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柿子红

作者: 李0527 | 来源:发表于2017-11-05 19:13 被阅读2452次

     

霜降柿子红

      北方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太阳不愠不火,气温不高不低,风儿不疾不徐,就连衣衫也是不厚不薄,恰到好处。每到秋天,我总愿意跑到原野里,去感受天高云淡,感受草黄叶红,感受无边落叶随风萧萧而下,感受秋日阳光的温暖和从容。

    但今年的秋天似乎格外短,酷热难耐的夏天刚刚过去,就是连续四十多天阴冷萧瑟的秋风秋雨。这样的天气里,自然更加怀念往年亮晶晶明艳艳的景象了。所以,当秋雨一停,当太阳升起,我便急着到处找秋赏秋,想将这份美丽留在镜头里,留在记忆里。可惜今年由于长时间的秋雨浸泡,树叶上长了很多黑斑,观赏度较往年大大降低。游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树上为数不多地凋零的叶子,失望犹如潮水一拨一拨袭来。

    然而,再往前两步,一个大大的惊喜等着我。碧蓝的天空下,几棵柿子树傲然挺立,经过秋风的洗礼,树叶已荡然无存,但红彤彤的柿子却坚守着阵地,像放大了的红梅,像缩小了的灯笼。在蓝天的映衬下,柿子显得格外红,许是没了叶子的点缀,树枝更加苍劲有力。

霜降柿子红

    “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古老的农谚里包含着太多的哲理。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接下来就要立冬了。秋风起,干燥来,作为秋天最后成熟的果实,柿子可以清热躁,润心肺,养脾胃,营养丰富,甘甜可口。

      小时候我们可吃的水果十分有限,临近冬天,除了为数不多的国光苹果,能记起的只有柿子了。

      柿子大概是最狡猾的一种水果,明明已经红的剔透,却偏偏还要分生的熟的。因为太馋,因为心急,因为分辨不清,我小时候常常被哥哥姐姐捉弄,尝过不少酸涩的生柿子。但由于对柿子的热爱,却是不怕尝试,愈战愈勇,到了现在,自然总结出了吃柿子最好的办法,挑拣软透了的柿子,取掉根蒂,用嘴巴轻轻一吸,其汁液尽在其中。

      晒干存放的柿饼也是香甜可口,糯糯软软,那是奶奶的最爱。那时候,每到冬天,父亲总会买回很多柿饼,母亲也会一再叮嘱我们,奶奶没有牙齿,别的东西咬不动,所以柿子和柿饼必须优先保证她。因为爱,父母将柿子和柿饼留给了奶奶,也是因为爱,奶奶又常常偷偷让我们姊妹吃。小时候吃过的味道是一辈子难忘的味道,那时候我总是舍不得大口大口吃柿饼,尤其是上面的那层白霜,总会舔了再舔,小时候,我一直以为那是一层白糖,直到后来才知道,那其实是柿子的糖份结晶而成的霜……

    对于柿子,还有一种吃法,柿子拌炒面。艰苦的岁月里,炒面因其简单易带,容易存放,不易变质等特点,变成了人们出行时必备的口粮。炒面是用糜子面磨制,经蒸、炒等环节做成的,据说其口感一般(我已记不起它的味道了),而秋冬季节,随处可见的柿子成了它的最佳搭档——取掉其蒂、籽,剥皮,将柿子的果肉和炒面细细拌在一起,沙甜可口,回味悠长。做柿子拌炒面可是一个技术活,需要柿子的果肉,不多不少的炒面,恰到好处的手劲,记忆里爷爷一边给我拌着炒面,一边讲述他背着炒面贩碗、卖牲口的故事。

    一晃时间过去很久了,爷爷去世了,奶奶去世了,就连母亲也离我们而去很多年了,而我也一晃到了不惑之年,只有那些柿子树还在,那些红彤彤的柿子还在,那些温暖的记忆还在。

    现在,每到霜降,父亲都会叮嘱我们吃些柿子,他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个季节的水果蔬菜都是顺势而生,珍惜大自然的馈赠,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我想,等我的孩子长大,我也要将这些生活细节告诉他们,也要将这份爱传承下去。

相关文章

  • 霜降柿子红

    北方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太阳不愠不火,气温不高不低,风儿不疾不徐,就连衣衫也是不厚不薄,恰到好处...

  • 霜降柿子红

    秋深季凉天介媒, 露凝霜降地映辉。 斜坡低垅红柿火, 又欲惹人醉一回。 深巷叫卖不绝耳, 玲珑似玉伢童随。 最是一...

  • 秋天里的红柿子

    霜降已,深秋已,柿子红已 版画 | Ryohei Tanaka ​​​

  • 霜降 | 阳气潜降末班车

    霜降习俗 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 此时,正是柿子的最佳成熟期,甜美多汁,味道诱人。 因为“柿”和“事”谐音,人们喜欢...

  • 沁心入脾炒面香

    霜降一过,即是山里柿子的采收季节。摘回柿子的同时,特意拣几个熟透的红柿子,用来拌炒面。半碗炒面,一个红柿子,一勺滚...

