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到底绝望到什么程度能让他想要去死?“
手机屏幕突然弹出知乎的一条推送。死亡,是很多人避而不谈的话题,原因大概是每个关于死亡的故事都暴露了人类的无能为力,告诉着人们这个世界没那么友好。
恰恰,活着的人需要相信世界的美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18338/691e5aa4c0d74a82.jpg)
我来讲个故事。
一个女孩,妈妈生下她不久就改嫁,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据说是IT工作者,一年或者好几年春节才回一趟家。女孩跟着爷爷奶奶和伯伯一起生活,四口人挤在有三间卧室的土屋子里。伯伯是家里的长子,一辈子没成家,早些年在乡里的学校教书,后来学校倒闭,也成了一个普通的农民,除了在地里闷声干活,就是和村里有点文化的人聊聊时事新闻,再给女孩关在屋里做作业或抄写《女诫》。
奶奶患有糖尿病很多年,旧时的农村每户后面会建一个小茅房,她家如厕的地方,毫不夸张的说,色泽和味道总让人避之不及。
奶奶的脾气和身体一样差。小孩子难免贪玩,女孩偶尔出门玩耍,却总正到兴头,奶奶扯着嗓子的呼喊声就在村里回荡开来,边喊边去到女孩常去的小伙伴家门口张望,久而久之,孩子们也不太爱叫她一起玩了。
喊回家干嘛呢?扫地、打水、洗衣服,家务不嫌多,不知不觉到了饭点,又该做饭了。
有一天女孩来找我,问有没有创可贴。我问怎么了,她说刚被奶奶打了,问打的哪里,她说头,我拨开头发,很深的一道伤口,渗出了不少血。再问怎么回事,说是她在烧水,奶奶在炒菜,嫌她动作太慢就顺手用握着的锅铲敲了她的头。
她说得很平静,面无表情,我简单处理了下她就回家了,说先去吃饭。
很多年后还是无法感受到她当时的心情,是麻木了那样的”敲敲打打“,还是内心也有波澜掀起,不得而知。但当时没过几年,她奶奶就去世了,还挺替她高兴。
三口人的日子里,做饭就是女孩一个人的活了。伯伯以一贯长辈的姿态要求着女孩的学习、生活和交友,很严厉也让女孩十分敬畏,我去她家玩过几次,都是在伯伯不在家的时候,女孩看差不多的时候会让我们离开,说”等会伯伯回来了,看我瞎玩又该说了“,后来我们也成了习惯。
再然后,伯伯去了一家纺织厂上班,三班倒,地里的农活也没落下。旧知识分子太迂腐,坚决不使用机械劳作,累死累活在田间挥着锄头,上下班十来里路程全靠一辆自行车,有人出主意去买个二手电动车,说是没必要花冤枉钱作罢。
突然有一天,伯伯中风了,用半辈子的积蓄换了条命。女孩在那之后除了做饭,还负责每顿把碗端到伯伯床前。
伯伯性情大变,半年后勉强能下床,不再严厉地批评女孩,也愈加沉默寡言,不久自己在前村盖了个小房子一个人搬了进去。不刻意提起很少再有人想起他。
轮到爷爷开始看管女孩的生活了,女孩也终于学会了顶嘴,爷俩相依为命的日子里,斗斗嘴散散步,比往常都要快乐些。
直到爷爷的眼睛瞎了。
你看,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不仅没有打开另一扇窗,还顺手把至亲的窗也关上了。
刚失明的时候,爷爷还会摸索着坐在门前,感受不到太阳的温度了再摸进屋里,后来也懒得出来了,用他的话讲反正啥也看不见,终日窝在狭小昏暗的屋子里,躺在床上过完没日没夜的每一天。
女孩开学后,规定爷爷每天只能吃两顿,早上做好饭去学校,端一碗饭放在爷爷床前,晚上放学回来,再做第二顿。
我说你爷爷不会饿么,整个白天就一碗饭,如果早上吃了中饭就得饿肚子。她平静地回答:没办法,随便他什么时候吃,反正得等到我回来,反正白天屋里没人叫谁都没用。况且他也形成生物钟了,尽量睡到中午起来,这样就只用吃一顿午饭了。
有人说女孩所经历的已足够让她坚强,似乎再难有害怕的东西了。那,如果是看着,唯一的亲人,在她面前上吊自杀呢?
回忆起那个夜晚,女孩的声音少有地颤抖。
高考结束了,爷爷问女孩考的怎么样,女孩说上大学没问题,她想去省会城市读书见见世面,爷爷很高兴,不停地嘀咕“挺好的、挺好的…”
那天女孩忙着参加同学的升学宴,上午匆匆做了一顿饭放在爷爷床前让他中午吃,走得急也没说具体什么时候回来。
正常吃了晚饭就会回家,可是同学们嚷嚷着去KTV唱歌,又助兴喝了点小酒,捧着酒瓶的女孩猛然想到,平常一般六七点爷爷就要吃晚饭了,一看时间,快凌晨了,飞快赶回家。
门依旧和离开时一样虚掩着,女孩走近爷爷的床前,听到动静的爷爷哼哼着说了句“你是要饿死我呀快睡觉去吧”便转身打起了呼噜。酒精的作用下头疼得厉害,女孩也随即回房,倒头就睡。
一觉醒来已是大中午,女孩正疑惑平常爷爷该哼哼着要吃饭了怎么这会儿出奇的安静。拉开房门“啊”的一声尖叫穿透盛夏的正午,爷爷用一根绳子穿过房梁,头悬其中,身体已经冰凉了好几个小时……
“我半夜是感觉有人在我房门口说话,还有身体摩挲的声音,既感觉是做梦,又以为爷爷可能像往常一样摸索着喝水上厕所啥的,没太在意。再加上实在是头疼……”在葬礼结束后的第二天,她带着哭腔给我讲这些,“我第一次那么近地看到在我面前上吊的人,他的脸上都是血,地上也是一滩血……葬礼上的那些人都没有看到,我爸也是,偏偏是我……我爸昨天中午才赶回来……要是我没有去参加升学宴,或者没有喝那么多酒……爷爷肯定很饿,他肯定以为我上大学就没人管他了……没饭吃了……”她开始语无伦次。
“不害怕,都过去了,你马上要开始新生活了,好好上大学,为了你自己。”笨拙的我不太会安慰人,只能拍一拍她的肩膀。
“嗯嗯,下个月一号开学,也刚好是我生日,18岁成年了。”
我的故事没有讲完,作为贫困家庭里失败婚姻的产物,故事永远讲不完。女孩的成长伴随着一路辛酸,羡慕过别人吗?肯定羡慕;想过要逃离吗?肯定想过;可我印象中的她一直有张爱笑的脸,头发乌黑,眼睛明亮。
爷爷为什么义无反顾决定去死,原因已经不再重要,但生命的最后他肯定不是绝望的,或许还带着希望。
女孩呢,现在过得怎么样?可一定要幸福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