方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卷入了全球贸易网络。

    三、《枢纽》对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所扮演角色的整体解读

    施展认为中国制造业根本不可能外流,原因有二:

    第一,中国的生产效率足够高。

    效率的前提是高度的分工和专业化,但一旦高度专业化,就会锁定在特定产品上,那么风险非常大,如果上游的产品或者设计一变,那么制造业马上就会死掉。

    第二个,中国的生产制造有足够大的弹性,以便有能力迅速转型。

    但有弹性的前提是不能专业化。但如果不专业,生产的效率就不够高,可能根本就拿不到订单。

    所以,弹性与效率是彼此矛盾的,但又必须同时达成。

    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工厂,能够承接大规模外包,就是因为中国解决了这个问题,实现了弹性和效率的统一。

    中国为什么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主要是中国由于人口红利和政府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供应链网络,把弹性与效率这两个要求放到了两个不同的层次上处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 37 枢纽读书笔记 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cf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