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人借李怡的名义给安平写情书。姜老师偶然拿到情书,以为李怡早恋,叫彭淑萍到学校谈话。可是,李怡坚决否认情书是她写的,并拿出了相关证据。
老师们确信她没做过这种事后,她又请老师们继续帮忙,将计就计,说只有这样,始作俑者才会再次行动,只有她动了,我们才能尽快抓住她。
大家依计而行,没过多久,竟真捉住“真凶”。
而这个人,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姜老师后来回忆,第一封情书是突然出现在她办公桌上的。她问过办公室其他人,因为课间常有学生进进出出,老师们没有刻意关注,所以无法提供有用的线索。
第一封情书出现后,按和李怡商量好的,姜老师表现得好似从来没见过那封情书一样,对李怡的态度丝毫未变,甚至比以前更好。这种情形大大出乎“真凶”预料。
只能说“真凶”智谋有余,耐力不足。
她(他)见抛出的石头没有激起希望中的水花,反而,李怡在老师跟前的地位,隐有不降反升之势,她(他)坐不住了,事隔不久,再次下手。
这一次,大家提前有准备。所以,第二封情书出现在姜老师桌上没多久,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很快,“真凶”便落网了。
这个人,竟是刘小蓉。
02
包括李怡,全部人都很吃惊。
他们猜到过男生、女生,猜到过同班同学、别班同学,就是没猜到是刘小蓉。
姜老师问刘小蓉为啥这么做?这么做对她有啥好处?刘小蓉低着头不吭声。姜老师连问三四遍,急得头上冒火,刘小蓉像个锯嘴葫芦,一个字也不说。
姜老师气得不行,威胁她不说实话就叫她妈她爸来。刘小蓉这才抬起头,冷冷地看着姜老师说,无所谓,她妈她爸离婚了。她现在跟她奶生活。她奶身体不好,走不动。
李怡是头次听说这信息,闻言上前一步关心地问:“你咋没告诉过我呢?”
刘小蓉把脸转向她,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告诉你干啥?你能让他们复婚还是能替他们照顾我。”她冷哼一声,讥笑李怡:“你成天忙着跟安平说话呢,哪还顾得上我!”话里的酸味,飘出几米。
孩子毕竟是孩子,思想单纯,这不,没几句就暴露了心中所想。借由这句酸话,在场众人充分发挥想象力,一生二二生三,很快还原出事实真相。
父母突然离婚对刘小蓉刺激很大。那段时间,她的情绪极不稳定,非常需要有个知心人在一旁多加安慰和劝导。
安平本来能担当这个角色,可他在刘小蓉生日小聚会上认识李怡后,他的精力渐渐转移到李怡身上,对刘小蓉的关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日渐减少。
刘小蓉出于自尊和自卑,没把父母离婚的事告诉李怡。李怡并不知道她那段时间情绪反复无常因何而来,加上她自己有段时间心情也不好,两个朋友在一块,经常是各顾各,沉默相对,气氛比较尴尬,渐渐的,减少了相伴的时间。
李怡不知道刘小蓉的情况,觉得父母双全的刘小蓉对自己所处的环境,面临的一些事情,有时无法感同身受,反之安平,和自己境遇相似,常常对自己潜藏的意思产生共鸣。
安平不同刘小蓉。
和刘小蓉后来相处,自己不说话,她也不说话;自己一说话,她听不了几句就表现出不耐烦。安平呢,是一个最好的树洞,绝佳的倾听者。无论她说什么,说多久,情绪多激烈,语言多极端,他都会静静地默默地听,偶尔共情一句,也非常符合她的所思所想。
如果安平是同性,李怡觉得他比刘小蓉更符合知心好友这个定位。
03
安平就如一盘糖果。这盘糖果在刘小蓉面前放了许久,她想与不想,他都在那儿,反而引不起她的珍惜。
时过境迁,这盘糖果遇到知音人,眼看要被知音人揽入囊中,刘小蓉才意识到他对自己的重要性。
感情这事常常没有道理可言。否则不会有“一见钟情”、“白头如新,倾盖如故”这种话了。年少豆蔻的女生更加如此。
刘小蓉对安平的感情,迸发得很突然。她认识他很久,可发现自己喜欢他,想信赖他依恋他,只是短短一瞬间。
醒悟过来的刘小蓉决定夺回这件自己所剩不多的珍贵的东西。她开始在三个人的日常相处中使用心计。
