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和儿子晚上出来散步,冬天的夜晚很黑,尤其是没有路灯的那一片儿。
黑夜让儿子更加靠近我,他拉着我的手,紧紧地挨着我,“爸爸,世界上真的有怪物吗?”
他肯定是有些害怕了,我使劲握了握他的手,“世界上根本没有怪物,怪物只存在故事里,现实中是没有怪物的。”
“故事里的怪物出不来吗?”
“放心好了,它们出不来的。”我知道他还是有些忐忑地,在他的眼里故事和现实可能不像我们分得那么清。
孩子们喜欢扮演的游戏,在他们眼里,他们扮演的角色就是他们。
我们刚回到家,儿子就拿出了他的面具,他悄悄地走到我的身后,然后慢慢的带上他的面具,我装作很诧异的发问,“我怎么感觉自己后面有个人啊?谁在我的后面?”我用手轻轻地扫着后面。
儿子顺势躲开了,然后突然跳到我的面前,面上带着面具,双手挥舞着,嘴里喊着,“我是魔鬼!我是魔鬼!”
“哇塞,吓死老爸了!我看到了一只魔鬼,快跑啊!”我扭头就跑。
儿子哈哈大笑起来,然后摘掉了面具,“爸爸,不要害怕!你看,是我,是我。”
我作出恍然大悟的姿态,“哦!原来是我的儿子啊!爸爸还以为是魔鬼呢?”
儿子不断地躲在我的身后,然后出其不意的来吓我,之后再摘下面具解释他是我的儿子不是魔鬼,整个过程都伴随着儿子的哈哈大笑。
带上面具,变成魔鬼,摘下面具,他又成了儿子。当角色是他扮演的时候,他对自己和故事的角色是有着清晰的认知的,但由别人扮演时,孩子的认知确实有偏差的。
大儿子写完了作业,也加入了我们的游戏。
大儿子带上面具,张牙舞爪地向小儿子扑来,小儿子吓得哇哇大叫,径直跑到我的身后,“爸爸,爸爸!”
待到大儿子摘下面具的时候,小儿子才露出心有余悸后的笑容。
两个人在一起开始了打打闹闹,我看他们两个人玩得开心,也就随他们去了。
但不到一会儿,小儿子就一头汗地跑了过来,“爸爸,爸爸!你别让哥哥吓我了呗!我有点害怕。”
“为什么啊?他不是哥哥吗?”
“但是他是霸王龙啊?”
“那只是他扮演的,没什么可怕的?”
“不,那就是真的霸王龙,很可怕。”
我发现在孩子的世界里,故事和现实,假扮和真实之间的界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清晰,在他们的认知里,这些可能都是模糊的。他们认为的,假扮的,可能都会映射在他们的脑海里,然后他们觉得这就是真实吧!也有可能是他们的代入感太强,他们还不能充分分辨故事和现实的差距。
临睡前,儿子问我,“爸爸,我可以去故事里面的地球吗?”
“为什么想去哪儿呢?”
“我们的地球没有孙悟空,没有霸王龙,我想去故事里的地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