  • 《霜降》

    《霜降》 末秋霜降天气寒, 柿红草枯百物眠。 湿气遇冷凝白霜, 寒风来袭应保暖。 霜降柿子萝卜梨, 润肺补虚...

  • 霜降习俗

    霜降的风俗活动有:霜降吃柿子、霜降登高、霜降赏菊、霜降到了拔萝卜、鸭子好吃霜降补。 1、霜降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

  • 太行山上柿子红!

    霜降至, 柿子红。 又到了柿子挂满枝头的好时节, 红彤彤的柿子格外喜庆养眼。 童年时代, 常上大山里的姥姥家去住,...

  • 霜降柿子红 至此秋日尽

    霜降柿子红,至此秋日尽。 在这秋叶零落的季节里,红艳艳的柿子,像一盏盏红红的灯笼,压弯了笔直的枝条。 那片片红柿叶...

  • 看图写诗

    八月桂花黄, 九月逢霜降。 树上柿子红, 十里百果香。

网友评论

  • 初夏风:满脑子的回忆姐姐。写的太好了,看了想起了小时候的生活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窑院好多爷爷奶奶都去世了。再也看不到他们了,这篇文章看了仿佛又回到童年时代了。好棒哦姐姐
    李0527:@初夏风 :smile::smile:你喜欢就好
  • 自安古城先生:字里行间都体现浓浓的亲情,感染力颇深
    李0527:@自安古城先生 谢谢您:pray:
  • 風雲子_2484:才女👍👍
    李0527:@風雲子_2484 :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 66ba4b5f4e91:悠悠岁月,记忆满满,情溢心涧!
  • 9471498f11dc:娓娓道来,往事就如画卷展开,不紧不慢点点滴滴全是回忆。
  • d992b69aebd7:字里行间都是回忆,童年的好多事情在你的文字里感觉就像在昨天,加油妹妹、你真棒
  • 梦蝶_2de3:姐:你勾起了小时候的回忆,奶奶和婶婶的英容笑貌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 7935f84848ca:写的太好了,读了两遍,忘不了小时候的柿子,炒面,更忘不了童年的回忆。
  • 2167a46a67e4:柿柿如意,谐音美好!这种特别的果子承载了家的味道,亲人的思念,还有泉泉的文思……
  • 山水依旧_a22f:《霜降柿子红》,写的很好。语言朴实,叙事完整,文字简洁,感情细腻,情景交融,回味无穷。体现了作者用女性独到的视角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记忆、感受、品味。充分证明作者具有相当丰富的感情,扎实的文字功底,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李0527:@山水依旧_a22f 谢谢,您的肯定和期待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 艺森:坚持自己的梦想,在有限的空间里无限升展你生命的宽度!图文并茂!盖世佳作!
    李0527:@艺森 哈哈,你的图:smile:
  • 晓晓_3070:姐姐写的真好,半夜醒来不舍睡去,一直在回忆小时候
    李0527:@晓晓_3070 哎呦,失眠可不好
  • ccad42e17ac9:让人回味悠长的不仅有柿子,柿子炒面.还有父母的爱,董志塬的情!
    李0527:@lisizt 快回来吃柿子来:smiley:
  • b44311afaf73:韬韬的文章朴实流畅。写景写情,写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写对生活的热爱,写对儿时的眷恋。

    你想吃炒面吗?天禾早市斜路靠东卖糊辣汤旁边有卖的,一斤八元。

    柿子真的养脾胃。我多年一直慢性肠炎,不敢叫辣子。想吃爱吃不敢吃,一吃立马肚子疼,肚子一疼就拉稀。医生说脾虚胃寒,吃补脾益肠丸。吃了就好了,过一段又犯了。今年我无意间吃了柿子,奇迹般的吃了辣子肚子不疼了,我又不敢多吃,一天只吃一个。现在两月有余敢大胆的吃辣子了。并与做饭的矛盾也少了!做饭不放辣子别的吃不惯,放了辣子我受不了。

    最后提醒大家:柿子不能空腹吃。吃了结石。不能多吃,吃了便秘。
    李0527:@李兴东_2339 谢谢八大,您辛苦了
  • 364ae8138101:姐的文章里,寄情于物,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 紫色的云_55e7:姐写的太好了,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想起了以前的生活。
    立哥_dedf:@李云韬 妹子爱云
    李0527:@紫色的云_55e7 谢谢您的肯定和支持,不知道您是哪位
  • 4ac2c4bb95a8:洒脱的文字,和你一样有魅力
    李0527:谢谢姐姐的鼓励
  • 无为_f41c:精彩的文章能鼓舞人,能激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写出了你美好的经历,也写出了对生活的爱。很好很好很好!
    李0527:@无为_f41c 非常感谢您的鼓励:smile:
  • 等風來_498a:想吃了。。。。
    李0527:@等風來_498a 来吃:smile::smile:
  • 有你更精彩_7477:潇脱的文笔,精致的配图,犹如美丽的你让人养眼!👍👍👍
    李0527:谢谢你们的鼓励,我要重新拾起笔,继续写下去:smile::smile:
  • acc7f2232b50:文字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温暖,深入我心。期待美女的新作🌺
    李0527:@acc7f2232b50 谢谢鼓励,以你为榜样:smile::smile:

本文标题:霜降柿子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eh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