彭淑萍向她打听李怡和安平的事,又刺激到她。
本来这段时间,三个人重新变亲近,主要原因就是她有意为之。她想近距离掌握安平和李怡对彼此是啥态度,发展到什么程度。彭淑萍这一问,在她狭隘的思想里,无异于在说,那两人已经关系亲密到家人都知道了。
刘小蓉仓促上阵。她模仿李怡的笔体给安平写了一封情书,借课间找老师请教问题,夹在一堆作业本里。意在老师发现后斥责李怡,消息传出去,李怡又会陷入舆论漩涡,在学校里抬不起头来。就像那次她妈给老师送礼一样。那一次,李怡嗐气给她说不想上一中了,想转回老家去。
早恋这么严重的问题,加上明晃晃的证据,不信老师不严肃处理,不信打击不到李怡。
如果李怡痛苦点,又说嗐气话,她从旁敲敲边鼓,适时加柴添火,要是能让她转回老家,不,只要不在一中,不就万事大吉。
然而,老师对李怡的态度一如从前,甚至比从前更好,这事让她纳闷了好几天。她问李怡,李怡啥都不说。她到办公室打听,发现大家都不知道情书的事,她于是以为,阴差阳错,姜老师根本没看见情书。
她观察了几天,忍耐不住,二次下手,没想到,这是知情者们为她特意设的计。
04
听完刘小蓉的话,老师们释然了。李怡却觉得万分失望。
友情的背叛,此刻对于她,比爱情的降临更觉刺激。
老师们在教育刘小蓉。刘小蓉在老师们的包围圈里痛哭流涕。李怡站在一边,静静瞧着,她觉得自己好像被人群抛弃了。
她情不自禁想到母亲。母亲也受过这样的背叛,虽然母亲没说,可她能感受到张姐那件事对母亲的伤害至深。母亲后来不太肯相信人就是那件事的直接后果。
比如王白头和安海,哪个对母亲都是好心好意,只要她说,啥事都肯为她干。可母亲,宁愿把未来寄托在一间没有生命和人情味的馆子上,寄托在一个未来不甚明朗和确定的自己身上,也不肯松口选择他们中任何一个走捷径。
李怡感受到了命运之手的巨大魔力。
她曾多次表示,长大后,不愿也不会成为母亲那样的人。可是命运,一次一次,让她认识到,有些事情,冥冥中早有注定。人的意志再坚定,信念再强大,也改变不了。
这个事实让李怡感到悲哀。由此及彼,她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
她原本心心念念想着靠读书改变命运,可她现在不太敢相信这事是否靠个人努力就能办成。
05
真相揭晓时,彭淑萍不在现场。从王老师处听说整个过程后,她有一刻目瞪口呆。她和李怡一样,瞬间也想到张姐那件事。母女连心,她也感叹了命运的奇妙和不公。
王老师再次提醒她要时刻关注李怡的动向。
学习还是其次,更重要的反而是她的思想。思想通了,一通百通,学习就有内驱力,大人根本不用多操心;思想转不过弯,做多少题,考多少试,收效甚微,严重者,还会给日后草蛇灰线,埋下伏笔。
彭淑萍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她问王老师:“那安平呢?他是这事的中心,他对这事咋看的?”
两个女孩因为一个男生起事端,还伤了两个女孩的感情和心,彭淑萍对安平莫名升起一种不喜。近而想起王白头的话,她又跟上一句,她问王老师对安平这娃咋看。
王老师沉吟了一会儿说,这娃学习挺好的,脑子绝对没问题,可以说比李怡还聪明,这是优点。缺点是,可能也是因为家庭问题吧,父子关系不太和谐。他对他爸成见很深。他爸每次见到王老师,说得最多的就是让老师在学校好好教育,不对就打,打伤打坏不让学校赔。
他爸不怎么关心他的成绩,非常重视他的品性和为人处事,好像很怕他受自己影响,意气用事,或者一时想不开钻牛角,走歪路上去。
“您好像和他爸很熟?”彭淑萍说完这句,忽然失笑,“看我傻的,您是老师,是好老师,肯定和学生家长都挺熟的。”
王老师却说:“我想和学生家长都熟也熟不过来,几千学生呢。我也就是跟些本来就认识,或者比较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能多说几句。”他话锋忽然一转,问出那个他自己一直疑惑的问题:“安平他爸你也熟啊,咋说得好像你不认识一样!”
“啊?不是吧?他跟怡怡又不在一个班?我哪认识他爸去啊?”
“他爸就是安海啊?难道你、一直不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