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散文想法
《活出生命的意义》十则动人之处

《活出生命的意义》十则动人之处

作者: 不如吃鱼 | 来源:发表于2020-05-20 23:26 被阅读0次

我是在走到人生很难处,自觉看不到光时,打开的这本书。那一段时间集中读了很多哲学、心理学和文学作品,《活出生命的意义》恳切又超然,在书中跟着作者经历了一场漫长的集中营窒息,每每绝境中的逢生,察觉生命深处的意义,带给我极大的精神撼动。

我所撼动之处是什么?体验的苦痛已是非人至极,作者却让苦难开出花来。

作者 Frankl 是德国犹太人,他是精神病医生,也是学者。1942年,被纳粹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后辗转囚禁在其他集中营,服了三年苦役,侥幸大难不死,期间妻子和父母都被杀害。重获自由之后,他把狱中的经历提炼成这本书,并且致力于帮助病人、鼓舞人类寻找生命的意义。可以说,这本书是作者惨痛体验与冷静思考总结的交融,闪着人性与智慧的光。

以下记录十则打动人的思考与探讨:

1.个人意志

任何人就是处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上都可以凭他个人的意志和精神,来决定他要成为什么样子。即使是置身于集中营,他仍可以保有他的人性尊严。

一个人若能接受命运及其所附加的一切痛苦,并且肩负起自己的十字架,则即使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照样有充分的机会去加深他生命的意义,使生命保有坚忍、尊贵、与无私的特质。

2.磨难

一旦我们明白了磨难的意义,我们就不再通过无视折磨或心存幻想、虚假乐观等方式去减少或平复在集中营遭受的苦难。经受苦难成了一项我们不能逃避的任务。我们意识到了苦难中暗藏着的成功机会,诗人称这种机会为“要经受多少磨难啊”。

3.动力何在

人所需要的不是“内稳态”,而是我所谓的“精神动力”,也就是存在的动力处于一个紧张的极化区。建筑师要想加固常年失修的拱顶,就得加大拱顶上面的负重,以使其各部分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理,治疗师要想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也不应当忌讳让患者重新关注生活目标以使他内心产生相当程度的紧张。

4.论虚无

存在之虚无是20世纪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可能是由于人类在成为真正的人的过程中所经受的双重丧失。

在人类历史之初,人丧失了赖以指导其行为并因此产生安全感的某些动物本能。动物所具有的那种安全感,好比天堂一样,对于人类来说是永远地失去了,人类不得不做出选择。

此外,在最近时期,人类还遭受到另一种丧失,那就是原本作为其行为根基的传统迅速地消减。丧失了告诉他必须做什么的本能,丧失了告诉他应该做什么的传统,有时人甚至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这样,他要么去做别人所做的事(随大流),要么做别人希望他做的事(集权主义)。

5.生命之意义

由于生命中每一种情况对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会提出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所以生命之意义的问题实际上被颠倒了。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简单说,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对待生命,他只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

按照意义疗法,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之意义:(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3)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6.爱

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只有在深爱另一个人时,你才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本质。通过爱,你才能看到所爱的人的本质特性,甚至能够看到他潜在的东西即他应当实现而尚未实现的东西是什么。只有通过爱,才能使你所爱的人实现他的全部潜能。通过使他认识到自己的所能和应为,他就会实现自己的潜能。

7.乐观

人类总是有能力:(1)将人生的苦难转化为成就;(2)从罪过中提炼改过自新的机会;(3)从短暂的生命中获取负责任的行动的动力。

大量经验证据表明,三大症状——抑郁、侵犯和成瘾依赖——都是由于意义疗法中所谓的“存在之虚无”即空虚感和无意义感导致的。

8.快乐

快乐是(而且一直是)一种附加品,如果这种附加品本身成了目的,反而会受到减损。

9.自由与责任

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极的一面,而其积极的一面就是责任。实际上,如果人不能负责任地生活,那自由会堕落为放任。

10.忘我

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苦难并非必须,意义值得追寻,道路漫长,愿你我都能活出生命的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出生命的意义》十则动人之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xaohtx.html